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 矢口否认
    “哼,杨轩,我们知道你手中的东西比金银更值钱。交出来,我们可以留你一条活路。”

    黑衣人中的一人冷冷说道,手中的匕首在月光下闪着寒光。

    “文书?休想!这是我为青山县百姓争取权益的努力,你们想要,除非从我尸体上拿去!”

    杨轩目光坚定,语气坚决。

    说时迟那时快,一个黑衣人猛然发难,身形如同鬼魅,直取杨轩面门。

    杨轩侧身一闪,反手抓住对方的胳膊,借力使力,将那人摔倒在地。

    其余两人见状,同时扑来,一前一后,攻势凌厉。

    “青山有幸埋忠骨,我杨轩虽只一介书生,但为民生,万死不辞!”

    杨轩大喝一声,体内气血翻涌,动作变得更为敏捷。

    他利用身边的一棵老树作为掩护,避开了一个黑衣人的刺击,同时脚下一勾,将另一个敌人绊倒在地。

    月色下,一场激烈的生死较量悄然上演。

    黑衣人们虽训练有素,但在杨轩面前逐渐落了下风。

    每当一人倒下,杨轩都会上前,轻触对方颈动脉,确认只是昏迷后,才继续应付余下的攻击者。

    他心中虽愤怒,但下手始终留有余地,不愿轻易夺取人命。

    最终,当最后一个黑衣人也被他一记巧计制服时,杨轩已浑身是汗。

    他望着地上横七竖八的黑衣人,内心五味杂陈。

    这些人不是普通的杀手!

    杨轩蹲下身,颤抖的手指缓缓从昏厥的黑衣人怀中抽出一块令牌,令牌上刻有县丞府的标识,清晰可辨。

    他愣怔片刻,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在他胸腔中翻腾——是震惊,亦是痛心。

    夜风渐凉,吹散了汗水,却吹不走心头的沉重。

    杨轩紧握令牌,毅然转身,踏上了去县城的道路。

    他的心中既有即将揭开真相的激动,也有对即将到来风暴的忧虑。

    晨曦初现,杨轩带着一身疲惫和手中的文书及令牌,径直来到了李大人的府邸。

    通报过后,他被引领至书房,李大人正低头批阅公文,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专注的面容上,为这位权谋深沉的智者增添了几分温和。

    “杨轩,你来了。脸色如此苍白,可是出了什么事?”李大人抬头,话语中带着关切。

    杨轩行过礼,将文书与令牌并排放于桌上,说道。

    “李大人,改土归流的文书我已经修订完成,但在此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麻烦。”

    李大人先是一怔,随即目光锁定在令牌之上,眉头逐渐紧锁:“这令牌……难道与昨晚的事有关?”

    “正是。文书几经波折,差点遗失。幸而我警觉,昨晚在归途遭遇了这批袭击者。”

    “他们身手不凡,显然是受过训练。最为关键的是,我在其中一个黑衣人身上发现了这个——县丞的令牌。”

    杨轩语调平静,但其中蕴含的怒意与决心难以掩饰。

    李大人沉默片刻,拿起令牌细细端详,神色复杂。

    “此事非同小可,我原以为这只是些无足轻重的风言风语,未曾想,背后竟真有暗潮涌动。”

    杨轩凝视着李大人,声音坚定。

    “大人,此事关乎青山县的未来,关乎无数百姓的福祉。我坚信,改土归流,势在必行。”

    李大人轻轻放下令牌,目光转向那份饱含心血的文书,缓缓翻开。

    “杨轩,你的心意与努力,我全都看在眼里。改土归流之议,切实可行,于国于民都有大益,我自会全力支持。至于这令牌……”

    他顿了顿,语气中多了几分严厉,“我会亲自彻查此事,任何阻碍改革、危害民生之人,不论地位高低,绝不姑息。”

    “大人英明。”杨轩心中石头落地,不禁松了一口气。

    “杨轩,你有胆识,更有担当。青山县需要你这样的人。”

    李大人赞许地拍了拍他的肩,“但是,改革之路艰难险阻,你必须更加谨慎,保护好自己。”

    杨轩躬身一礼,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多谢大人信任,杨某虽死不辞。”

    “好,你先回去休息,此事我自有安排。待到风平浪静时,便是我们大展拳脚之际。”

    李大人目光长远,仿佛已预见未来的一片光明。

    “是,大人。”杨轩转身欲走,脚步却在门口顿住,回眸道。

    “对了,大人,有句话我一直想说。在下虽读书人,但在这乱世之中,若能以笔为剑,以智为盾,护一方安宁,此生足矣。”

    李大人听后,笑容中多了几分欣慰。

    “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你我携手,青山县的明天定将更加辉煌。”

    杨轩走出书房,清晨的阳光洒在他坚毅的背影上,每一步都显得那么稳重而坚定。

    李大人离开书房,手持令牌,步履沉稳地穿过府邸的长廊,直朝县丞的居所行去。

    微风吹动衣袂,似乎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风暴。

    到达县丞府邸,通报之后,李大人被引至会客厅。

    室内装饰华贵,而县丞端坐在主位上,面色不改,似乎早有预料。

    “李大人亲临,真是蓬荜生辉。”县丞微微欠身,语气中带着不易察觉的谄媚。

    李大人直接步入主题,将令牌掷于桌面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打断了虚假的寒暄。

    “县丞大人,这是你的令牌,还是说,它能自行离府,夜游于青山县中?”

    县丞的目光接触到令牌的瞬间,闪过一丝惊慌,但很快恢复了镇定。

    “李大人,此令牌确为我的配物,但怎会出现在你手中,又与何事相关?”

    “深夜伏击,目标是我县的改土归流文书,以及杨轩先生。”

    李大人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县丞,“而执行之人,持有此令牌。县丞大人,你如何解释?”

    县丞故作惊讶,摊开双手,声音里带着委屈。

    “李大人,此事我实不知情。令牌或有丢失,被人利用也未可知。毕竟,我府上下仆从众多,管理难免疏漏。”

    李大人冷笑一声,站起身来,在室内踱步,声音低沉而有力。

    “疏漏?县丞大人,疏漏到让训练有素的刺客持你令牌,行此等危害民生之事,未免太过离谱。”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