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四十五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
    陈永平马不停蹄的跑进屋去写字,赵淮清把炉子门拔开烧热水,几个人都是一身麦灰和汗臭,不从头到脚的好好洗一洗根本就没法睡。

    陈南星从头到脚的冲了一遍身上才舒坦一点。

    顶着一头湿漉漉的头发靠在床边上,这才把白天拿过来的信拆开。

    这还是赵怀安写的第1封信。

    没有人告诉过他写信该怎么写。

    当然,陈南星也不在乎什么格式。

    谁规定了写信都非得那样写啊?

    虽然没写过,这不整的挺好吗?

    开头就是一句南星:

    我来这边时间也不短了,唉,已经能独立的维修好多故障了。本来想问问何师父。我要学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出师自己开店营业,结果被他抢了先,说要带我出去进货,刚好转转,见见世面。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这边都关着门,什么时候开门我也不知道,因为我还没有出过远门,不知道阳城到底在什么地方。

    据说是很远,一来一回都得不少时间。去那边要转多久我也不清楚。

    不过,我在这边跟何师父是学了很多东西,我感觉等我从阳城回来,我应该就快能回来了。

    这是要出远门,怕收购站这边的人过去找不到他,所以特意写信回来交代了一声。

    一句没有提想回家,可处处都带着想家的意思。

    学手艺这个事,陈南星只能给他指个方向,找个地方。学的怎么样,能不能自主独立,这都得看赵淮安自己了。

    因为别人也都是外行,根本不懂。

    不过,他跟那个何鸿飞去了阳城?

    何鸿飞那个铺子里的东西都是直接从阳城弄过来的吗?

    她还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据说鱼龙混杂乱的很。

    怎么个乱法她虽然没有见识过,却也能想象得到。

    毕竟,苍溪到省城这一段都不怎么太平,何况是人人皆知的乱地。

    可能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想。

    陈南星这一夜睡的实在糟糕,一晚上都在做梦。

    麦穗拉回来了,这边场地挺宽敞,晾晒也方便。

    差不多有小半个月都没下雨了,不知道还能坚挺的熬多少天,反正地腾出来就得种,种下去的种子得有潮气才行啊。

    陈南星这一季之后就再也不用种地?只是不种庄稼而已,那两个山头的药材,可都是长在地里。

    这个雨下太久见不到太阳,药材也会烂,会生虫,会生病。

    可要是一直光有太阳见不到雨,这也是一件很要命的事儿。

    但是就收回来的这点麦子来说,最近能晒上几个太阳挺好。

    除了偶尔翻一下,完全不用管。

    陈南星喊了赵淮清弄了个板车,把丢在边上的洋芋和那几口袋药材都推过去。

    洋芋暂时推到他们住的那屋,放在床底下阴暗的地方,免得烂的快。

    至于那些药材,当然就直接给老黄那边推过去。

    弄完之后她回去了一趟,给她娘汇报了一下下周的具体情况。

    顺带的把收来的菜籽用自行车给驮了过去。

    虽然不多一点,但是他们今年吃的油应该是足够了。

    收购站去年头一年养猪,没什么经验,只想着到跟前怎么给卖出去。

    她头年冬天那会儿因为事情耽搁了一下,弄完就到年根了,这个事情就没有操心,就是按部就班的在办。

    今年她琢磨着到了年底的时候这边也弄两头来杀了,收货站这边也得热热闹闹的吃一回泡汤,算是员工福利了。

    他们自己家也得留点肉。

    这边没有山的那个条件熏腊肉,但是可以风干咸肉,还可以装坛子肉。

    到那边,铺子里又有人,竟然是过来找赵华英给裁剪衣服的。

    陈南星把菜籽提到后面屋里放下,看着赵华英在忙,跟她说了一声:“我把燕欢带走了啊!”

    赵华英哎了一声,暂时中断了跟别人说话,往后面看了一眼,问她:“家里都弄好了吗?”

    “都弄好了,菜籽先给你驮了一口袋,剩下的看看他们谁过来再捎过来。”

    “你骑自行车过来的呀?那你怎么把燕欢带过去?”

    陈南星晃了晃手里的布带子:“我不可以背着她吗?”

    说完就把小崽子捆好,甩到了自己背上。

    燕欢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被背过了,印象已经不太深了,甩了一下还以为跟她玩呢,激动的不行了。

    最后就被捆住了,不能动弹了。

    “你忙你的,我先过去了。”

    陈南星说完抓着自行车就滑出去了老远。

    燕欢这会儿这个完全能到处跑了,在家里的时候后面就那么大点地方,前面的门还不敢开多了,生怕她跑出去。

    在收购站就好多了,前面后面那么大地方,根本都跑不遍用不完。

    这会儿到这边一下地就有了新发现,办公室对面一进大门右手边那儿多了东西。

    把她放下来,还没一转眼人就跑过去了。

    除了怕她蹲在麦子跟前蹲着蹲着就尿了拉了,其他没有啥不放心的。

    不过刚刚才尿过,陈南星就暂时不管她了。

    崔青有过来找她说银杏坡的事情。

    “这个天气,扯草倒是好,只要扯出来就能死,但是对药材一点都不友好啊!”

    面积太大了,灌溉对于现在来说,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虽然工程量不小,但是不得不说蓄水这个事情,也得排上计划。我们不是搞一年两年就算了,那地方已经投资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肯定得长长久久的搞下去,并且希望它越来越好。”

    崔青有眉头一跳,看着她:“你是想?”

    陈南星点点头:“在山上找个合适的位置,人工挖个塘子出来,越大越好。天气这个事情,谁也赌不赢。因为天旱减产这种事情,一年是老天的缘故,但是年年如此就是人的缘故了。

    想办法挖一个塘子,跟山涧那两条河沟连通起来,一直到山底的河流都疏通,汛期的时候蓄水,天旱的时候就放水。有困难不怕,怕的是不去解决。”

    “那可真的是个大工程,不比开荒任务量小。”山顶上那个地方,哪怕路通了,挖掘机上去也恼火的很,主要还得依靠人力。

    最重要的是,县城这边挖掘机真的很难找,凤毛麟角的稀罕东西,都是从早忙到晚用着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