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9章 尚书台选人
    贾诩兴致勃勃的前往尚书台。

    这是他成为吏部曹尚书后,第二次来尚书台。

    上一次是为了征调杜畿去冯栩担任郡丞,专门跑了一趟尚书台,找杨彪盖章。

    那次走马观花,来去匆匆。

    天下地方割据,朝廷能掌控的直辖地盘也就司隶三辅、弘农几个郡,事务不多,尚书台也是冷冷清清。

    这次过来,贾诩也是为了选人来的。

    他急冲冲的冲入未央宫,直奔东北角的尚书台而去。

    尚书台分六曹,吏部曹掌管官员考核,自然有官员档案。

    吏曹侍郎(副职)叫赵戬,字叔茂。

    赵戬是京兆长陵人,看起来像个中年老实人,贾诩暂时没想撤换他。

    一来他手里没人选,二来吏部曹没毛事。

    这第三个原因吗嘛,赵戬这老小子背景深厚,是大儒赵岐从子。

    赵岐,就是那个后世《十三章经·孟子》注解的牛人。

    想想看,能在中国几千年的儒家统治的时期,成为儒家十三经的注解大儒,岂非寻常人。

    贾诩刚才逛了几个曹室,没看到熟人,问:“尚书仆射士孙瑞大人今日又没来当值?”

    赵戬眼巴巴的看向贾诩,像个没牙的老狼,“不知道,士大人多日不见,想来是寻俸禄去了。”

    贾诩看到赵戬有气无力的走来了行礼,脸一沉,“叔茂,你干嘛呢,没吃饱饭?”

    赵戬轻哼一声,拱手道:“贾尚书日理万机,什么风把你吹来了。上次和你说的隶曹缺乏经费的事情,可有进展?”

    贾诩此时才想起来,上次过来的时候,和赵戬碰了一个面,被要求经费,说是吏部曹已许久没有发俸禄。

    贾诩当时反问,你们没俸禄,干嘛找我,老子又不是慈善家,也不是你们老板。

    赵戬带着五六个令史、郎官振振有词:贾诩,你是新任尚书,下面的人没薪水,不找你找谁,难道去找圣上。

    圣上都没得吃,谁还管下面死活。

    贾诩当时就火了,我擦,难怪杨彪推荐他当这个尚书,果然有坑,都揭不开锅了,把贾诩当作财主用。

    贾诩当时自然不惯着他们,盖完章就开溜。

    你们没得俸禄,关我贾诩屁事。

    不过呢,这次不一样了,有求于人,要下面的人办事。

    贾诩心情大好,微笑的看着赵戬,“赵侍郎,吏部曹多少人,缺多少俸禄?”

    赵戬闻言一震,没想到贾诩这次没有推诿,居然直接询问差价,抖擞精神,娓娓道来:吏部曹现有尚书一人,侍郎一人,令史一人,郎中三人。

    吏部曹总加他,共才六个人了?

    贾诩边听就不禁摇头,这是严重缺编缺员啊,按照礼制,尚书台一曹满编应该是尚书一人,侍郎六人,令史三人,郎中不限。

    现在一半都不到,这要在和平年代都是奇葩。

    只有臃肿的,还没见过缺员的。

    难怪发不出俸禄,多半就是缺员的原因。

    贾诩一听这么几个人,顶多一千石粮食,毛毛雨啦,放了一百个心,大手一挥,“你叫他们都上来,我给你们发两年的俸禄。”

    大汉的俸禄都是年薪制,一年一发,原则用粮食石计算,也有用铜钱的。

    听说尚书发两年的,那不就是双薪,转眼间,不待赵戬叫喊,吏部曹的人就闻讯蜂拥而来。

    贾诩内心感叹:发工资的日子,自古以来人都是最勤快的一天。

    贾诩说道:“你们都自报家门,叫什么,多少岁,推荐人是谁,自我介绍一下。”

    吏部曹的诸君对贾诩别开生面的见面会感觉新颖,虽然抗拒,奈何看在俸禄的份上,硬着头皮一个个自我介绍。

    贾诩听完,就瘪嘴。

    玛德,都是些士族子弟,相貌歪瓜裂枣,说话含糊其辞,一看都是混吃等死之辈。

    倒是有个中年令史的来历引起了他的注意。

    贾诩端详着眼前最后发言之人,尖嘴猴腮,“你叫马童?侍中马宇推荐的人?”

    马童没想到贾诩亲口询问,点头哈腰,“不瞒尚书,马宇是下官从叔。”

    “真的假的,马宇看起来比你年纪还小。”

    马童急忙答:“马侍中是下官族叔,他辈分大我一辈。”

    侍中马宇的族人,不错。

    贾诩暗暗记在心里。

    这人可以留着,大有用处。

    贾诩亲切道:“马童,我看你长相异于常人,将来必是富贵之人。今日发俸禄,你现在就领我手令,去左冯栩府领了二千石粮食发给大家,多余的你保管好,作为曹内平常用度。”

    贾诩说完,也不废话,立即手书一封给马童。

    马童手足无措的接过手书,看着上面的白纸黑字。

    贾诩可是左冯栩、宣义将军,有兵有地盘,自然不是空头支票。

    马童简直不要高兴死,就五个人,哪里要二千石年俸。

    人均二百石的薪水都不到。

    剩下的,岂不是。。。

    还是将军有粮,大气,敞亮,不像尚书仆射士孙瑞,抠抠搜搜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贾诩我最毒,手扶公主成女帝请大家收藏:三国贾诩我最毒,手扶公主成女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令史马童虽然不懂为啥贾诩这么高看自己,还给自己行方便,没有多想,依然兴高采烈地,无视侍郎赵戬铁青的脸色,领命而去。

    马童路上还心想,老子巴结上了贾尚书***,还要看赵侍郎这个二把手的臭脾气?

    贾诩目送马童小人一般飞走,朝赵戬摆手,吩咐道:“赵侍郎,你去把黄门侍郎官员名册拿过来。”

    赵戬面无表情的领令。

    一盏茶的功夫。

    赵戬返回,递给贾诩一卷名册,“贾尚书,马童就是一个文盲,在曹里混吃等死,为何对他刮目相看。”

    贾诩自然不会说真话,笑道:“赵侍郎,本尚书这样做,自然有道理。你以后便知。这吏部曹日常管理,还是你主理。曹里就这么几个人,人生来没有废物,废物也活不下来。马童不懂书写,但有且优点,就看如何去用。”

    赵戬听到贾诩都这样说了,便告退离开。

    看来赵戬和马童不和啊,有人的地方都是江湖。

    别看吏部曹也就六个人,也是个小朝廷,庙岁小,妖风也不少。

    贾诩思索片刻,便拿起书册,一一查看黄门侍郎官员档案。

    片刻之间。

    他果然发现,黄门侍郎里有两个熟人。

    说是熟人,并不是和他很熟,而是历史上名字鼎鼎大名,前世三国迷人人皆知。

    黄门侍郎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钟毓、钟会之父。

    黄门侍郎荀攸,字公达,颍川颍阴人。

    荀攸还有个比他年幼六岁的叔叔,叫荀彧,可惜不在长安。

    贾诩大喜,如若能够收纳此二人,如虎添翼,内外无忧也。

    可是,如何招募他们呢。

    喜欢三国贾诩我最毒,手扶公主成女帝请大家收藏:三国贾诩我最毒,手扶公主成女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