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02章
    第二百零二章202

    看到胡冰情绪激动,秦玄的心情反倒是平静了下来。他缓声说道:“你之所以如此激动,是因为武俊之死,在你心中仍旧是一个过不去的坎儿。”

    “说明你仍旧没有忘了他。说明他在你心目中,仍旧是那个有千古明君之姿的监国太子。你不允许有人来拉踩他,更何况是我一个没有什么来历和底蕴的小太监。”

    “当年的那件事,不仅使大皇子饮恨黄泉,也是你心中至今难以触摸的伤疤。对吧?”

    胡冰吁了口气,方才的一时暴怒,似乎用尽了他的力气。

    他靠石壁瘫坐在地,有气无力地道:“想不到你这么有涵养,倒是我失去理智和修养了。”

    “你究竟想干什么?如果是想借机拜祭大皇子,来为你的蜀郡之行增加光彩,你已经做到了。”

    “如果是替李元直和曹云清来看望我,你也看到了。”

    “现在为什么还不走?”

    秦玄沉吟一下,说出了自己的最终目的。

    “我要你跟我一起走。”

    “你说什么?”胡冰愣了一下,嘲讽道:“你是不是疯了,要我一个罪人做什么?”

    “再说了,你难道不知道陛下亲自下令,让我终身为大皇子守墓,不得离开,至死方休吗?”

    秦玄低声道:“你方才说,我善于揣摩陛下圣意,借机行事。既然如此,你觉得如果没有陛下暗中授意,我会吃力不讨好的来拜祭大皇子吗?”

    “谁都知道,大皇子之死,乃武朝第一悬案,更是陛下的心头隐痛,有如逆鳞,谁碰谁死。”

    胡冰心中一动:“你的意思是,陛下授意你来拜祭大皇子?”

    “陛下他——”

    秦玄凝视胡冰的眼睛,道:“当初陛下留你不杀,或许就是为了日后翻案。他将你禁足在蜀地,看似是惩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又何尝不是一种保护呢?”

    “现在陛下年迈体衰,思念旧情,或许想打开心中的这个结。”

    “机会难得,现在我只问你,当年事情的经过是什么?大皇子那样贤明的人,怎么可能会祸乱后宫?”

    “是不是有人陷害?大皇子爱惜羽毛和名声,他刚开始不肯为自己辩白,但是我想,他必定不愿含冤赴死。”

    “他临死之前,有没有跟你说什么?或者,有没有给你留下什么东西?这对为他翻案,至关重要!”

    多少年了,终于听到有人说起了这些话,胡冰的情绪再次激动了起来。

    他红了眼睛,嘴唇颤抖,只不过犹豫良久,还是摇了摇头,颓然苦笑道:“这么多年,已经成了铁案。现在说翻案,谈何容易。”

    “纵使陛下有心,他又如何能面对朝堂的分裂?”

    “再说了,靠谁来翻案,你吗?”

    “别天真了!”

    “之前我听那些杀手的话,他们安排了很多人,要跟你不死不休。蜀道凶险,你现在回去还来得及,别再往前走了。”

    “否则,只怕是有命来,无命回。”

    秦玄坚定地道:“我知道你不相信我,所以我请你跟我同行,前往蜀郡。虽然蜀道艰险,杀手潜伏,但我有信心冲过去。”

    “我都不怕死,难道你怕?”

    “只要你愿意跟我拼这一把,等到了蜀郡,我安置好流民,你应该就能相信我了。到时候,再告诉我大皇子之案的隐情。如何?”

    胡冰皱眉道:“你还真的想去蜀郡安置流民?”

    “我说你沽名钓誉、害人害己,便是为此。你可知道蜀郡不比青州,这里天灾肆虐,洪水不断,根本不适合大方面垦荒耕种。”

    “你难道不是为了自己一时的虚名,害了那些前来投靠你的百姓?”

    秦玄笑道:“自从我授命以来,有人担心我,有人诋毁我,你还是第一个在操作层面提出质疑的人,这说明胡大人果然是干实事的人,我没有找错人。”

    说着,走上前来,用刀子割断了他身上的绳索。

    此刻天光熹微。

    胡冰见秦玄始终对自己很客气,也不好意思再乱发脾气,他试图劝退秦玄,便捡起一块石头,随便在地上划了几块地方,道:“别的不说,单说水源。垦荒耕种需要灌溉,然而蜀郡大部分地区干旱,常年无雨。怎么解决?”

    秦玄笑道:“不是有一条岷江吗?据我所知,这可是条大江,水量非常丰富!”

    胡冰冷笑道:“说你蠢你还不服!正是这条岷江,才为蜀地又添一大害!这条江水势太急,常常决堤,洪水肆虐,所到之处,吞噬一切,民不聊生!”

    “简直就是最大的顽疾!”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我看你是要蠢死了!”

    秦玄耐心地道:“岷江乃上天恩赐的宝贵资源,只不过人们不知道如何利用而已。胡大人,如果在这里修建一处水利工程,将岷江驯服,是不是就可以变害为宝?”

    见秦玄认真,胡冰的态度也无形中认真起来,他随手在地上划出了几条粗线,代表岷江水系,道:“在你之前,不是没人想过这个办法。”

    “只不过这条江流势太急,落差太大,加以两岸悬崖陡立,环境恶劣,基本没有修建水利的可能!”

    “实不相瞒,在你之前,我跟大皇子就反复地论证过。也结合了很多其他地方水利修建的经验,发现在这里全无用处。”

    “这条江,无法驯服。”

    秦玄道:“我倒是有个方案——”

    他拿起一块小石头,在胡冰划出的代表岷江水系的线条上,边比划边说。

    “假如在这个江心的位置,用竹笼装卵石,堆砌成一个鱼嘴状的工事,这样江水下来,是不是就可以分为内外两股?也就是外江和内江。”

    “外江仍旧作为主流,在下游可以开辟灌溉渠道。同时在雨季水量大的时候,还可以排洪。”

    “内江做为人工渠道,除了灌溉之外,还可以用作漕运……”

    “蜀郡地大物博,人烟稀少。只要这个鱼嘴水利工程能够完成,召集天下流民,开辟三百万亩良田,不是问题!”

    “胡大人,三百万亩良田,能让多少百姓安居乐业?假以时日,又能为朝廷贡献多少粮食呢?”

    “到时候,这天下恶地,是不是就能成为天府之国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