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上走就到了这边的梁顶。
站在上面视野特别的开阔,一眼看下去可以远远的看见整个县城。
“前面那里是要干什么?”
何鸿飞站在边上指着两座山梁之间那处凹进去的勉强暂且算是山谷的地方,老远看着打了好多树桩,虽然没有人,但是乱七八糟的像是在施工一样。
那算是两座山梁之间的中心点,梁顶中间最低的地方,从那里上来和到对面去都要斜着往上爬一段。
一条山涧从山梁后面,更大的山里延伸下来,然后歪歪扭扭的从那下去,一直到山梁下边。
山泉从村庄边上过去在山底下跟别处水沟里的水一起汇成了一条小河,再流进盘在县城外面的那条大河里。
“那是即将要准备施工的地方,在那里要挖一个大水塘子。”
“山上挖水塘子?”
“对,挖个大水塘。那里本来就有一个小水潭,从上面的山里淌下来的,但是不太大。
两边的灌木和树去掉了之后,到了夏天天旱的时候就干了,也没多少水。
打算在那里弄个蓄水池,把两边都刨一下。崔站长这段时间在忙着联系找挖掘机,等到秋收之后就要开始动工。两边要用炸药再给它炸一点下来,这个塘子要挖大一点。”
“这工程量不小啊!”
“确实不小,但是怎么着也比从山底下盘一条路在两个山梁之间要容易的多吧。
今年天旱,地里面的药材长势很不好,想要长期弄,抗旱防汛是必不可少的。”
不管是修路上山也好,还是把这一片地方全部都开出来种上想要的东西也好,哪一桩事情都是相当不容易的大工程。
但是做了就做了,什么事情都是要先起个头,然后一点点的做起来的。
“山上通电了?”
往上走的时候没注意,这会儿站在上面往下看,能看见半山腰和下边的木头电线杆。
“通电了,通到职工食堂那里。”
“这两座山头占地面积可不小。”
“也不算太大,但是对于我们站来说,差不多了。”
“有点期待,等到这山里彻底被你们弄好之后,会是个什么样子。”
“还能是个什么样子,满山遍野都是药材的样子。想知道啊,回头你抽时间再来呗!
反正一年一年的时时刻刻都在捣鼓,总归是有变化的,一年跟一年都不一样。
你现在有徒弟了,虽然你们年纪相差不大,但是名分在这里了。一个徒弟半个儿,这话用在你们两个身上有点不太恰当,但实际上就是如此,怎么着也算是一个亲人。
唉,对了,赵淮安是你徒弟,那燕欢就是你徒孙,你这见你的徒孙,见面礼呢?”
这个,何鸿飞真的忘记了。
他亲情缘浅,这么多年,身边有人的时间短之又短,哪想起来这些。
“等走的时候,给她包个大红包。”
说完,瞅了瞅站在另一边的赵淮安,再瞅瞅周海江,伸手把他拽过去,两个人往边上又走了一截:“我发现你这个人是不是有点不对劲啊?”
“我哪里不对劲了?”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你挺操心啊,比小赵还操心。你该不会……”
周海江微微蹙眉,听着他这话就知道他放不出来什么好屁:“打住啊,把你脑子里面好好的清理一下,一点有用的东西都不装,装的全是垃圾废料。”
何鸿飞呵呵一声:“我还没说呢,你就知道我要说什么?果然其心可诛。”
周海江嘶了一声:“我这个人吧,看人还是很准的,压根也不需要你说什么,就你那个表情你那个语气,我就知道你肠子里面憋了什么屎,要放什么屁。
我跟你讲,清清白白,那是我领导,我就一狗腿子,可不得为领导分忧解难,鞍前马后。”
何鸿飞还要再说点什么就听见赵淮安在那喊:“师父,太阳出来了,一会就热了,我们去那底下看看,然后从对面爬上去骑车先回去,免得耽误周秘书。”
何鸿飞应了一声,瞅了瞅周海江,抬脚走了。
从上面到底下看起来挺近,但是走起来可不近。那路也是蜿蜒的盘着下去的,一个大大的s型。
“这地方挺好,要是修个房子住在这里更好,用水方便,环境清幽。”
“清幽是清幽,但是有点清幽过了头。这边上这一片,一天大部分时间都照不到太阳,夏天倒是凉快了,冬天这地方不要把人冻死。”
爬到另外一个山头,再往回走的话就快多了,骑着自行车早上都不要费劲就能冲下去。
有的地方路不平的还得捏着刹车,怕直接冲下去。
周海江跟他们一起来的,但是没有一起回去,他这边有点事情要处理。
赵淮安自己骑着车带着何鸿飞在城里又转了一圈。
太阳还没大起来之前城里面还是挺热闹的。
先是刚刚天亮的时候,学生往学校跑,然后就是上下班的人。
大桥晒得老远看着白花花的。
从周边赶来卖东西的人都在这边上,热闹的很。太阳大一点了人少一点就往大桥底下阴凉处走。
就待了这么一天,第三天中午,收购站的车再一次往省城去,何鸿飞就跟着一起走了。
赵淮安约了他,请他过年的时候到这边来,他只说到跟前看吧。
这么些年他都是一个人,过年的时候虽然不开门,但是他也不一定有时间到苍溪来。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不管是什么关系,都不可能一直一路同行,一直陪到最后一刻。
与相聚相比,分离才是常态
这条难走的路一直都是一个人迈着蹒跚的步子,踽踽独行。
来了这么一下,是有不同的感觉,但是多的更是不习惯。
但是,在以后的日子,挺让人怀念的。
把人送走了,赵淮安就开始安安心心的准备自己的铺子了。
隔了一间出来给赵华英当裁缝铺子,边上差不多有两间的样子,全部打通之后还算是比较宽敞。
柜台挨着一进去左手边的墙拉了一个直角的拐子形,里面放着一些零碎的配件。
最底下是赵淮安搞修理的时候常要用到的,上面一层就摆放着各样的要出售的,不止有电器材料,还有一些机械类的工具。
往里边一点的台面上就放着一个账本,还有一把算盘。
右手边靠墙还有后墙的位置就放了架子。为了稳当一点,架子是用钢钉直接砸进墙里面的,然后再把收音机录音机磁带什么的放上去。
电视那就是最大头的了,就放在后墙对着大门的位置。
不同的尺寸每一台都放了一个。
摆放好了之后赵淮安才去架天线,接电路,调试电视。
只有把这东西画面调出来了,有人过来看的时候,才有一个现成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