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就干!
一时之间,锁定约稿对象成了乔芸樱心中最重要的事。
段菁华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提供帮助,她为乔芸樱引荐了好几位杰出的女性前辈,按照乔芸樱所想完成的几个版块的主题,逐一对人物进行专访。
报社的记者和编辑也为乔芸樱编写这本书提供了帮助,并且邀请她回头推荐两篇人物故事刊登到报纸上!
消息渐渐传开,老师们也听说了乔芸樱想要整理出一本书的事。
老师们坐在办公室闲话时不禁叹道:“别的孩子在这个年纪还在想着什么衣服好看,怎么吸引异性,她却已经开始想着出书了!”
“而且出书还不是为了自己,而是要帮助其他弱者。”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乔芸樱终于完成了第一阶段的采访工作,接下来就是把人物故事整理成可以出版的书面资料。
沈家二姑也是一个很有才情的女人,只不过她被婚姻所牵绊,好多年来都没有认认真真做过正事,像是被生活的漩涡卷进了柴米油盐的梦里,活得不真实。
在知道乔芸樱又要读书又要做书而时间不足的情况下,段菁华邀请了沈家二姑来帮忙完成书稿资料的整理和
编写。
沈家二姑爽快的答应了。
也是在整理这些文稿的过程中,沈家二姑透过文字认识了乔芸樱这个小姑娘。
她笔下的林蓝,是一个“生长在良好家庭,却品性纯良,乐善好施,善于发现别人身上闪光点的女孩”。
她写:“林蓝被爱包围着长大,所以她有着无限的勇敢和自信。”
林蓝的故事无疑是让人羡慕的,而乔芸樱描写的林蓝至纯至善,又让人读了她的故事后,嫉妒不起来,甚至还觉得感同身受,好像心里的某一块地方无形的被治愈了。
麦冬的故事紧跟在林蓝的故事之后。
同样好的家庭条件,可是麦冬却经受着严格的批评教育。
乔芸樱这样写她:“她被寄予厚望,她被要求完美。”
“麦冬时常孤独,但她从未被打倒过。”
“她用梦想给自己注射了强心针,无论外界如何风雨交加,她都会永远坚强的捍卫着梦想。”
还有比男人更有事业心的能干农妇“燕子婶婶”,孤寡一生却抚养大了七个弃婴的厨娘“叶姐”,哪怕父母要和她断绝关系也坚决要学医的“董孃孃”……
在看这些文字时,沈家二姑几度被感动。
她发现乔
芸樱笔下的每个女性人物都各有千秋,且惹人喜爱。
这又何尝不是作者对她们的赞美和爱呢?
沈家二姑竟有点遗憾于自己没成为受访对象。
在整理文稿阶段,林蓝和母亲宋瑾也共同为这本书的印刷、排版等事情出了力。
时间一晃便到了12月。
高二学年的第一个学期逐渐进入尾声。
所有人都希望乔芸樱收收心,先把期末考试搞定。
可是除了黑妞外,没有人知道,乔芸樱连睡觉说梦话,都是和这本《女性故事》有关的事。
为了争取让这本书更早一点面世,乔芸樱开始缩减自己的睡觉时间。
她本以为黑妞会拦着自己,再说一些这个年龄段要保证充足睡眠,身体才能更好的发育之类的话。
然而,黑妞一句多话都没有,乔芸樱为了背书熬到多晚,黑妞就陪她到多晚。
甚至,乔芸樱都不知道,黑妞什么时候偷偷学会了煮面。
她们熬夜背书时,黑妞还能悄悄端来一大碗鸡蛋面,两人分着吃!
期末考试,乔芸樱以文科班年级第12,班级第8名的成绩,交出了高二上学期的答卷。
寒假伊始,乔芸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这本书的最后
校对工作之中。
经过七十个日日夜夜的共同努力,在除夕之前,《女性故事》的第一批终于顺利印刷完成!
尽管乔芸樱已经打算拿出自己的全部存款,不够再问父亲借点,但段菁华、宋瑾等人又怎么可能让她从那小口袋里掏出半个子来。
到书正式面世,乔芸樱几乎一分钱没有花过。
捧着崭新的《女性故事》,闻着书卷中散发出来的新书特有气息,乔芸樱热泪盈眶。
她不爱哭的!
但是这一刻实在太好哭了!
每个人都为这本书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最重要的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打算为这本书定价。
这是一本没有标价的书。
乔芸樱和段菁华说好了,它也不会出现在书店的架子上。
它会被送往山村的各间学校,城市的各个图书馆,女性工人多的工厂,还有动物园、公园这类的公共区域。
“它本来就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人面前。”段菁华说道。
这个寒假,麦冬在家里人的支持下,到京市参加了一场她梦寐以求的全国性舞蹈比赛,并且不负众望地一举夺下了冠军!
在接受采访时,麦冬没有提及自己学舞是如何“夹缝中求生存”,
而是面向京市记者的镜头,介绍了《女性故事》这本书。
开学之前,《女性故事》这本书接到了加印通知,而印刷的费用,好几方争着出!
以王雨为代表的不少人都觉得,乔芸樱这会儿肯定飘了。
第一次办书,居然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那不得高兴得找不到北了啊?
然而乔芸樱却好像两耳不闻窗外事,又和段菁华讨论起了她想做的另外一件事。
“这次我们要做个赚钱的项目,因为只有赚到了钱,我们才能借助经济市场的力量,推动公益项目的发展。”乔芸樱坚定的说道。
看着乔芸樱递上来的卫生巾设计草图,段菁华又一次在心里感叹这个孩子极其超前的思想。
乔芸樱高中阶段的后边两年都是忙碌的。
她协助段菁华创办了女性个护品牌“雅舒”,以及出版了画册《女孩你好》,是一本帮助未成年女性了解自己身体的萌趣风格的书。
燕子婶婶的食品厂也越开越红火,羊倌村外不断车来车往,间接加快了羊倌村修路的计划。
在乔芸樱印象中要再过十年左右才能划入市区范围的羊倌村,在他们这群孩子参加高考之前,忽然成了市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