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六十四章 虫灾?天灾?
    李牧云的话语如同冷水浇头,让赵明辉彻底冷静下来,他意识到自己太过冲动,忽略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属下知错,请大人责罚。”

    李牧云摆了摆手,示意此事作罢。

    “罢了,你下去吧。记住,政治比战场更复杂,有时候,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赵明辉低着头退出书房,心中五味杂陈,既有挫败感,又夹杂着对未来的不确定。

    “杨轩,本官,一定要将你们置于死地!”

    “胆敢挑战本官的威严!”

    “”

    杨轩策马踏入黄泥村,阳光洒在他的肩头,映照出坚毅的轮廓。

    刚从县城归来,他满心欢喜,想着如何将新引进的农具和技术传授给村民们,却不料迎面撞上了村口聚集的人群,嘈杂的议论声中夹杂着不安与恐慌。

    “杨公子,你总算回来了!”

    黄权的儿子黄文兵挤过人群,一脸幸灾乐祸地喊道。

    “你看,这田里的庄稼都被虫子啃得不成样子,这不是老天爷在警告我们,不要跟你这瞎折腾吗?”

    杨轩眉头紧锁,目光扫过那一片片枯黄的稻田,心中涌起一阵痛惜。

    他没有理会黄文兵的挑衅,而是沉声道:“大家先别急,让我去看看情况。”

    说罢,他跳下马背,带着梁龙及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径直走向受灾最严重的田地。

    村民们紧紧跟随,心中既有忧虑,又怀揣着一丝希望。

    “杨老弟,这些虫子我们连见都没有见过,是不是真的是老天爷在惩罚我们啊?”

    有一些村民非常担忧地道。

    “放心吧,不会的!”

    杨轩摆了摆手,继续朝前走去。

    田埂上,杨轩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那些被啃食得残破不堪的稻穗。

    起初,他的表情凝重,但很快,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在他嘴角浮现。

    “这不是灾难,是机遇。”杨轩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引得众人一阵哗然。

    “杨老弟,你这话什么意思?”一位老农疑惑地问道,其他人也纷纷投来不解的目光。

    杨轩站起身,环视四周,耐心解释。

    “这些虫子,是蚕!你们看,它们虽然吃掉了部分庄稼,但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尝试养蚕缫丝,这可是比种稻米更有利可图的买卖。”

    村民们面面相觑,显然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转折感到惊讶。

    黄文兵更是嗤之以鼻:“养蚕?亏你想得出,我们祖祖辈辈都是种田的,哪懂这些?”

    “而且我们都没有听过这种东西!”

    杨轩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一本薄薄的册子。

    “这正是我前些日子写的养蚕手册,我早已经和几位丝绸商谈好了合作,只要我们能成功养蚕,他们将以高价收购蚕丝。”

    “本来以为很难遇到,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杨轩的脸上写满了喜悦。

    梁龙在一旁附和。

    “杨老弟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啊。”

    村民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声中渐渐多了几分期待。

    杨轩见状,心中稍感宽慰,他知道,转变观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只要有了希望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

    “好了,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动手准备。梁龙大哥,你带几个人去县城购买养蚕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同时联系那位丝绸商,让他派人来准备收购。其余人跟我一起,先清理田地,为养蚕做准备。”

    众人闻言,纷纷响应,原先的愁云惨雾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所取代。

    黄文兵见状,脸色阴晴不定,最终也只能不甘心地跟上队伍。

    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黄泥村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宁静。

    杨轩与梁龙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望着星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杨老弟,我现在真是越来越看不透你了!”

    梁龙感慨道:“你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但是你之前,是几乎没有跨出青山县的啊!”

    杨轩微微一笑:“梁大哥,这其实没什么,不过是我读的书多了些!”

    “这些东西,都在书里!”

    “有道理!”

    “”

    黄权站在自家院中,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抹阴霾。

    心中有了些许计较。

    次日清晨,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驶入黄泥村,引来村民们的围观。

    车帘掀开,一位身着道袍,手持拂尘的中年男子缓步而出,他便是县丞特意请来的“大法师”——张玄真。

    张玄真环顾四周,目光在枯黄的稻田上停留片刻,随即对紧跟其后的黄权点了点头,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诸位乡亲,贫道乃青云观张玄真,特受县丞大人之托,前来为尔等解惑。”

    张玄真的声音浑厚,带着几分神秘,“此番虫灾,实乃天意示警,非人力所能违抗。”

    话音刚落,村民们面露惊恐,窃窃私语,唯有杨轩神色不变,走上前去,拱手道。

    “张真人,晚辈杨轩有礼了。晚辈斗胆请教,您是如何断定此乃天灾而非其他原因所致?”

    张玄真目光微凛,上下打量了杨轩一番,笑道。

    “年轻人,你有所不知,这世间万物皆有因果,贫道观天象、察地理,已知此乃上天对尔等的考验。”

    “考验?”杨轩摇头。

    “真人高见,但在下以为,解决问题还需脚踏实地。这些虫子实为蚕,若能善加利用,转害为利,岂不是更好?”

    张玄真面色一沉,正欲反驳,忽闻人群中传来一声冷笑,却是黄文兵。

    “哼,杨轩,你又在这里妖言惑众!连大法师都说是天灾,你还想怎样狡辩?”

    杨轩淡然一笑,从怀中取出那本养蚕手册,展示给众人看。

    “此乃晚辈查阅古籍,结合实际所编写的养蚕指南,若真如真人所说,乃是天灾,那为何晚辈能找到解决之道?”

    村民们闻言,目光在张玄真与杨轩之间游移,心中天平渐渐倾斜。

    张玄真见状,心中虽恼,面上却不动声色。

    正欲再施言语压力,却听一旁梁龙插话。

    “张真人,我黄泥村历来敬神畏天,但也不乏求真务实之人。若真有天灾,我们自当诚心祈福,可若有机会自救,又何须坐以待毙?”

    张玄真目光闪烁,一股怒意在眼底出现。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