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0章 吴襄的小算计
    詤皇帝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吴襄缩在椅子里,看着锦衣卫送来的皇帝诏令,满脸都是无奈。

    “前几个月,朝廷不是还给咱们发了密诏,说是要安生几年,不许轻易挑起边衅。”

    “等朝廷花几年功夫,把那帮老陕都给操练出来,再去跟建奴大战一场吗?”

    “这才几个月时间过去,皇帝老子咋就又改变主意了?”

    虽然朱由检还不到二十岁。

    但他登基这一年来做的那么多事情,朝廷上下的文臣武将,已经不敢再小瞧他了。

    于是暗地里对朱由检的称呼,已经从“小皇帝”进化为“皇帝老子”了。

    听到吴襄的抱怨,他手下那帮武将也跟着叹气。

    “谁说不是呢?”

    “哎,这皇帝老子就是朝令夕改!”

    有人小声说道:

    “大人,您说咱们是奉诏出兵呢,还是再跟朝廷拉扯一下?”

    吴襄听到这话,对着说话那人瞪了瞪眼睛:“你小子不想活了?”

    “皇帝在诏书上可都说了,咱们要不是不出兵,那京营第一个就来打咱们这山海关。”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咱们还咋拉扯?”

    那人听到后,也只能点头。

    这时候大明朝廷不说如日中天,至少也是稳如泰山。

    他们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真敢不听诏书出兵。

    底下的人也不会听他们的。

    保准是不等京营真的开始攻打山海关,那些关宁铁骑就先绑了他们交给朝廷。

    “哎,看来咱们也只能出兵了!”

    “只是现在就对建奴出手,只怕是凶多吉少啊!”

    不少人都低头哀叹。

    虽然过去一年之中,大明与建奴交手两次,都占了上风。

    最后那次,更是一炮把黄台极给打死了。

    但他们这些人,已经吃过建奴太多苦头。

    心里已经先入为主,觉得建奴不可战胜。

    他们都以为朝廷此前两次小胜,都是运气好而已。

    现在大举出兵,去和建奴决战,那肯定是败多胜少。

    吴襄听着手下的话,眼中冒出精光。

    “咱们虽说必须出兵,但也未必就要跟着打败仗。”

    那些人听到他的话后,连忙问道:“总兵大人,您这话从何说起?”

    吴襄先是看了眼四周,确定没有外人靠近。

    这才敢开口说话:

    “诸位,我可是听说了,这次跟建奴决战,京营的士气可是颇高。”

    “据说是人心思战。”

    “既然他们士气高昂,这行军速度必然极快,咱们便可以找借口留在后方。”

    众人听后,倒是纷纷点头。

    他们虽然胆气不足,但都是老于战阵的将领。

    这些人心里清楚,这想让军队加速前进不容易,但找借口放慢速度,那可太简单了。

    “总兵大人说得对!”

    立刻有人点头称是。

    “咱们先故意放慢速度看看情况,朝廷若是不满,非要逼着咱们加速,那到时候咱们再见机行事。”

    “朝廷就算要追究责任……咱们也认了!总比死在外边要好!”

    也有人大笑道:“说不定不等咱们赶过去,京营那些老陕,就已经被建奴打的大败呢!”

    “到时候朝廷还要靠咱们撑场面,哪里敢处罚咱们?”

    他们没听过枪杆子里出权力的说法,但潜意识,却也懂这个道理。

    吴襄见他们都赞同自己的想法,便也说道:“好,那咱们就这么办!”

    他走出自己的总兵府,一边下令,让各处骑兵都做好准备,要跟着朝廷的大部队东进。

    但同时又在另一边,让士卒先不忙着出兵,而是先把马具、武器都修缮一新。

    还向兵部诉苦,说他们粮草不济,要先补齐了粮草,他们才好真的出发。

    做完这一切后,吴襄脸上总算露出些微笑来。

    “哈哈,如此一来,这次不管朝廷是胜是败,我们都不会吃亏了。”

    他想到这里,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最后干脆仰天大笑起来。

    但他刚笑了几声,就有个令兵小跑过来。

    “总兵大人,您赶紧跟我去城门吧,出大事了!”

    吴襄本在大笑,听到这话后就想问个清楚,结果反而被呛到了,站在原地咳嗽半天。

    然后才终于问道:“你这家伙别谎报军情,这时候能出啥大事?”

    那令兵一边认错道歉,一边说道:“总兵大人,我可不敢乱说。”

    “实在是京营的先锋,已经到了山海关外,正吵着要出关呢。”

    “咱们不敢擅自做主,只能请您过去了。”

    吴襄听到这话后,第一反应是不信。

    “你不会是看错了吧?朝廷前几天才誓师。”

    “这才几天时间,京营哪里可能就跑到咱们山海关!”

    但他见那令兵脸色认真,心里也有些信了。

    他连忙走向城门,心里却在惊讶。

    “这京营居然跑的这么快!”

    “莫非传说还是真的,这京营真的是人心思战?”

    “这帮老陕可真是……”

    吴襄先是摇头,随后又窃喜起来。

    “如此也好,他们进军越快,我们就越安全。”

    等他到了城门处,直接让人打开城关。

    至于他自己则满脸带笑,守在城门之后。

    大门刚一打开,他就直接迎了上去。

    “哎呀,这不是李将军吗?咱们又见面了。”

    原来李若琏还真做了先锋,领着兵马抢先出发,第一个到了山海关。

    李若琏看见吴襄之后,倒也不见外。

    “原来是吴大人当面!”

    他冲着吴襄拱了拱手,随后便说道:“吴大人,我也没时间跟你闲聊了,你赶紧打开另一侧的大门,让我们直接通过。”

    “至于这边的城门,你也先别关上。”

    “我刚收到消息,说是大部队就在十几里外,用不了多久,应该也能到这里了。”

    吴襄听后,眼睛猛地瞪大。

    “李将军,你这话不是在骗我吧?”

    李若琏的先锋行军如此之快,他就已经觉得不对劲。

    但勉强还能理解。

    京营一共七万多大军,从中选出数千精锐,让他们昼夜不停地赶路。

    倒也能达到如此神速。

    但要说几万人都能跑的这么快……

    吴襄摇头道:“李将军,这山海关毕竟是京城的大门,事关重大啊。”

    “我可不能跟着你胡闹!”

    李若琏听后,顿时明白了吴襄的意思,知道他是不信自己的说法。

    于是他先挥手,让先锋部队继续出发。

    他自己则翻身下马,来到吴襄身旁。

    “吴总兵,既然你不信我,那我就留在这里,陪你一起等着大部队。”

    “若是那大部队没有来,那你直接拿我问罪就是。”

    李若琏都说到了这个地步,吴襄也只好令人一直打开城门。

    但他依旧不太相信这个事情。

    吴襄眼珠一转,偷偷下令道:“咱们这山海关中,不是有些人还想跟着京营出动,一起去打建奴吗?”

    “你把那帮人都叫过来,让他们都来看看。”

    “呵呵,等他们看见京营说话就是放屁,根本不靠谱。”

    “那到时候,我也不用再担心他们不听话了。”

    关宁铁骑中,也有许多辽东人,跟建奴那是血海深仇。

    心里其实不太接受吴襄做的那些安排。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