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九十八章 像个经验丰富的老头
    赵淮安喊了一声“二伯娘”,王秀华眼睛不怎么清楚,但是耳朵还是很灵的。

    听见熟悉的声音拄着棍子艰难的支起平时很难支起来的腰往这边看:“哎哟,小赵回来了,陈永平也回来了,你娘跟南星呢?燕欢呢?都没回来?”

    说着就往跟前来了。

    赵淮安把车子扎住,货架子边上坠着个篮子,里面放的东西,扎在那里他还有点不放心,依旧拿手扶着。

    “南星今天都上班了,我娘带着燕欢在城里呢。

    一路上雪都还没化完,不是太好走,所以就我带着陈永平回来。给爹上个坟,烧点纸钱,顺便看看大伯跟二伯。”

    陈永平喊了一声二伯娘,随后就在门口打转转:“陈建平呢?”

    “上山上去了,快进屋烤会儿,屋里火还在呢!”

    外面大太阳,家里连人都没有,屋里面怎么可能有火。

    虽然靠着山,柴火不要钱,但是要力气。

    不过就是客气话,懂的都懂。

    真要是冷的想烤火,他们家门上柴火还是有的。

    已经到跟前了,赵淮安干脆把篮子里放着的人情都拿出来:“南星也是忙的不行,腊月份的时候说回来看看你们呢,一直没顾得上。

    又想着到过年的时候,结果过年的时候就更忙了,一天到晚家里都见不到她人影。,昨天才消停了一点,今天又开工了,所以就只能我带着陈永平回来。”

    “哎呀,都是自家人,该回来回来,花这些钱干什么?实在太见外了一些。

    哪怕你家里东西都搬走了,这还有两家人在呢,还能没有你们的水喝,没有你们的饭吃?”

    “也没有买什么,就是个心意。”赵淮安把给他们家的东西拿出来之后看了一下他们隔壁。

    邓青云他们家的门是关着的:“大伯和大伯娘都出门了?”

    “那会儿还在呢,应该是在后面地里忙着,我喊一声。”

    “不用喊不用喊,我等一下再过来。我先回去把纸裁了,给爹把纸烧了之后再过来。”

    “也行,正事要紧。”王秀华知道他们大老远的回来肯定是为了烧纸。不然的话这么忙怎么可能耽搁一天跑回来。

    赵淮安喊了陈永平一声:“走了,先回去。”

    陈永平哦了一声,又跟王秀华打了个招呼,之后才抓着他自行车货架子从院子的另一头出去。

    两家人的路都直接修到了院子里,就连陈正生家门口的路也拉到了河坝里。只有他们家到河坝里的那条路还不通,自行车还得拎上去。

    “这条路以后就靠你了。”

    陈永平啊了一声:“我还要回来住啊?”

    “那谁知道呢,反正这是爹娘留给你的。

    以后你要是考出去了那肯定就在外面了。以后要是没出息,念书念不出来的话,找不到正式的工作那就只能回来种地,这条路不就落到你头上了。”

    赵淮安说着话人已经上了院子。

    一年时间没回来,再回来突然都有一种陌生的感觉了。

    “你放心好了,我肯定不会再回来的。

    人都是往前走的,哪还有往后退的。

    我沾我姐姐的光跑到城里去上学,到最后在城里吃不开又跑回来?那真的是那燕子梁的笑话,足够人家笑我一辈子了。”

    这点数他还是有的。

    “那就行,我也巴不得你别回来,彻底的把这个地方甩掉。”

    开了堂屋门,一股子阴凉的潮气迎面而来,那个霉味儿真的特别难闻。

    “房子还是有人住才行啊,这没人住没人气真的太难受了。”

    还好他们打算当天回来当天走,没打算在这里过夜。要在家里过夜,家里这潮的根本就没办法。

    既然回来了,前后门还有窗户都打开,透透气。

    堂屋里的桌子都发霉了,想裁个纸都不行。

    还得去打点水出来冲一下,趁着这会儿太阳大,晾一下水汽之后再用。

    家里的镰刀也锈的不像样子,还得找了磨刀石好好的磨一下。

    赵淮安趁着晾晒桌子的时候干脆的把家里的镰刀柴刀之类的都拿出来,全部都给磨了一遍。

    “这走的时候要带走,不能再放在家里了,放在家里没用。”

    又不像他们刚走的时候,地里还有庄稼要收,这会儿是什么都没有了。

    陈南星夏天的时候回来收庄稼,走的时候给忘了。

    到这会儿怕是都没能记起来。

    因为这些东西在城里那边都不用,银杏坡那边用,但那边早早的就置办的有,也不需要她另外操心。

    “你不要乱跑啊,等下我要教你裁纸,弄完之后要去坟地里了。你跑出去,等会又找不到你人。”

    “那我待在这也没啥事干啊,我就在附近转悠,你弄好了等会喊我。”

    赵淮安懒得管他了,就不能指望这孩子闲一会会儿。

    说起来也老大不小了,队上像他这么大的孩子这会儿都不可能在家里闲着的。要么去扯猪草要么去砍柴,反正就是这么些活。

    就算是上学,没开学之前也都是这样。

    溜达了一圈,都没有找到一起玩的,陈永平又跑回来。

    踩的一脚烂泥,也不知道转到哪里去了。

    赵淮安把刀磨好之后摆在门口晾着。

    桌子上的水下去的差不多了他就把纸摊开。

    燕子梁这边烧纸不需要剪成圆形的纸钱。

    而是把纸折在桌子上,用大团结一张挨着一张的印上去,有那么个意思就行了。

    顺着印过的印子裁下来。

    赵淮安带了一点酒,还有两块点心,还有两片肉。

    路虽然远,但是回来一次都做足了准备。

    炮仗就不用放了,年已经过完了,没必要那么张扬。

    但是纸钱肯定要多烧一些,香烛都得点上。

    陈永平才是那个主要的,赵淮安说白了就是个陪衬。

    顺带的拿了个锄头把坟地周围的荒草该刨的刨该耙的耙。

    天气还算好,一点风都没有,烧了一大堆纸灰在那。

    陈永平年纪不大,干这事神神叨叨的,倒像是个经验丰富的小老头子。

    一年就送这么一回纸钱,还在这里说个不停,麻烦他那死了这么多年的爹保佑家里这个保佑家人的,保佑了一圈。

    看起来挺忙碌的。

    赵淮安就算了,在边上磕了个头,烧了纸,意思到位之后找了个棍子把陈永平丢进火里面的纸钱挑起来。

    看着让火烧的干干净净都化成灰才行。

    这是来的时候赵华英再三叮咛了的。

    据说纸钱要是没有烧完的话那边的人是收不到的,就算是收到也是残缺了的,花不出去。

    真的假的就不说了,既然是叮咛了的事情,有这么个讲究,那就得注意一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