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46章 继位称王
    宣武四年,夏,梅月初八。

    李继义率领晋军主力,带着李国昌的灵柩离开潞州城,向着太原城而去。

    城门外,他对着卢志勤郑重说道:“卢将军,潞州城就交给你了。有任何需求都可以给本王写信,本王定会全力支持你。”

    卢志勤抱拳回道:“王爷放心,末将定会守住潞州城。只要末将还在,定不会让魏军踏进潞州城半步。”

    李继义闻言,点点头,率领大军向着西北方向而去。

    七日后,大军抵达太原城郊外。

    李继义望着远处高耸的城墙,吩咐撤掉灵柩四周的伪装,全军素缟。

    一时间,全军披麻戴孝,一片素白。

    李继义亲自站在灵车之前,带领大军走向太原城。

    城外,戴承新(晋国新任支度使)率领城中文武百官,前来迎接李国昌回朝。

    然而,随着大军出现在地平线上,所有人都愣住了。

    什么情况?

    就算大军在歇马镇败给了魏国,也不用全军素缟吧!

    很快,大家就意识到了什么。

    晋王梦了。

    这个想法一出,众人的心思就活络了起来。

    “安静!”

    耳边的窃窃私语,让戴承新眉头微皱,转身喝道。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

    待看到李继义的身影时,戴承新急忙走过去问道:“世子,这是怎么回事?”

    这时,盖吉走上前来,纠正道:“戴大人,注意你的言辞。王爷在潞州城时,当着众将的面,已经将王位传给了世子。”

    “现在,你应该称世子为王爷。”

    戴承新反应很快,当即跪下赔罪道:“先王骤然离世,微臣万分悲痛,一时慌了神智。还请王爷责罚!”

    李继义走上前去,亲自将戴承新扶起,“父王离世,本王也同样悲痛异常。戴大人有此反应,也是情理之中,何罪之有。快快请起!”

    见到李继义并没有为难自己,反而给自己一个台阶,戴承新当即说道:“多谢王爷!”

    这一声“王爷”,代表戴承新承认了李继义这个新的晋王。

    对此,李继义自然很满意。

    他表示,晋国的支度使,依然是戴承新。

    希望戴承新能够像辅佐先王一样,辅佐自己。

    对于李继义的安抚与示好,戴承新自然也投桃报李,恭敬的表示会尽心尽力,一如既往的为晋国办事,为李继义效忠。

    搞定了戴承新,李继义对着盖吉点点头。

    盖吉见状,走到众人面前,摊开李国昌的遗命大声宣读起来。

    在场的众人闻言,神色不断变化。

    有人欣喜,有人失落,有人平静,有人愤怒。

    不过,见到盖吉,戴承新,史敬思等人皆承认了李继义为新的晋王。

    他们也只能认命,纷纷跪地,向李继义行礼,“臣等参见王爷!”

    李继义满意的点点头,平静的说道:“诸位请起!”

    “多谢王爷!”

    随着这一环节,标志着李继义的王位基本稳了。

    现在,他只差最后一步,那就是登台祭天。

    李继义看到没有人带头闹事,内心松了一口气,但也有一点点失望。

    他对着郭吉摆了一个手势。

    郭吉见状,命令铁林卫解除警戒。

    同时,位于中军的康俊君收到指令后,也下达了解除警戒的命令。

    这一幕,也被太原城的官员看到了。

    他们看了一眼长长的大军,又看了看李继义,暗道:果然不愧是先王选中的继承人,真是杀伐果断啊!

    他们可以猜到,如果有人当众反对李继义,定会被李继义记在心上,事后清算。

    如果有人做出出格的事情,当场就会被李继义斩杀。

    毕竟,看大军的反应,李继义连攻城的准备都做好了。

    杀个人,也不是什么事。

    解决完太原城的这帮人后,李继义率领众人缓缓走进太原城。

    之后的这段时间,虽然出现了一些波折,但都没有动摇李继义的王位。

    守灵结束后,李继义为父亲举办了盛大的葬礼,风光大葬。

    根据李国昌的遗愿,他的葬礼是按照王爷的规格下葬,并不是一国之主。

    在这期间,李国昌的死讯快速传遍了整个天下,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李国忠得知这个消息后,内心松了一口气,却突然间感觉空落落的。

    他望着太原城的方向,久久不语。

    有大臣劝他,趁着晋国新丧,人心不稳,当立刻兴兵,直捣黄龙,一鼓作气拿下晋国。

    不过,李国忠沉思片刻后,没有同意这个建议。

    反而派出使者前往太原城吊唁。

    对此,许多人都不明白李国忠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应。

    魏国使者前往晋国吊唁,自然不会受到欢迎。

    李国忠与李国昌的恩怨,晋国所有臣民都知道。

    在他们看来,李国忠此举,就是猫哭耗子,假慈悲。

    不过,李继义依然接见了魏国使者,并下令,不许为难魏国使者。

    相比较而言,唐国的使者就受到了很好的礼遇。

    葬礼结束之后,李继义就开始为祭天做准备。

    宣武四年,夏,伏月初二。

    这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

    太原城外,立起了一座祭台。

    祭台周围,黑羽军的士兵,身着铠甲,手持武器,全副武装的保持警戒。

    在其外围,有许多百姓正在围观。

    当午时一刻的时候,铁林卫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护卫着一辆华贵的马车抵达祭台之前。

    郭吉走上前去,抱拳说道:“王爷,祭台到了。”

    “嗯!”马车中传来了李继义的声音。

    随后,李继义缓缓拉开帘子走出马车。

    只见,李继义头戴冕旒,身穿崭新的王袍,腰间配着一把宝剑。

    这身装扮,可不是大周王爷的服饰,而是一国之君的装束。

    看到李继义的这身装扮,在场众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欣喜之色。

    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王爷,时辰已到,该祭天了!”

    盖吉走过来,轻声说道。

    李继义微微颔首,单手按剑,一步一步的走上祭台。

    “上三牲!”

    随着礼官的传唱,处理好牛、羊、猪被抬上供桌。

    随后麦穗、高粱、粟子等贡品也依次摆上供桌。

    一切准备好后,李继义当即跪下,行三跪九叩大礼。

    接着,他缓缓起身,宣读祭文。

    诉说自己的王位如何得来,并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等。

    宣读完毕后,他将祭文恭敬地放入大鼎内,将其点燃。

    随着祭文燃烧,一股青烟缓缓升起。

    此时,礼官喊道:“礼成,百官叩拜!”

    盖吉等人纷纷跪地,齐声喊道:“臣等参见王上,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周围的士兵与百姓也纷纷跪地,大声呼喊:“参见王上,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