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啥时候又进山啊
    一个下午时间花了不少钱,但是陈南星全然没放在心上。因为买的都是必须要买的东西。就算是没有赵淮清,自个儿在这边也得置办。

    也就是多了那一套被褥。要干不下去的话拆了洗洗,自己家里也能用,不会浪费一点。

    这回置办东西还有一点收收获,她知道在哪里弄不要粮票的粮食了。

    钱是有的,渠道现在也有了,以后就不用再为粮食这个事情发愁了。

    东西都弄到位了,陈南星拍了拍手:“自己收拾,我先走了。”

    “七嫂!赵淮清喊住了她。

    “怎么了?”这有吃有喝有住的,她能想到的都置办了,还有什么事情?

    “你不在收购站里面住吗?”

    “我不在这里住,我住外面。我能想到的都置办了,你自己收拾,我没时间。”

    陈南星说完就走了。

    她找的是干活的人,可不是一个什么都得自己带的小孩子。

    赵淮清在那站了半天,直到陈南星走的都没影了他才转身往回走。

    先进屋把床铺好。

    这两天过的他恍恍惚惚的,不管是吃的还是穿的或者是住的都是他早先想都不敢想的。

    看着还没用被里被面包着的棉花,他伸手小心翼翼的摸了摸,长这么大他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白这么鲜活的棉絮呢!

    崔青有过来的时候他刚刚把棉絮理整齐:“在缝被子啊!你会不会?”

    “不知道,我看人家缝过。”

    他也拿过针,就是缝补个衣裳。没缝过被子,因为家里也没有被子给他缝。

    “我给你弄?”

    “谢谢崔叔,我自己先试一试。”他不能啥都靠别人。

    最基本的自己的衣食住行都要指望别人,他咋在这边呆下去呢?

    崔青有点点头:“行,那你自己试试。我就住在隔壁,有啥需要的过来找我就行。”

    他对陈南星是真的感激,先是收购站的事情,接着又是他家里的事情,一次又一次的麻烦人家。

    不只是感激,还有些内疚。

    这是陈南星的小叔子,工作上就不说了,生活上能照顾就照顾一点,看着也不大呢,跟他家里那个小的差不多。

    等第二天陈南星过来已经一大早上了,太阳都出来了。

    过来先到后边来看了一眼,赵淮清住的那个屋里房门没锁,轻轻一推就开了,里面也没有别的东西,就一张床,床上已经收拾妥当,昨天买好的被里被面都缝上了。

    针脚长长短短,缝的倒是密实的很。

    陈南星看了一眼转身就出去了。

    赵淮清在斜对面的灶房里在煮早饭。

    灶房里面有土灶,锅是昨天才安上的,但是没有烧锅的柴火。

    炉子昨天弄过来的时候就是燃起来的,崔青有教他怎么换煤养住火。

    早上起来炉子里的火果然还燃着,茶壶里的水也是热乎乎的。

    昨天买了好些东西,面粉,大米,还有收拾好的苞谷米,豆子什么的都有。

    赵淮清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细粮从来都没这么富有过。

    米面他都没敢动,就用苞谷米熬了粥。

    没有菜没关系,有东西吃,能吃饱,对于他来说已经相当的难得来。

    陈南星提着包子过来的时候锅里的粥刚刚泛起粮食的香味儿。

    “做饭了?”

    “七嫂!”

    陈南星进去看了一眼,各处都已经收拾干净了,就连墙面都是干干净净的。

    她把包子放在水泥台子支起来的案板上:“煮的什么?”

    “苞谷米熬的稀饭。”

    “嗯,那正好,给你带来几个包子,时间不早了,吃了饭就来前边。”

    说完就走了。

    她还有别的事情忙。

    赵淮清没要多大一会儿功夫就把自己喂好了去了前边大院子里。

    崔青有不在,陈南星一个人在站长办公室。

    赵淮清很有礼貌的敲了敲门。

    “进来!”

    “七嫂,我今天干啥?”

    陈南星丢给他一本书,是她之前跟赵淮安看的第一本看图识字。

    “收购部的人要下乡,你跟他们一起,先看看别人都做些什么,都是怎么做的。这本书上图画跟字是配套的,你自己拿着看看,不认得的就问,对照图画认字知道不知道?”

    赵淮清愣了一下:“知道了。”他还能认字啊?

    陈南星越看他越觉得自己看走眼了,但是来都已经来了,先试试看吧!

    站起来带着他出去,将他交给了那个叫做夏平章的。

    “老夏,新来的,你们出去收购宣传带一带,有需要干的活先使唤着。”

    夏平章跟崔青有年纪差不多大,在收购站也呆了好些年了。早先没公转私的时候还算是个小领导,手底下有好几个人,李红娟就是其中一个。

    现在变成私有了,人走了两个,他这边缺人。

    最近几天都在陆陆续续的来人,都是交给他们收购带着的,主要就是让新来的尽快熟悉起来。

    应了一声,对着赵淮清招招手:“把秤拿上上拖拉机,我们得出发了!”

    以前安逸啊,他们哪需要天天往外面跑,底下镇上,公社,大队,都有收购点,过段时间去跑一趟就行了。

    大部分时间都是拿着工资在收购站里面喝茶聊天打瞌睡。

    现在不行了。

    钱不好挣啊!不跑不行了。

    于是赵淮清又有了新的体验,坐拖拉机——

    安顿好了赵淮清,陈南星回了办公室,继续翻崔青有早先带回来的,还有收购站里面原本的一些书籍资料。

    收购站里搞药材鉴定炮制的负责人是黄万兴,跟看大门的黄在兴还算是堂兄弟关系。

    这个小老头是城里很有名的中医,是早先收购站外聘的。

    崔青有是千方百计保证了一大堆才把人留下来。

    当然,黄万兴也不单单是冲着他才留下来的,主要还是因为陈南星。

    一个在山里能找到好东西的人身上的运到那可不是一般的好。

    能找到这样,可能就能找到那样。

    对于一个老中医来说,药材是他的命根子。

    对于做药材的收购站来说,药材也是根本。

    不止要有量,还得有品质,有好东西扬名。

    这一点上,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陈南星拿着书过去找他的时候,黄万兴第一句话就问:“南星啊,你啥时候又进山啊?”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