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阿城主记忆缺失,而你为何独善其身?”
住持微笑中带着深意。
“老衲的记忆之所以完好无损,乃因我是自愿让神魂游离体外。”
“而三教中人,即便是面对外劫,亦非轻易可斩,亦非谁人胆敢妄动!”
“试想,若非如此,那位神秘存在又怎会囚于青崖之下,历经无尽岁月?”
“殿下所言一劫更比一劫弱,确有其理。”
“万载之期,大劫降临,收割四方气运。”
“气运一旦消散,修行者之路便如同被设限,难以再攀高峰。”
萧玉安闻言,若有所思,声音低沉而坚定。
“最后一个疑惑,万载之前,乃至更久远的岁月里。”
“那些突破生死玄关之巅的强者,他们是否已消逝于历史长河?”
住持眉头目光深邃地望向萧玉安,心中暗自惊疑。
他未曾料到,这位九皇子竟能洞察至此。
难道这一世的劫数,真的应验在了此人身上?
大乾气运汇聚,本应是武帝之兆,而今却......
“他们之中,确有消逝者,但大多数,已步入轮回的轮回之中。”
“轮回......这世间,竟真有轮回?”
萧玉安心中波澜起伏,带着满腹思绪离去。
今日所获,皆是深藏不露的秘辛,他需一一验证。
......
......
......
回首过往,萧玉安深知自己前世所知甚少。
虽在天机阁地位显赫,仅次于阁主与三位封王。
但天机阁之野心有限,阁主亦不问世事,故而错失诸多外界机密。
然而,这些隐秘,天机阁主君理应了如指掌。
只是他选择沉默,萧玉安亦无可奈何。
世界复杂多变,人心深似海。
萧玉安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认知太过简单。
那些轮回中的强者,若觉醒前世记忆。
定能迅速重回巅峰,只是生死之境,恐难再及。
如今天地气运稀薄,难以支撑众多生死境强者的存在。
归途之中,萧玉安得知诸封王已携应龙卫归来。
十一宗门虽灭,其气运却未能助他突破生死玄关二重天。
修为之路,愈高愈艰。
他估算,若要更进一步,除非将天下宗门尽归大乾,或可有望。
然而,一统天下之后,又能否跨越三重天?
生死之境,是否真的触手可及?
萧玉安心中明了,他的机缘或许就隐藏在那些轮回强者之中。
他们身负的气运,远超常人。
只是轮回之中,气运不显,连他的望气之术也难以窥见。
正如阿难寺那小沙弥一般,深藏不露。
“应龙卫听令!马踏江湖,三月之内,我要天下武道宗门皆归大乾麾下!”
“违抗者,灭其宗门,绝其传承!”
萧玉安在上京城中,发出铁血号令。
......
......
......
封王强者纷纷出动,带领应龙卫征伐四方。
同时,天机阁遍布大乾的势力也行动起来。
搜寻轮回强者及被三教气运庇护的残魂。
萧玉安推测,三教大宗或许如阿难寺住持一般,主动神魂离体以求庇护轮回强者。
然而,萧玉安并未在上京城中安逸等待。
他深知时间紧迫,大劫提前随时可能引来外敌。
他必须争分夺秒。
西域妖庭、南地蛮国、东边海域......
这些,都是他的目标。
他要亲自征讨,以壮大大乾的实力。
嘉岭关前,是大乾与蛮国的分界亦是第一道防线。
萧玉安站在这里,凝视着远方的蛮国。
心中充满了决心与信念。
他知道,这条路注定艰难。
但他别无选择,只能勇往直前。
......
......
......
蛮国虽然立国仅千余年,相较于大乾悠久的历史稍显年轻。
但其国力,却已远超昔日大乾。
一个拥有数千年文明积淀的古老国度,其建国之初,中土十国并立。
大乾历经无数欺凌与挑战,方逐渐崭露头角。
直至武帝时代,方才凭借铁血手腕平定四方,一统中土。
其国力使得与蛮国相提并论。
然而,若假以时日,再给大乾数十年光阴。
其碾压蛮国之势,或将成为不争之事实。
天有不测,武帝毅然命镇南侯领兵征蛮。
前线战况惨烈,虽伤亡惨重,却也仅夺下蛮国三城而已。
此刻,嘉岭关城头之上。
镇南军副将薛凯,身披重铠,朝萧玉安九殿下躬身行礼。
其神情之恭敬,尽显对这位年轻监国的敬畏。
薛凯身为军中重臣,自然对九殿下之名不陌生。
即便未曾谋面,自京城风云变幻、冠军侯崛起草原之事传入军中。
众将领亦纷纷议论,欲结识这位年轻有为的监国殿下。
毕竟,在这等敏感时期,稍有不慎,便可能触犯龙颜,引来祸端。
......
......
......
镇南侯与众将领私下商议。
对于九殿下的态度,是尊其为当朝掌权者,还是视为谋逆之徒?
此中微妙,实难抉择。
萧玉安之举,虽未及窃国之罪。
但若非皇室血脉,大乾各郡早已风起云涌,叛乱四起。
然他身为皇室后裔,且行事并未引发朝野动荡。
更未滥杀朝臣、清除异己。
故朝中多数人仍持观望态度,静待武帝出关。
父子对决,新皇旧皇,一决高下。
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里,实力决定一切。
萧玉安淡淡询问镇南侯下落。
薛凯恭敬回禀:“禀九殿下,侯爷正率兵驻守望月城,以防蛮国反扑。”
“自我军攻占望月城以来,蛮国已发起十余次猛攻,誓要夺回此城。”
萧玉安闻言点头。
望月城作为蛮国四大重镇之一,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大乾若占之,则可四面出击,直捣蛮国腹地。
蛮国若夺回,则腹地大军可迅速驰援,战局瞬息万变。
为了争夺这座至关重要的城池,巨大的牺牲,十万将士血洒疆场。
而蛮国亦在此城下折损了同等数量的精锐。
身形飘然远去,望月城上空的战斗再次打响。
当他出现在战场之上时,蛮国大军已攻至城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