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的硝烟逐渐散去,但那股紧张的气氛依然弥漫在空中,仿佛一层厚重的阴霾,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孙传庭站在阵前,身姿挺拔如松,望着远处的建奴营地,心中思绪万千。
狂风肆意地吹起他的披风,猎猎作响。
“总督大人,这一战,我们消灭了五千多建奴骑兵。两次战斗消灭建奴骑兵接近八千人,建奴一共来了两万援兵,已经差不多被我们消灭一半了!”
王建手里拿着战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一路小跑着来向孙传庭汇报。
对于王建来说,这两次战斗绝对是大获全胜。毕竟,他们消灭的是精锐的建奴八旗骑兵,而不是那些个杂牌军队。
那可是建奴的精锐之师,能取得如此战果,怎能不让人欣喜若狂。
“嗯!不错!等战斗结束,本督必然会向朝廷,向殿下为诸位请功的。”
孙传庭接过王建递过来的战报,仔细地看了一眼,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说道。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给人一种无比的信任感。
“但是,现在建奴没有被击退,我们不可大意,骄兵必败!”
孙传庭微微皱起眉头,意味深长地说道。
他的目光深邃而凝重,仿佛能洞穿一切潜在的危机。
孙传庭用兵向来谨慎,从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每一步决策,每一次行动,都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
听到孙传庭的话,王建连忙行礼,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总督大人说得对,请大人放心,末将这就传令下去,让将士们不可疏忽,加强防备,以防建奴来攻!”
孙传庭没有再说话,而是点了点头。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似乎在思考着更为深远的战略布局。
王建领命退下,孙传庭则是盯着面前的地图,思考着下一步进攻平壤的计划。
地图上的线条和标记,在他的眼中仿佛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和一场场激烈的战斗。
孙传庭心中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多铎率领的建奴骑兵援兵,如今已经被打残了,不可能再兴风作浪。
击退多铎率领的援兵后,建奴也无力再派遣人马支援平壤。
所以,对于孙传庭来说,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拿下平壤。
然而,他也深知,平壤城防坚固,拿下它绝非易事。
但他坚信,明军有着不屈的意志和顽强的战斗力,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夜幕降临,战场上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伤者的呻吟声打破这份宁静。
那痛苦的声音,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凄惨,仿佛是生命在做最后的挣扎。
孙传庭在营帐中,借着微弱的烛光思索着下一步的战略。
烛光在他的脸上投下晃动的阴影,映照着他严肃而坚定的表情。
他的眉头紧锁,目光专注地盯着地图,手指轻轻地在上面比划着,脑海中不断地推演着各种可能的战况和应对之策。
而在另一边,多铎在营帐中大发雷霆,他像一头发狂的狮子,将能砸的东西都砸了个遍。
营帐内一片狼藉,瓷器的碎片散落一地,桌椅也被掀翻。
将领们都低着头,不敢吭声,大气都不敢出,生怕一不小心就惹恼了这位愤怒至极的将军。
多铎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但是却又无能为力。
这种滋味非常的憋屈,非常的难受。他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呼吸急促而沉重。
多铎火发了差不多之后,大声喝问:“伤亡统计出来了么?”
他的声音嘶哑而疲惫,却依然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
听到多铎的话后,站在一旁的副将,这才哆哆嗦嗦的开口说道:“回禀大将军,此战我军阵亡四千二百人,伤一千五百余人,加上昨天之伤亡,我军近一半人马失去战斗力!”
副将说完连忙低下头,额头上冷汗直冒。
他知道
“什么!什么!这怎么可能!”
多铎愤怒的咆哮声在营帐中回荡,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充满了血丝。
他的双手紧紧地握成拳头,身体因为愤怒而颤抖着。
死伤一万精锐的八旗骑兵,得到的结果竟然是连明军的防线都没有突破!
这对于多铎来说,是一个无法接受的耻辱。
他曾经自信满满地率领着这支精锐之师,以为能够轻易地击败明军,却没想到遭遇了如此惨重的失败。
多铎无力地坐了下来,眼神变得空洞而迷茫。
眼睛里除了满是不可置信之外,还有一丝丝的凄凉。
他仿佛一瞬间苍老了许多,曾经的威风和自信消失殆尽。
“难道,天要亡我大清?”
多铎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奈。
此时的营帐内,一片死寂。
将领们都沉默不语,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多铎,也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过了许久,多铎抬起头,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将领们。
“你们都说说看,
多铎没有了最初的锐气和冲劲,声音中多了些许沧桑,透着无力感。
此时的多铎已经明白,他们是不可能突破明军的防线,进入平壤和洛托的人马汇合的。
这意味着,平壤在不久的将来也将会彻底陷落。
多铎有些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但是又不得不接受。
“大将军,我们撤退吧!如今这样的局势,再战斗下去,我们恐怕…恐怕会全军覆灭!”
多铎的一个副将出声说道,声音中带着恐惧。
因为,他很清楚多铎的脾气。
这个时候提出撤退,说不好就会成为多铎怒火的宣泄对象。
但是,纵使这样,副将还是勇敢的站出来了,因为他要为剩下的万余八旗族人考虑。
多铎狠狠地瞪了副将一眼,那眼神仿佛要将副将生吞活剥一般。
但片刻之后,他的目光又黯淡了下去,并未发作。
“撤退?我们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去,如何向睿亲王交代?”
多铎的声音低沉而沙哑,语气中充满了自嘲。
“大将军,末将以为,明军士气正盛,且防线坚固,我们强攻无益。
不如先撤回,与睿亲王大军会合,再做打算。”
又有一名将领说道。
多铎长叹一口气,终于缓缓开口:“罢了,罢了。传本将命令,收拾营帐,向熙川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