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天还没亮,贾琛就起来,准备参加朝会。
古人睡得早也起得早,就是大冬天的太冷。
贾琛洗漱过后,坐着轿子来到午门外候着。
贾琛人缘不错,不少官员都会过来搭话。
毕竟是新起之宿,还是实权大官,巴结的官员不少。
一位官员说道:“贾大人,听说东胡使臣到来,带着和谈之意,不知贾大人怎么看?”
贾琛一愣,这个他还真不知道,昨天忙着府邸的事,也没有人告诉他,所以倒不知道东胡使臣到来。
贾琛想了想,正色道:“东胡狼子野心,和谈是没有诚意的,最多就是缓兵之计,把俘虏骗回去。故本官认为,不可和谈!”
不少官员点点头道:
“贾大人所言甚是,东胡蛮夷文化浅薄,哪里知道礼义廉耻,今天和谈成功,保不准明天就撕毁条约呢!”
大康有骨气的官员不少。
之前是没有办法,没有带兵之将,但现在有贾琛这个战神在,倒没有那么害怕。
所以大部分官员都是不想和谈的。
毕竟左贤王在手,优势在我啊。
但有部分官员也想到,如果不和谈,不把左贤王还回去,保不准东胡要大举进犯大康,到时候也难办啊。
贾琛不管其他人怎么想,反正他力主不和谈,无论从东胡的角度,还是自身的发展,打仗才是一劳永逸的。
很快众官员进入大殿。
参拜永康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熟悉的礼节结束后,就是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鸿胪寺卿先行出列:“臣有本要奏!”
永康帝道:“允。”
鸿胪寺卿于是说道:“昨夜东胡使团到来,臣已经安排妥当,使团由东胡单于之子哈森领队,他向臣透露和谈之意。”
永康帝自然是知道的,只是考虑到大部分官员还不知道,所以鸿胪寺卿在这里说一遍。
众官员反应不一,尤其前列的官员都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后面的官员倒是感到意外。
永康帝问道:“和谈条件说了吗?”
鸿胪寺卿于是说道:
“哈森还透露说,如果大康同意放回左贤王和俘虏,那么东胡将在五年内不再侵犯边疆!”
永康帝问:“还有吗?”
鸿胪寺卿道:“没了,就说了这个。”
永康帝笑呵呵道:“这是打算空手套白狼?”
他的意思也很清楚,不想和谈。
换在之前可能要慎重考虑,但现在有贾琛在,感觉东胡蛮夷也没那么可怕。
打就打,谁怕谁。
众官员闻言,也是一惊,永康帝居然先表态度了。
这种情况就是定基调,之后无论怎么商量,大概都不会和谈。
永康帝道:“众爱卿有什么就说什么,要谈还是要打,尽可言说。”
兵部尚书温谨恪看看内阁首辅,又看看其他大官,见没人说话,他出列道:
“陛下,臣认为和谈没有意义,东胡蛮夷毫无诚意,这和谈条件和空手套白狼没有什么区别,故臣建议,拒绝和谈。”
其他官员也纷纷出列,言东胡狼子野心,好不容易抓了那么多俘虏,以及左贤王这么厉害的人,放了可就功亏一篑!
永康帝听完,又问道:“其他人呢,什么意思,就没有主张和谈的吗?”
户部尚书倪庄敬出列道:
“臣倒认为,可以和谈。”
见众官员齐刷刷的看过来,他也不慌,继续说道:
“虽然贾将军连番胜仗,但东胡还有十几万大军,我大康目前由于各种情况,可谓积贫积弱。”
“若是不把左贤王放回去,东胡势必会大举进犯,届时恐怕难以抵御,就算抵御住也将伤亡惨重。”
“再者,我们大康讲究以和为贵,频繁战争劳民伤财……陛下,国库已无多余粮饷!”
户部尚书此话一出,不少官员跟着点头,觉得有道理,若不把左贤王放回去,东胡真的可能大军压境,到时候谁来抵挡?
他们大康,能挡得住十几万大军吗?
贾琛虽勇,但十几万大军压境,可不是之前的冬收可以比的。
但很快有官员反驳道:
“话虽如此,但东胡蛮夷这样毫无和谈的诚意,想和谈无非热脸贴冷屁股,何苦来哉?”
众官员一听,也觉得有道理。
东胡使团就给一个承诺,毛都不舍得拔一根,哪里有和谈的样子?
也就是说和谈没用,东胡蛮夷或许早有打算。
这时王子腾出列道:
“陛下,臣认为可以再探口风,告诉东胡使团这个条件不行,起码得送来一万匹战马,一万只羊,一万只牛,不然左贤王就老实待在这里。”
“若东胡要开战,我们就用左贤王威胁,胆敢进犯大康,就先宰了左贤王!”
王子腾此话一出,不少官员目瞪口呆,然后都双眼冒光!
对啊,左贤王在手,优势在他们这边啊。
对方敢动,就用左贤王的性命威胁!
贾琛也是点点头,王子腾不愧能当这么大的官,确实有两把刷子。
只是以他之见,东胡蛮夷可不会认怂。
他也希望东胡蛮夷硬气一点,直接抛弃左贤王,然后进犯大康。
当时候他加官晋爵,找准机会黄袍加身。
破落的大康,已经烂在骨子里,只能推倒重建。
“……”
众官员觉得王子腾的提议很不错,纷纷上言让永康帝试试。
永康帝也觉得可以,薅点羊毛弥补一下国库也挺不错。
主要他也担心东胡蛮夷大举进犯,到时候由于粮饷等问题,大康挡不住就完蛋了。
他这皇帝的位置就坐不稳了。
所以之前虽然硬气,但细细一想热血也慢慢降温,如果能通过和谈骗些物资过来,那也相当不错。
永康帝想了想说道:“直接让他们使团来大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