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1章 竟是个狐假虎威的
    秦明一行,抵达大名府,稍作整顿,前去拜访梁中书。

    梁中书听闻秦明前来,当即命人请入相见。

    秦明入府,见那位留守相公,花白胡须稀疏,头发掉落大半,举手投足间尽显老态。

    便对其恭敬一礼道。

    “晚辈秦明,拜见姑父。”

    梁中书笑容满面,捻两根白须道。

    “好好好,不须多礼。”

    他不曾把秦明当做外人。

    “早听岳丈他老人家提起,小九家的女婿,是位难得一遇的年轻俊才。如今老夫见你,果真仪表堂堂,出类拔萃。

    你近来在河北,闯下偌大名声。

    我这个姑父作为长辈,也该扶持一把,助你更进一步。

    日后家里面,那些个不争气的小辈,也须你去关照一二。”

    秦明听到这里,连忙谦逊一番。

    又听梁中书道。

    “如今老夫年纪大了,后辈们皆难成器,而贤侄婿懂得上进,我自该提携一二。

    老夫昔年,也曾为了讨好陛下,四处搜罗天下间的奇珍异宝,却是不曾想过,能以修建道观,投陛下之所好。

    可见,侄女婿虽然出身武夫,年纪轻轻,却又不拘成法,推陈出新,比老夫年轻时,强出许多!

    未来可期,前程远大。”

    秦明听过,心下哭笑不得。

    原来这位梁中书,最看重他的一点,便是讨好皇帝乱拍马屁的本事~

    那这算不算歪打正着?

    当下,秦明好一番客套,又道。

    “晚辈年轻识浅,岂能与姑父相提并论!”

    梁中书笑道。

    “老夫近来,自觉身体有些不适,想来在这留守位子上,也都撑不了多久。为报答陛下厚恩,也为自身谋些退路,须得谨言慎行。

    如今这道观开工一事,便由侄女婿去出面主持。

    毕竟你在东平府时,便去主导此事,陛下也听过你的名字,如今大名府与河北各处的玄女道观,也不能任由旁人邀宠。老夫要将这些功劳,一并算在贤侄婿的名下。

    只待此处道观开工,老夫便去上书,为你邀功请赏。

    想来,陛下看在我这个老臣多年效力的份上,总要给你一些赏赐的。

    可惜的是,你这武夫的出身,限制将来的前程。”

    秦明闻言,当即就去感谢一番。

    “姑父,晚辈还有一事,要向您请教。大名府这里,有一家粮商,传言乃是姑父的族人经营。那掌柜之人,名叫梁孝丰。不知此人,与姑父究竟是何关系?”

    梁中书面上,闪过疑惑。

    “梁孝丰?又是哪一个?老夫不知此人。要说老夫那些族亲,皆不在这大名府,何谈买卖粮食?”

    秦明面上恍然。

    “这样看来,是那人居心不良,冒充姑父族亲,行利己之事哇!”

    梁中书道。

    “此话又是怎讲?”

    秦明解释。

    “晚辈之前在东平府,购买一批赈灾粮食,当时四家粮商,其中一家便去自称,乃是姑父的同族。

    更可恨的,是那梁孝丰,与另外两家粮商合谋取利。

    他们运至河间府的粮食里面,掺杂砂石抵重!

    若非爆发疫情,晚辈滞留河间,也未必能够知晓此事。

    可见他们三家对此,就是早有预谋,实在可恨!”

    不久前,秦明命武松、石秀,追查粮食作假一事。

    发现那四家粮商中,有三家参与其中。

    三家粮商的管事、伙计,都被秦明他们控制拘押。

    大名府的这一家,又让秦明感觉颇为棘手。

    毕竟传闻当中,梁孝丰一直都是梁中书的同族,谁想竟是个狐假虎威的~

    梁中书听秦明说到这里,也是勃然大怒。

    “此等猪狗不如之辈,老夫也当让他们知晓厉害。

    你说其中的一家,叫做梁孝丰,是大名府粮商?老夫记住他了,必去抄家灭族,好让旁人知晓,招摇撞骗、坏我名声的下场!

    另外两家,又是哪个?

    贤侄婿尽管开口,若在老夫治下,定不会轻饶他们!”

    秦明也不犹豫。

    “另两家却不在河北,皆是山东那边的黑商,不敢劳姑父出手,小侄自会处理。

    一家是在济州,主家是叫游德。

    另一家却在徐州,叫做项仁。

    总之,秦明绝不许他们两家黑商,再去逍遥法外!”

    梁中书听得点头,突然一怔,想起一些事情,忙道。

    “你说徐州那家粮商,背后的东主,是叫项仁?”

    秦明点头道。

    “姑父,正是叫做项仁。说来四家粮商当中,项家最是可恨。

    要说别家,掺杂一两成的砂石,粮食不致短期内坏掉,或可勉强果腹。

    唯独那项仁一家,早已包藏祸心,在中间的粮袋里,掺杂近半的砂石,使得粮食霉烂,险些害死无辜民众!

    秦明定要继续追查,给予严惩!”

    梁中书听得眉头皱起,捋须沉吟片刻,道。

    “贤侄婿莫不是对那项仁一家,有些误会?

    老夫方才想起,那项仁的侄女,乃是当朝少宰李彦极为宠爱的妾室。

    而那李少宰,又与蔡大学士,便是你的那位岳伯父,交情堪称莫逆。陛

    此事不仅老夫知晓,你那岳父也都清楚。

    所以仔细说来,那项仁也不能算是外人。

    贤侄婿莫要冲动,老夫记得那项仁,逢年过节,便来请安,是个小心谨慎之人,或是大家之间有些误会。

    我便修书一封,让人送去,命他前来给你认错赔罪,此事就此揭过如何?

    毕竟当朝那位李少宰,是位八面玲珑、简在帝心的人物,不好轻易开罪呀。”

    秦明听到这里,心中难免意外。

    不料那项仁,还有这一层关系?

    秦明脑中转念,面上变色,起身对梁中书道。

    “险些大水冲坏了龙王庙。幸得姑父您老人家提醒,秦明才不致鲁莽犯错。若是冲撞了李少宰的亲家,岂不惹出误会?如今,晚辈全听姑父安排便是!”

    梁中书面上欣慰。

    “贤侄婿年纪轻轻,便懂得与人为善的道理,将来更有一番造化。说来此事,也是那项家的不对,弄虚作假,骗到太师府后辈的头上,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贤侄婿放心,此事就由老夫出面,为你做主,定要让那项家吐些好处出来!”

    秦明面上感激,对梁中书一番道谢。

    又见梁中书,拿起案上一封书信道。

    “这是年关前,岳父给我寄来的书信,里面更有太师府的公文,欲要督促东平府衙那边,抓紧搜捕盗匪。

    我本要遣人,给东平府那边送去。

    不过如今见到贤侄婿,也要去往山东,正好请你出面,将此信一起带过去吧。

    也让东平府那边的官吏,都去知道,太师府及老夫的意见!

    惩治黑商,自是理所应当。如今更要贤侄婿,去督促他们,尽快搜捕那些盗贼才行。”

    秦明听得心下一动。

    “还请姑父明示,未知太师府那边,要去搜捕哪些盗贼?”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