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南山后,陶渊明也没再继续睡,带着小儿子收拾东西。
贾听玉和马少爷在山腰上眺望,贾听玉主要是在看这山的利用率,开春要有新的准备。
陶渊明的大儿子和温起把马车的车厢卸下来,放在路边的茶水铺子处,他们带着马继续上山。
比起之前的草盛豆苗稀,这附近的山地已经重新打理过,那些杂草几乎都见不到,豆子应该也收回去了。
还没有到柴门前,院子里的阿端就见到他们回来了。
“娘,爹回来了,爹他们回来了!”
翟氏拿着个勺子从灶房里出来,“那赶紧开门呐。”
“四哥!”阿通见到自家哥哥自然觉得亲近,他和大哥还是第一次离家这么久。
“爹,你们回来了”,他见陶渊明身后还有人赶紧把马文才和贾听玉迎进屋。
“天太冷了,大家先回屋烤火。”
最近他与二哥,三哥与母亲收割剩下的豆子,今日才将将收完。
家里实在冷,也就在屋子里留了炭火塘。
马文才还是第一次见到在屋子的泥地上挖个坑做火盆的。
不过也确实不错,房梁上吊着一根绳子,绳子上结了个钩子,瓦罐挂在上面烧水。
阿宣拿了两条长凳过来招呼客人坐下。
一家人围着火塘,翟氏带着阿雍过来给大家倒水喝。
阿雍和阿端是双胞胎,排第三第四。
阿通见母亲又要准备膳食,赶紧说他们已经在路上吃过了。
不过翟氏没听小儿子的话,又准备了醪糟鸡蛋送过去。
温起倒是喜欢,一口气就吃了两个。
贾听玉和马文才吃了一个。
翟氏过来后,贾听玉才有时间与她说起山地的事。
又去看了最近的甘薯苗。
“前几日,我与阿宣收了一箩筐这甘薯,味道很好,煮或者烤,家里的小子都喜欢吃。”
翟氏寻思着开春准备种的问题。
种她是留好了。
只是最初这一批有些不同,施肥力度大,所以已经收成,至于剩下那些还在土里,等着继续发芽。
贾听玉看过之后,又记载了一组数据。
马少爷和温起去山里捕猎了。
如今山林里大多树木都已经落叶,地面的枯枝烂叶里有不少小家伙。
马少爷还在其中发现了一窝冬眠的雪兔。
这皮毛他就想着给贾听玉做双兔皮靴。
温起按照他的要求剥皮,带着兔子找翟氏帮忙,今晚就是炖兔子。
王蓝田那日被遣送回家,王都尉不想这样丢人的事弄得大家都知道,直接在半路上就让人会老家。
临近年关,王蓝田还住在乡下的院子里。
若是让他那位庶弟得了机会,他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只是现在也鞭长莫及。
杭州太守府,马太守一直没有等到儿子的音信,最终还是排管家前往书院看看,这都要过年了,也是该让孩子们归家了。
只是马管家到书院时,陈夫子直言学子不在学院,都归家了。
……
贾听玉也听陶渊明抱怨过,儿子不成器。
她现在看着五个孩子,大儿子马上十八了,这几月在书院倒是任劳任怨。
小阿通是个聪明的,只是不爱学。
这二儿子阿宣,贾听玉暂时还不知他擅长何事。
一门五个儿子,到时候翟氏这山头做起来,也需要有人记录。
双胞胎跟着陶渊明学过一些,不过也不多,资质平平。
【备注:今天请假一天,明天按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