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九十八章 潜流汹涌
    郭尚友道:“名义上漕粮海运由卢象升总理,但负责运输的是江南集团,而就连卢象升都是陆延拔擢的,真正的旗帜还是陆延。”

    “只要对陆延下手,才能阻止漕粮被夺!”

    “郭制台,你有办法?”

    郭尚友掏出一封信,道:“近日,我收到一封陕西的信件。”

    刘孔炤接过信一看,道:“郭大人,没想到陕西流贼如此猖狂,但这宜君县是延安府地界,主管的是延绥巡抚洪承畴,这能奈何得了陆延么?”

    “陆延有皇上力挺,后面还有江南诸多世家。”

    “光凭这个当然扳不倒他!”一个年轻人信步走进中堂,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

    郭尚友哈哈一笑,介绍道:“天如小友,是我请来的。”

    “诸位或许不知道,天如年纪轻轻便已经创立江北应社,去岁更是连结十家文社为一,以‘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为宗旨,创办复社,乃是江南文坛年轻一辈的第一人呐!”

    来人正是张溥。

    张溥穿着朴素的青布道袍,白皙的脸上留了三缕清须,眼神中偶尔流过熠熠神采,显得精明果决。

    刘孔炤等几个江南勋贵皱起了眉头,显然,他们都听说过张溥组织学生暴乱,冲击衙门,还有纵火烧城之类的大名了。

    张溥只当没看到,施施然团团一揖,“晚辈见过诸位大人。”

    刘孔炤道:“不知道贤侄此来为何啊?”

    张溥笑着道:“漕运乃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又岂能擅改。”

    “而据我所知,江南公司借着海运之便,大举走私海外,未免有沟通番邦之嫌,实在是不该啊!”

    刘孔炤道:“据我所知,贤侄与那陆延师出同门,何况,贤侄还出身江南,如今却是要来帮我们?”

    “诚意伯不也是南直隶人士吗?”张溥道,“何况,张某是做大事的人,倘若于国有利,又岂能在意个人私情呢!”

    郭尚友哈哈一笑,“贤侄,我果然没看错你!”

    “果然伶牙俐齿!”刘孔炤道,“但你又有什么法子?”

    张溥自信满满道:“苏我直言,如今陆继之大势已成,想要靠着漕运衙门,想要扳倒他,却是不容易。”

    “但若是有内阁一起使劲,那便不是不可能了。”

    刘孔炤哼了一声,“我还以为你有什么好法子,若是那么简单,还用你说,内阁是那么好收买的.........”

    刘孔炤自知失言,连忙闭嘴,冷着脸,一言不发了。

    张溥道:“小侄愿意全力一试,若是失败,于各位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不是吗?”

    郭尚友哈哈一笑:“贤侄说的哪里话,贤侄的本事我是相信的!只要你说,我们定然全力配合你!”

    刘孔炤紧紧盯着他道:“阁下不惜劳苦,为我等奔走,不知道想要什么?”

    张溥目光一凝,伸出三根手指,道:“三成的漕粮海运份额。”

    刘孔炤顿时脸色一变,“这不可能!”

    他们费尽心思为了是什么,不就是灭掉海运集团,夺回漕粮份额吗。

    现在,张溥这小子一来,就要拿走三成的份额,这不是送走老虎,又来个头狼崽子吗!

    许多人也都面色不善的看向张溥。

    张溥却是面色不变:“兹事体大,诸位不会以为,凭借空口白牙,我就能说动诸多阁老吧?”

    众人一想,倒是也有道理。

    这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他们仔细一想,这买卖还是能做的。

    现在的情况是要保住漕运,适当得让出一部分利益也是可以的。

    何况,内阁那几个阁老,说句不客气的,便是绑在一起,也不如陆延在皇帝内心的地位。

    这些个老家伙,还能在位置上待几年还不知道。

    等他们下来了,他们再想法子夺回漕运份额便是了。

    郭尚友最终拍板,“好,我可以答应你,但你必须在半月内完成约定。”

    “好,一言为定!”张溥自信满满。

    ........

    北京城外,南海子。

    传闻,当年朱棣迁都北京,因缺少银两而犯愁。一天夜里偶做一梦,梦一仙人指点,说京城南郊埋有“九缸十八窖”金银财宝。朱棣醒来信以为真,即派成千上万军人到此挖宝。结果挖了七七四十九天,金银财宝没有挖到,却挖成了大小五个海子。

    朱棣就势在这一地域筑起土围墙,建起了供自已巡幸游乐的南海子皇家苑囿。

    但朱棣虽然在这里建了皇家苑囿,但外围的湖泊沼泽却是没有封禁,允许百姓游玩的。

    这里地势低洼,泉源密布,有着众多水塘和沼泽地,是以鱼类和鸟类都十分丰富。

    一个戴着斗笠,穿着棉布袍子的中年人正坐在柳树下垂钓。

    此时,水面上的芦苇鱼漂剧烈抖动起来。

    中年人连忙去拉鱼竿,往上一提,便看到鱼钩上,一尾白条鱼打着晃儿,在阳光下,那鳞片亮的耀眼。

    中年人露出笑容,将鱼儿解下来丢在鱼篓里。

    “挹斋公,真是好雅兴!”张溥走到中年人身边,深深一揖。

    此人正是周延儒,周挹斋。

    周延儒如今作为礼部侍郎,却是在此钓鱼。

    周延儒想了想这才记起这个晚辈来,“哈哈,原来是贤侄啊,怎的突然入京了?”

    “哎呀,你瞧瞧我这记性,贤侄是入京参加春闱的吧,可曾高中啊?”

    张溥再次一礼,“有劳挹斋公挂念不才侥幸高中,得入庶吉士。”

    “哈哈哈,贤侄名声响彻江南,中个进士不在话下啊!”周延儒道。

    “等过几年,贤侄一定为国之栋梁啊!”

    张溥却是单刀直入:“挹斋公可是为了入阁而忧虑?”

    周延儒一愣,掩饰性地哈哈一笑。

    但张溥却是敏锐捕捉到了周延儒的神色。

    周延儒自然是想要入阁拜相的,做梦都想!

    在刘鸿训罢官之时,崇祯便让吏部会推内阁增补成员的候选人,开出的名单包括吏部左侍郎成基命、礼部右侍郎钱谦益等人,钱谦益最有望入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