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阳光穿透薄雾,洒在黄泥村的青石板路上。
杨轩已经坐在桌前,面前摊开着一本古朴的兵书,旁边则是笔墨纸砚,他正专心致志地绘制着什么。
“梁龙大哥,你来看看这个设计如何?”杨轩抬头,招呼着刚进门的梁龙。
梁龙凑上前,只见纸上勾勒出的是一个盾牌的草图,线条流畅,结构精巧,显然经过了精心设计。
“这是……盾牌?你要打造盾牌做什么?”梁龙疑惑地问。
“昨晚我想了很久,黄泥村虽小,但也不能没有自保之力。有了这些盾牌,至少在遇到危险时,我们能有更多抵抗的手段。”
“另外,也能更好地保护护卫队。”
杨轩解释道,语气坚定。
“好主意!不过,这得找个手艺好的铁匠才行。”
梁龙点头赞同。
“必须得专业一点,王铁匠他”
“放心吧,他能行!王铁匠的手艺在这一带是出了名的,我去跟他谈谈。”杨轩说着,卷起图纸,准备出门。
王铁匠铺里,炉火正旺,锤击声叮当作响。
王铁匠满手油污,正专注地锻造一把农具。
杨轩的到来让他颇感意外。
“杨老弟,你怎么来了?莫非有什么需要我打制的东西?”王铁匠放下锤子,擦了擦汗。
杨轩展开图纸,递到王铁匠面前:“王大哥,这是我设计的盾牌图纸,我想请您帮忙打造一批。”
王铁匠接过来一看,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这设计,新颖实用,很有意思!杨先生,您这是要装备给护卫队吗?”
“是,主要是为了防御,让村子更安全。王大哥,您看这活儿能接吗?”杨轩诚恳地问道。
“能!当然能!这样的活儿,我王铁匠求之不得!”
王铁匠爽朗地笑道,眼中闪烁着热情。
“那就好,材料我会想办法解决,时间上不急,质量最重要。”
杨轩拍拍王铁匠的肩,两人相视而笑,达成共识。
回到家中,杨轩开始筹划进城租赁商铺的事宜。
他决定带上梁龙一同前往县城。
“这次去县城,不仅要租商铺,还要了解市场,看看哪些货物适合我们引进来,哪些是我们能往外销的。”
杨轩在桌上摊开地图,指点着路线。
“对了,梁大哥,你对布料熟悉,到时候看看能不能找到质优价廉的布匹供应商。”
杨轩看向梁龙,后者轻轻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
“我负责谈租金和地契的事情,一定要注意细节,不能让人占了便宜。”杨轩接着吩咐。
“放心吧,这种事我最擅长了。”梁龙自信满满地拍胸脯保证。
几日后,一行人收拾妥当,乘着马车向县城出发。
沿途风景变换,从乡村的宁静到城镇的喧嚣,他们的心情也跟着起伏。
到达县城,杨轩等人直奔店铺街道。
这里店铺林立,人声鼎沸,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
“若是能在这里开商铺,我们肯定能赚得更多。”梁龙环顾四周,感叹道。
他们首先找到了几家空置的商铺,逐一考察位置、租金,与原主人讨价还价。
经过一番周旋,最终确定了三间位置不错的铺面,分别用于设立医馆、杂货铺和布庄。
“这样一来,我们黄泥村也算是在县城扎下了根。”
梁龙望着新租下的店铺,脸上洋溢着笑容。
“是啊,但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要让这些店铺真正运转起来,为村里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杨轩目光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一片繁荣景象。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继续考察市场时,一名衣着考究的中年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上下打量着杨轩,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杨公子,真是巧遇啊。我是郡城商会的副会长,张远。”
“听闻您在黄泥村的作为,颇为敬佩,不知是否有幸邀请您一起吃个饭,详谈合作事宜?”
面对突如其来的邀请,杨轩略作思考,微笑回应。
“张副会长的好意心领了,不过今日行程紧凑,不如改日我登门拜访,如何?”
张远听后,略显遗憾,但仍不失风度地留下了自己的名帖:“那好吧,杨公子随时欢迎,我恭候大驾。”
告别张远,两人继续他们的行程。
一路上,梁龙忍不住调侃:“杨老弟,看来你的名声已经传到郡城了,连商会的人都找上门来。”
杨轩轻笑,目光深远。
“名声是虚的,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有什么。走吧,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呢。”
夕阳西下,两人踏上了归途。
马车在乡间小路上颠簸,车内却是一片欢声笑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杨老弟,我老弟的媳妇最近可是要生了,你可得准备贺礼。”
“什么,梁虎老哥要当爹了?哈哈哈,那贺礼自然准备!”
“”
一月之后。
梁虎的媳妇顺利生下一个小孩。
杨轩回到家中,立刻着手准备贺礼。
他挑选了上好的布匹,又亲自书写了一副寓意吉祥的对联,还特意从自家菜园摘了新鲜瓜果,装满了两个大篮子。
一切准备妥当后,他邀上几位平日里交好的乡亲,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梁虎家走去。
梁家小院内,早已是热闹非凡。
梁虎的妻子笑靥如花,怀抱着刚出生的小生命,周围围满了前来祝贺的村民。
见到杨轩一行人的到来,梁虎连忙迎了上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杨老弟,你们来啦!快进快进!”梁虎一边热情地招呼,一边小心翼翼地接过杨轩手中的礼物。
院子里,笑声、祝福声交织在一起,孩子们追逐嬉戏,大人们则围坐一圈,谈论着村里的新鲜事,分享着彼此的喜悦。
杨轩走到梁虎妻子身旁,温柔地摸了摸婴儿的小手,笑道:“这孩子将来必定有福气,你看这小脸蛋,多招人疼。”
“杨轩兄弟,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每次村里有啥事,你总是冲在前面。”梁虎感激地说,眼眶微微泛红。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咱们黄泥村本就是个大家庭嘛。”
杨轩拍了拍梁虎的肩膀,两人相视一笑,那份深厚的友情无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