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一章 憨不楞登没开窍
    人在饿肚子的时候就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能吃饱。

    等吃饱了之后想法就多了,除了饱还想吃好一点。

    这本来就是人之常情,没啥大不了的。

    就陈南星自己来说,这么努力不也是为了能吃饱喝足,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能吃好一点就不吃差一点。

    更何况陈永平才9岁。

    不管做什么总要有个目标,有个奔头才行。

    就跟他们面前的油菜一样,就还有这么一截,加快点速度割完今天就能休息了。要是前面一眼望不到头一大片,割不完不能停下来。那陈南星肯定就撂挑子不干了。谁敢强迫她那就不是割油菜了,指不定就要割人头了。

    就面前这一截割完天还没完全黑下来。

    田里面干活的人已经陆陆续续都走了,他们算是比较晚的了。

    陈南星捏了捏弯的发酸的腰起身,懒洋洋的往回走,边走边问赵华英:“明天割上头那半截田?”

    “对,明天得去割那里。趁着这几天天气好,都给割下来晒晒,能打的赶紧打。错过了好天气赶上最近下雨的话就麻烦了。

    不过也不用太着急。你不要一股劲的往前冲,干一会儿歇一会儿。要不舒服你就在家里歇着。”

    “你明天早上还是要去扯猪草吧?”

    “那肯定啊。天天早上都得去,满满一背篓猪草只够一天。”

    “那你去了就赵淮安一个人在田里,一个人一双手能割多少?

    一早上只能扯一背篓猪草,这会儿三个小猪儿子才满月不久还没到双月,最多也就是能抵上一头大猪吃的量。再过个几个月,尤其是到了秋收的时候,早晚你都得给准备猪草。”

    赵华英没有吭声,她已经在想着这两天再去镇上再卖一头了。

    留两个,一个过年,一个到年底卖。不能把所有的指望都压在母猪身上。

    母猪这东西是看运气的,说是一年可以两次,但也不一定。而且就算配上了运气不好的话,只能下一个两个。

    陈南星点到为止,走到小河沟边上的时候蹲下来把手洗了洗然后才往上面走。

    三个人回去的时候已经有点看不见了,堂屋门还是锁着的。

    “陈永平还没回来?”

    赵淮安道:“我看看去。”

    洋芋地就在后面梁上,离这边倒是不远。过去之后还没到跟前就看见一个小黑桩蹲在那里摇头晃脑跟叫魂似的:“姐啊,你咋还不来呀!我都要饿死了!你让我等到啥时候啊……”

    赵淮安觉得陈永平这娃儿真的是有点憨不愣登的没开窍:“天黑了你都不知道往回走吗?”

    “那我挖的洋芋我背不动,我走了洋芋咋弄?”

    “放在这里我们回来背不就行了?”

    “那万一被人偷了勒?回头我还得挨揍。”

    赵淮安往跟前去。

    小崽子在陈南星的恩威并施之下一下午估计都没停,刨了大半背篓洋芋,整了一大片。

    “你把地里面掏干净没有啊?”

    “保证掏干净,不信明天你来检查。没掏干净,让我明天不吃饭。”

    赵淮安背着背篓起身跟他往回走:“都到这个点了,你作业写了没有?”

    “我在学校都写完了。”

    “挺好挺好,继续保持。也就你姐能治住你,平时就没见你啥时候在学校把作业提前完成了的,下午回来在那磨磨唧唧一下午。”

    陈永平道:“还好她只是时不时回来。要天天在家我得被她整死。我在学校,下午的时候课间十分钟连尿都没出去撒。就是为了先把家庭作业做完,回来好干活。”

    赵淮安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葱油饼的吸引力就那么大?我们家今年吃肉也算是比较勤的了吧。上次你姐姐回来还煮了一次,连一个月都不到。”

    “当然大了,还是头年做了一回,香的勒。不能说了,我快饿死了,想想都想流口水了。”

    至于吃肉,肉那么好吃的东西怎么可能够啊!

    他姐姐回来好也不好。好的是一回来他们家生活水平就直线上升。不好的是一回来他就惨了,随时随地都会有危险啊!

    等两个人到家锅里的水已经烧开了,面下进锅里要不了一会儿就可以捞,再盖上一大勺洋芋丝在上面。

    家里就两个大人,一天到晚忙得跟啥一样,吃饭都是怎么简单方便怎么来,多久都没擀过面条了。

    陈永平在那里吸溜吸溜的,整的动静大的不行。

    陈南星道:“我在看见有人家有卖那种压面的机器。”

    “压面的?啥样子的?”

    “就是用木头做的。把面揉好之后塞进去,然后压下去就是面条。可以架在锅上面用,面条压下去直接在开水里面了。

    叫饸络面。

    当时没想起来,回头去看看买一个放在家里,你们吃面条的时候也方便一些,总比老是煮面疙瘩要强吧!”

    她说的这个城里不是县城还是省城。县城这边还没有弄这个东西。

    至于省城那边,据说是甘省那边的人常用的东西。用木头做的,原理倒是挺简单的。如果有那个手艺自己做也行。

    但是肯定没有人家那个精细好用。毕竟不是专业的,也没有什么经验,不如直接买更合适一些。

    一个不够得买两个,城里那边得留一个。不然赵淮清那小子上顿下顿的就只会煮苞谷糊糊白水稀饭。

    在做饭这个事情上他真的不如他七哥,完全是怎么能糊弄怎么来,一点天分都没有。

    关键陈南星要是在县城,还得跟他吃一锅。

    总不能每次都自己动手吧?

    赵淮清那种半大不小的不就是拿来磨练拿来使唤的?

    赵华英问:“那个贵不贵?”

    “不贵,主要是用起来方便,而且买一个十年八年的要用吧,挺合适的。”

    说完之后看着陈永平到底没忍住:“动静小一点。吃东西的时候,尤其是吃面的时候一根一根的往完了吃。不要跟有人抢似的,一筷子挑一大串,咬一节一节的,动静还那么大,跟吃猪食似的。”

    听了这话赵淮安下意识的看了看自己的碗。他好像也是一次性一筷子往嘴里一塞,然后呼啦一下全部吸到嘴里去。

    感觉是在说陈永平,但是好像又不止是在说陈永平。

    第二天那半截田的油菜早早的就结束了。

    赵淮安为了兑现陈南星的许诺,上午回来吃饭的时候就把面醒在那里了。

    等到田里面的活结束回来就开始忙活。

    赵华英是闲不住,回来之后歇了口气扛着锄头就去后面挖洋芋去了。

    陈南星没去,在家里给赵赵淮安烧火。

    菜园子里面有分葱,这会儿吃起来正合适。扯了一大把回来,然后掏了大半碗猪油渣出来剁碎了,在锅里小火化开,跟切碎了的葱拌在一起。

    发面发的不能太硬,软一点好擀。擀开之后把馅儿抹上去,然后再包起来重新擀一次。

    甚至还弄了点猪油出来在锅里化开,然后才把擀开的饼放进锅里。做这玩意儿烧火也是个技术活,不能太大。了,但是得满锅底都得有火。小火慢慢的烘烤,烤的里面的饼两面金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