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琛之后去到军营。
作为第四卫戍,平日里也不做什么,保持着战斗力,同时负责周边安宁。
在这周边倒没有什么敌人,唯一的就是有不少土匪,这需要注意一下。
原著里就有不少土匪的出现,可见一窝一窝的土匪不少。
贾琛决定有机会去山上清剿一下,免得有后患。
“报将军,有公公来报!”
正巡视军营的贾琛,听见宫里有太监过来,想必是永康帝召唤。
果然,就见太监说道:“贾将军,咱家奉陛下旨意,让你到御书房觐见。”
贾琛点点头,他估计是昨天的事。
既然决定扣押哈森一行人,那就代表拒绝和谈,是要开战的节奏。
怎么应对接下来的局势,这需要认真商讨一番。
跟着太监,很快到达皇宫。
贾琛一路进到御书房,发现已经有不少大官到来。
说明这不是单独召见,而是开小朝会。
“微臣贾琛,参见陛下!”
“贾爱卿快快请起。”
永康帝有些愁眉不展,见贾琛来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陷入新的愁绪当中。
待人到齐后。
永康帝说道:“众爱卿说说吧,目前该怎么办?”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担忧,也有人淡定。
担忧的人说道:“陛下,昨天的事确实冲动了些,如此一来恐怕真要开战。”
淡定的人则说道:“我观贾将军雄韬伟略,东胡蛮夷大举进攻又能如何,贾将军足以挡之。”
担忧的人继续说道:“这个说不准,这不比小打小闹,而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一旦和东胡全面开战,一切都将陷入未知。”
淡定的大臣反驳道:“那和谈?可是东胡的样子像和谈的样子吗?东胡狼子野心,恨不得取大康而代之,只有把他们彻底消灭,大康方没有后顾之忧。”
担忧的大臣们语塞。
场面又安静下来。
这时永康帝看向贾琛,问道:“贾爱卿怎么看?”
贾琛说道:“陛下,事到如今,开战已是必然,东胡年年冬收欺压百姓,边疆百姓苦不堪言,如今连番大胜,我军士气正旺,已不惧东胡蛮夷。”
“再者,微臣虽然才疏学浅,但对付东胡十几万人马,还是有把握的。”
“再从其他方面来说,我大康人丁兴旺,军队人数远高于东胡,若是交战下来,我军必胜。”
“而拿下东胡后,大康可一改颓势,威势加于四海,陛下之名享誉宇内,百姓生活得以富足。”
贾琛的声音铿锵有力,给永康帝画着大饼。
把众大臣也听得热血沸腾。
“贾爱卿,你……”
永康帝鼻子一酸,贾琛真的,他哭死。
事情要真这么顺利,该有多好!
不过还别说,贾琛确实可以说这话,毕竟纵观贾琛打的仗,真没有什么败仗,可以说百战不殆。
七八万蛮夷可以拿下,十几万就不能拿下吗?
贾琛的一番话过后,永康帝和部分大臣心都安定不少。
有大臣附和道:“陛下,贾将军言之有理!依微臣之见,东胡蛮夷若真的开战,贾将军可为主帅!”
“陛下,陈大人言之有理,贾将军出战,必能大破东胡,而陛下也将成为中兴之君,名留青史!”
“是啊陛下,东胡欺人太甚,多少年了?一直欺压我大康,实属胆大妄为,刚好借这次机会,一举歼灭之!”
“臣附议!”
不少大臣纷纷开口,主张同东胡一决生死。
他们都看好贾琛这个年轻人,是真有本事,相信贾琛能取胜。
“啪!”
永康帝拍案而起,曰:“干!”
听到中兴之君,他就坐不住了。
中兴之君可是能名垂千古的,声名必将享誉后代。
加上目前的情况不打也得打,所以不如放手一搏!
谁怕谁,东胡真当大康是软柿子?
哼!
天子一怒,流血千里!
“……”
接下来就是商量怎么应对了。
既然决定要打,就得商量怎么打才好。
贾琛建议道:“我大康士卒还是相对羸弱,故臣建议现在就开始训练,等到开战那天,就可用兵一时,大破东胡蛮夷!”
有看好贾琛的大臣说道:“微臣建议扩充军备,贾将军开始训练军队,准备出战事宜!”
王子腾说道:“不如让贾将军上任九边指挥使,对军队进行全面整顿,以发挥出贾将军最大的能力!”
永康帝:“善。”
就这样。
贾琛顺理成章的成为九边指挥使。
准备着手训练军队。
同时开始征兵,扩充军队,以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战争。
有不少大臣也心念着指挥使的位置,但这不比以前,所以都不敢争,很顺利就落到贾琛身上。
至于前指挥使钱硕,永康帝立马下令撤销,调任他处。
虽然钱硕是太上皇的人,但现在刚好顺势取代,太上皇也不能说什么!
“……”
之后又商讨一些细节。
全部希望都给到贾琛身上。
有大臣提出建议,建议永康帝做好最坏的打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众人听到这话,场面又安静下来。
若是贾琛战败,东胡便可长驱直入,直插神都。
届时真就动摇国本,大康的存亡恐怕也就在一念之间。
对此。
贾琛当即说道:
“诚如诸位所说,本将也可少领些士卒,留下一支足以喘息的军队与陛下。”
“如此就算本将战败,陛下还可以抵御一下,留与东山再起。”
贾琛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不过战败的可能性不大,本将有足够的自信,可以大败东胡蛮夷,以振大康之威。”
“总而言之,愿陛下信任微臣,诸位大臣相信本将,并与本将一同准备,共同歼灭敌军。”
“本将在前线作战,诸位在神都同样出力,如此拧成一股绳,则大康可兴,东胡必败矣!”
“……”
永康帝脑瓜子嗡嗡的。
贾琛的话,让他热血都燃了起来!
干,必须干!
支持,必须支持!
“朕得将军,如高祖得子房,昭烈帝得诸葛也!”
“何愁大康不兴!”
“何惧东胡蛮夷!”
“赵忠!”
“老奴在!”
“拟旨!”
“贾琛一片赤心报国,朕心甚慰,且东胡欲开战,贾爱卿请求出战歼敌,劳苦伤形,特官拜九边指挥使一职,官升一级,为正三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