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5章 山雨欲来
    萧玉安端坐于马车之内,闭目凝神。

    试图驾驭体内那汹涌澎湃、骤然暴涨的修为。

    然而,他的眉头却不禁深深皱起,一股莫名的忧虑涌上心头。

    此刻,他本应沉浸在晋升至天人境圆满的喜悦之中。

    但那突如其来的钟鸣之音,却如同冷水浇头,让他的心情瞬间跌落谷底。

    这钟鸣,他太过熟悉。

    按常理,它应在六十年后的未来才会响彻云霄。

    为何此刻却提前降临?

    “殿下,您似乎对这钟鸣之音有所察觉?”

    马车内,姬无艳察觉到萧玉安的异常,不禁开口询问。

    她的眉头也紧锁着。

    因为那钟鸣之音,让她这位封王境的强者都感到一股生死难料的压抑。

    萧玉安轻轻摇头,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天机阁,又将多出一处禁忌之地了。”

    “琅琊郡的太一山,太一门,门主擅算天机,此等异象,必有其深意。”

    “太一门?太一门主?”

    姬无艳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这个名字,对她而言,完全是陌生的存在。

    萧玉安并未过多解释,只是心中暗自忧虑。

    太一门的提前问世,或许只是序曲。

    若三日之后,钟声再次响起,且连续三响,那才是真正的风暴来临之时。

    那时,太一门主的预言将横空出世,预示着天地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

    三日转瞬即逝。

    琅琊郡的太一山顶。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仿佛从虚空之中踏出。

    他立于悬崖之畔,俯瞰着脚下的万里江山。

    “时光逆流,变数频生,潜龙即将出渊,天机一片紊乱,真是让人看不透啊!”

    老者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

    随后,他面色一凝,身形一展,竟直接悬于悬崖之外。

    一股浩瀚无垠的气息自他体内爆发而出,传遍四方。

    “煌煌盛世,今朝已临;龙蛇共舞,竞相争锋;浩劫自来,笼罩寰宇;欲渡此劫,勘破生死。”

    三十二字预言如同天籁之音,清晰地落在每一个修为有成的武者耳中。

    即便是那些初入凝真境的武者,也能隐约捕捉到一丝丝痕迹。

    而那些普通人,则完全无法感知到这股神秘的力量。

    远在陇西郡的马车内,萧玉安猛地睁开双眼,惊坐而起。

    他万万没想到,太一门主的预言竟然真的在此时此刻问世了!

    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感涌上心头。

    让他意识到,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即将席卷整个大陆。

    ......

    ......

    ......

    这是他重生以来,首次体会到一种无法完全掌控的微妙局势。

    那些本应沉睡在六十年后觉醒的预言,竟在此刻提前破土而出。

    如同被无形之手轻轻拨动了命运的琴弦。

    难道,真是自己的重生,如同一只振翅的蝴蝶。

    不经意间在这方世界的舞台上,掀起了层层涟漪,改变了既定的轨迹?

    然而,细细想来,自己所为,不过是寥寥几笔。

    何以能跨越时空的长河,触及太一门的深邃。

    乃至影响六十年后的风云变幻?

    那传说中的大劫,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未曾显露端倪。

    而今,预言的降临。

    却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让这个世界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动荡。

    大乾帝国挥师四方,尘封的隐世宗门纷纷现世。

    天地间灵蕴涌动,强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一切,都显得那么急促而又绚烂,仿佛是世界在垂暮之年的最后一次辉煌。

    “殿下?”姬无艳察觉到萧玉安的异常,轻声呼唤。

    那些预言,她自然也有所耳闻,心中满是疑惑与震惊。

    但更让她感到不解的,是萧玉安的态度。

    他似乎对这些预言并不陌生,甚至有着某种超乎常人的淡然。

    “丁宁,先掉头,我们前往琅琊郡!”萧玉安突然下令。

    但话语未落,又连忙改口。

    “不,不,继续前行,全速赶往陇西郡!”

    他的决定在瞬间逆转,仿佛是在与内心深处的某种力量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他原本打算亲自踏上太一门的门槛,探寻那预言背后的真相。

    但太一门主的神秘莫测,让他心生畏惧。

    担心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暴露重生的秘密。

    于是,他最终选择了更为紧迫的道路——提升修为,强化自身。

    时间,这个曾经看似充裕的奢侈品,如今却成了他最宝贵的资源。

    他深知,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他逼近。

    而他,必须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登上那个属于他的王座。

    ......

    ......

    ......

    在那三十二字预言,如野火燎原般席卷天下之际。

    各方势力无不掀起轩然大波,风云变幻,令人瞩目。

    深藏于大乾皇宫的幽邃殿堂内,回荡着一位帝王低沉而复杂的自语。

    “大世降临,竟是如此仓促,朕的筹备尚显不足啊!”

    言罢,一系列雷霆万钧的旨意犹如洪流般倾泻而出。

    “速传朕旨,令定北侯与镇南侯即刻整军待发。”

    “务必于一月之内挥师北上与南下,三年时光,无论牺牲何等代价。”

    “务必将北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与南部蛮荒之国,悉数纳入我大乾版图。”

    “又令大皇子与二皇子各自统率精锐三十万,即刻启程。”

    “驰援冠军侯,共赴妖国征伐之途,誓要荡平妖氛,彰显我大乾威严。”

    “再命五皇子与六皇子扬帆东渡,征讨东海之上肆虐的贼寇。”

    “三年为期,誓要让东部诸岛之上,遍插大乾之旌旗,彰显皇恩浩荡。”

    “朕意已决,即将闭关潜修,国事则托付于三皇子与七皇子共同监国。”

    “辅以公孙相之智,共谋国是。”

    “至于九皇子萧玉安,其才华出众,不负朕望。”

    “特命即刻返京,接受封赏,以彰其功。”

    这一连串的命令,自皇宫深处传出。

    每一道都足以震撼朝野,引起无数波澜。

    而武帝竟在如此紧要关头选择闭关,更是让三皇子与七皇子共同监国。

    此等举措,实属千古罕见,引人深思。

    相较于这些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决策。

    那最后一道召回九皇子回京受封的命令。

    虽同样重要,却似乎在这股汹涌的洪流中显得稍显微弱。

    ......

    ......

    ......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