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七十八章 魏郡调查
    次日一早,萧夏启程出发了,带着十几名心腹武士前往魏州调查保国会造反的情况。

    就在萧夏出发的前一天,大理寺卿王秋哭丧着脸办了丁忧去职,回乡给父亲守孝,他父亲夜里上茅厕,不慎踩空掉入茅厕淹死,成了十里八乡的笑谈。

    虽然王秋不想辞职,但也没有办法,制度摆在这里,除非晋王再三挽留,但晋王会挽留他吗?”

    王秋还在办手续,晋王就已经得到天子批复,他当即在大理寺召集所有官员宣布,由萧瑀正式出任大理寺卿,李敏出任大理寺少卿。

    下午,王秋来拿行李,却连大理寺的门都进不了,士兵直接把他的行李提出来。

    王秋也心知肚明,他不敢多说一句话,第二天就匆匆回家守孝。

    一年后,王秋坐船渡河时落水淹死,死于意外,朝中再也没有人关心他的死活,连一点都水都没有起来。

    半个月后,萧夏抵达了魏郡安阳县,他们在河东郡遇到了完成任务回来的李鹿鸣,李鹿鸣又掉头跟随主公前往魏郡。

    萧夏一行是打着天震武馆的名义,护卫货物安全来到魏郡,一行人在一家客栈住下。

    隋朝的魏郡和唐朝的魏郡不是一回事,隋朝的魏郡实际上是相州或者安阳郡,唐朝的魏郡则是隔壁的武阳郡。

    魏郡同时也是北齐的都城邺都所在地,北齐的老巢在齐郡一带,但他们建都却是在魏郡邺城。

    安阳县是魏郡郡府所在地,邺县还要在北面五十里外,自从北周灭了北齐后,邺都的宫殿几乎被摧毁殆尽,邺城变成一片废墟,后来在废墟上建了一座小县城,还是叫邺城县,已经完全没落了。

    邺都的人口都迁到了安阳县,使安阳县开始繁荣起来。

    萧夏刚住下,照顾他们的伙计得了二两银子赏赐,所以格外热情,专门给了他们讲了不少注意事项。

    “你们魏郡或者周围郡县,看到什么招募木工、瓦工、建筑工千万不要去应聘,反正招募广告最好都不要去,去了就完蛋。”

    萧夏故作不解问道:“为什么招募会这样严重?”

    “因为他们都挂着羊头,卖狗肉,他们实际上是招募造反士兵,而且许诺得很美好,什么一天三百文日结,什么每天三斤米,什么顿顿有肉,去了就知道了,每天半饱就不错了,什么顿顿有肉,顿顿挨揍差不多,至于钱就不要想了,是给你每天三百文,但记在账上,等他们胜利了再兑现给你,他们这个胜利估计一辈子都等不来,这就叫画饼充饥。”

    萧夏又笑道:“既然都叫造反士兵了,为什么官府不管?”

    “他们可不叫造反军,而是叫保国军,说得好听,对抗太行山盗匪是官府的事情,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萧夏点点头,“多谢了,我们会当心。”

    伙计走了,众人都望向萧夏,萧夏笑着对众人道:“我先把我们这次的任务告诉大家,我们需要了解清楚三件事,第一,对方一共有多少人;第二,造反士兵的装备怎么样?第三,对方打算在什么时候起事造反?把这三件事掌握清楚了,我们就可以回去。”

    李鹿鸣建议道:“公子,我们可以加入军队,身在其中,不就更容易了解情况了吗?”

    萧夏摇摇头,“加入对方也只能掌握一部分,看不到全局,还是没有意义,我考虑过,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对方的指挥中心,或者抓住对方的重要人物,从他们口中探查消息,这是唯一行得通的办法。”

    “可是不好找啊!”孙雷叹口气道。

    “是不好找,我今晚先去拜访李刺史。”

    魏郡刺史叫李行蹇,萧夏看到了三份奏折中,有两份是李行蹇所写,虽然他也是泛泛而谈,没有拿出详实的数据,但从他的字里行间中,能看出他的焦虑。

    入夜,萧夏带着孙雷和李鹿鸣来到了刺史官邸,孙雷拿了一份拜帖递给了门房,“李刺史族人从洛阳过来,请转给李刺史!”

    萧夏用的身份是李行蹇堂侄李璋,李璋其实已经在三年前病逝,李行蹇便在奏折中留下了这个暗号,就是为了不引起注意。

    这也是李行蹇在奏折中所言,魏郡周围郡县官府被对方大量渗透,他也不知道哪些官员还继续忠于大隋,哪些官员已是同床异梦?

    不多时,李行蹇快步走出来,高声问道:“我的侄儿在哪里?”

    萧夏走上前抱拳道:“叔父,李璋在此!”

    李行蹇呆了一下,他也没想到对方这么年轻,看起来还不到二十岁,他立刻意识到对方身份不简单。他热情招呼道:“一路辛苦了,快快进府!”

    萧夏跟随李行蹇来到书房,两名手下被领去厨房吃饭。

    两人在书房坐下,萧夏取出两份奏折笑道:“这是使君写的吧!”

    李行蹇点点头,他起身把外面门关上,进来小声道:“我府中至少被他们安插了五名眼线,包括我妻子身边的侍女也是,我都装作不知道。”

    “居然这么猖獗?”

    李行蹇叹了口气,问道:“请问公子是”

    萧夏取出了他的御史牌,笑道:“我姓裴,是侍御史!”

    “原来是裴御史,失敬!失敬!裴御史是过来调查我奏折中阐述的那些事?”

    萧夏点点头,“李使君说得太含糊了,没有准确、有用的东西,使朝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来详细调查,比如他们有多少人?”

    李行蹇苦笑一声道:“我知道这件事时,他们大概招募了八千人,等我给朝廷写报告时,他们就增加到三万人了,现在我也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

    “那李使君是怎么知道这两个数据呢?”

    “他们内部有人告诉我的。”

    “谁?”

    李行蹇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是谁?有人写信告诉我,信就直接出现在我的官房桌上,出现过两次,后来再也没有出现了。”

    “应该是官衙里面的人放的。”

    “我也知道,但官衙内有三四十人,谁都有可能,我实在想不到会是谁?”

    萧夏沉吟一下问道:“他们对官府渗透到什么程度?”

    李行蹇笑了笑道:“这样说吧!只要是河北籍的官员,都有可能是他们的人。”

    “有这么严重?”

    李行蹇叹息一声道:“关陇集团和山东集团对抗了百年,北齐灭亡后,河北、山东的地方官吏基本上还是北齐的官员,朝廷虽然笼络大世家,但河北山东籍的低层官员依旧饱受歧视,升职无门,朝廷高官和各地财富基本上都被关陇集团的贵族和官员掌控。

    表面上,关陇集团和山东集团对抗没有了,但这种对抗依旧存在于内心,只要歧视在,那么反歧视也就会存在。

    魏郡一带的造反势力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迅猛发展到数万人,钱粮从哪里来,还不是河北各地的地主在暗中支持,河北籍的郡县官员,他们的父祖都是北齐官员,他们会不暗中支持保国会?”

    萧夏点点头,“秦二世而亡,山东六国表面上被灭了,但实际上依旧存在。”

    “一点没错,秦朝也是关陇势力和山东势力的对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实并不是什么仁义不施,而是征服者掠夺了太多被征服者的财富,从而引发被征服者的反抗而已。”

    “所以大隋现在面临和秦朝同样的危机?”

    李行蹇点点头,“我担心就是这个,我在河北为官八年,看得深透,关陇集团对河北、山东各地掠夺太狠,肥沃的土地都成了他们的庄园,河北、山东各地的士族虽然不说话,但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朝廷的仇视和抵制,这些就是保国会生存的土壤,朝廷想剿灭保国会,真的很难,我不止一次给朝廷写过奏折,但没有一点用都没有。”

    萧夏苦笑一声,“我们再回到我这次任务本身吧!我想调查魏郡造反势力,该从何入手?”

    (本章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