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7章 归京
    l-

    "李家胆敢袭击九殿下,依律法,其宗族必遭覆灭之祸!”

    “诸位暗卫,无须畏惧,放手一搏,杀无赦!

    "

    丁宁振臂一呼,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决。

    随后,一千名暗卫如同暗夜中的利箭,疾驰向前。

    誓要完成这血腥的使命。

    在巨石堡的废墟之外,萧玉安与另一人并肩而立。

    他们的目光穿透眼前的断壁残垣,显得格外冷冽而深邃。

    姬无艳轻启朱唇,语带感慨:

    “武帝此人,手段确是非凡,此等奇思妙想,非一般人所能及。”

    “然而,这等违背天理人伦之事,终究令人心寒。”

    天机阁早已洞悉此地,乃是大乾皇族的一个隐秘试验场。

    他们以诡谲之术,企图将无数普通百姓转化为毫无意识的死士。

    这些原本毫无修炼天赋的平民,竟被强行提升至凝真乃至抱元之境。

    更有甚者,天赋稍佳者竟能触及星极之境的门槛。

    尽管星极之境已是极限,但如此批量制造强者。

    其恐怖程度,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试想。

    若是在战场上,一支完全由星极境强者组成的死士大军横空出世。

    那将是何等的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然而,这一切的代价,却是抹杀无数生灵的神魂意识。

    将他们彻底沦为没有思想的傀儡。

    此举之残忍,实乃有违天道,令人发指。

    萧玉安此行,不仅是为了将李家这条大鱼一举成擒。

    更是为了彻底摧毁这巨石堡,阻止这场人间惨剧继续蔓延。

    幸运的是,这巨石堡尚属初创阶段。

    尚未造成大规模的生灵涂炭。

    忆及前世,当李家无意间揭开这惊天秘密之时。

    已有超过百万的无辜百姓沦为了试验品。

    最终铸就了上万名星极境死士的恐怖军团。

    那是一场无法言喻的浩劫,也是萧玉安心中永远的痛。

    此刻,随着李家在暗卫的屠刀下逐渐化为乌有。

    远处那座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府邸,也迎来了它的末日。

    仅仅半刻钟的时间,李家便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

    只留下一片死寂与荒凉。

    而在巨石堡的废墟之外,萧玉安感受着体内涌动的庞大气运之力。

    嘴角不禁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

    他知道,这一战,不仅为他赢得了胜利。

    更为他铺就了一条通往宗师境界的坦途。

    宗师之位,指日可待!

    ......

    ......

    ......

    上京城。

    当陇西郡的惊天巨变,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至时。

    城中的官员与王公贵族无不震惊失色。

    仿佛被无形的巨锤猛然击中,一时之间竟有些手足无措。

    九皇子萧玉安,那位平素低调的皇子。

    竟率领着应龙卫中最为神秘的暗影司,一举将显赫一时的李家覆灭?

    此等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震动了整个上京城的天空。

    据传,七皇子闻讯之下,悲愤交加。

    竟至吐血三升,昏迷三日之久。

    待他悠悠转醒,第一件事便是紧急召集麾下官员。

    商讨对策,欲以此挽回局势。

    他愤然以“无故剿杀大乾皇族世家”的罪名,企图将应龙卫绳之以法。

    并派遣大军押解九皇子萧玉安回京受审。

    然而,此令尚未下达,便遭到了三皇子的坚决反对。

    三皇子言辞凿凿,指出九皇子既已执掌应龙卫。

    其行事必有深意,且影办案向有便宜行事之权。

    故,应待九皇子携应龙卫归京述职后再做定夺。

    那一日,朝堂之上,三皇子与七皇子针锋相对。

    气氛紧张得几乎要爆发出激烈的冲突。

    幸得丞相公孙止及时出面,以沉稳之声平息了这场风波。

    并派人速请九皇子即刻归京,以解此燃眉之急。

    然而,无需他们多此一举,萧玉安早已踏上了回京之路。

    他身怀绝技,已入宗师之境。

    即便天地时代变迁,他亦能坦然面对。

    他深知自己此行将面临的种种挑战与考验,但他更清楚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

    ......

    ......

    当应龙卫大军缓缓接近上京城时。

    只见数万神羽军如潮水般涌来,全副武装,气势逼人。

    神羽军作为拱卫上京的禁军精锐,人数多达十万之众。

    半数守卫皇城要地,半数则驻扎于城外以备不时之需。

    一位将领策马而至,停于萧玉安马车之侧。

    沉声请命道:“请殿下将应龙卫交予末将统领。”

    “然后殿下轻车简从,随末将前往参加今日朝会。”

    “两位监国皇子,及文武百官皆已恭候多时矣!”

    马车侧帘轻轻掀开一角,露出了萧玉安那淡然自若的面容。

    他微微一笑,语气中却带着几分戏谑与嘲讽。

    “本殿下何德何能?竟劳烦司指挥使大人亲自迎接?”

    “如此兴师动众之阵仗,岂不让外人误以为本殿下意图叛国乎?”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满地的阳光,与远处巍峨的皇城轮廓。

    “再者言之,此时已近正午时分了吧?连午膳时间都过了多时了。”

    “朝会竟还未曾结束?诸位大人当真是勤勉有加、爱民如子啊!”

    “此乃大乾百姓之福祉也!”

    萧玉安的话语虽轻描淡写却暗含锋芒。

    让一旁的司天理心中暗自腹诽不已。

    他深知这位九皇子行事风格独特、不拘一格。

    更明白他此次归来必将在朝堂上掀起一番波澜。

    ......

    ......

    ......

    文武百官,闻九皇子归京之讯。

    自晨光初现至此刻,守候已久。

    更有甚者,年岁已高,饥饿难耐,眼神略显迷离。

    “殿下,请随末将一同前行。”司天理再度躬身,言辞恭敬。

    帘幕轻垂,其内传来沉稳之声。

    “应龙卫众将士,速归大营集结。司指挥使,随我而来!”

    随着萧玉安一声令下,应龙卫大军犹如潮水般转向。

    浩浩荡荡地朝大营进发。

    司天理暗自调整呼吸,虽心有千般思绪。

    终是未发一言。

    仅挥动手臂,数万大军紧随其后,与应龙卫并肩而行。

    皇命本是意图让九皇子将应龙卫指挥权交予司天理。

    但显然,九皇子并无此意。

    他以神羽军围困应龙卫大营,此举深意,不言而喻。

    马车缓缓驶近皇城,萧玉安察觉到四周的戒备较往日更为森严。

    不禁心中暗忖:怕是半数禁军都已调集至此,空气中还弥漫着众多强者的气息。

    “这是怕我血溅五步,还是另有图谋?”萧玉安心中暗笑。

    “殿下,请步行入宫。”

    “监国皇子有令,今日朝会,马车不得通行。”

    “仅九殿下可独自上殿,随身之物需留于此。”

    数名披甲执戈的士兵,拦住了马车的去路。

    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

    ......

    ......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