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546章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
“好冷好冷好冷!”
“快點, 一會兒給你落下了!”
“我們是走路過去嗎?”
“怎麽可能,走一溜掉一路嗎?大巴車這裏!”
“丢不了,就咱們最紅。”
白靴子紅大衣, 這套開幕式的衣服飽和度特別高,紅燦燦的。
跟過年挂的紅燈籠沒兩樣。
沐修竹:“雪容融是不是就這個紅?”
冬奧會吉祥物是冰墩墩, 冬殘奧會吉祥物是雪容融。
後者的形象也來自燈籠。
安凝思拽了他一把:“別哪個紅了, 你走路咋這麽墜呢?快點了吧!”
沐修竹小跑兩步跟上:“我也想穿紅色, 我不能穿嗎?好嘞好嘞, 圍巾怼我眼了!看不清路了!”
女生的衣服是紅大衣, 男生的是偏燕麥色的白,而且後者可以選擇紅帽子或者同款顏色的呢料帽子。
沐修竹嘟囔着:“我喜歡紅色,我也想穿紅的。”
旁邊還有人在拒絕:“我不樂意戴圍巾, 甕着脖子難受得慌。”
“那你就挂脖子上, 別系了呗。”
“也行, 你給我看看, 我得把字兒露出來。”
紅色圍巾上有着金色的“中國”字樣。
開幕式晚上八點準時開始, 相關人等要提前做好準備。
運動員入場式是一個關鍵環節,所以各國奧運代表團需要按照工作人員的安排,與相對應的引導員一一對接, 靜待流程的到來。
沐修竹拿着手持運動相機在拍:“看看, 好多人!前前後後都是人, 我們在這裏等入場!哥我有點餓了,有吃的嗎?”
隔壁伸出來一只手:“拿了根香蕉, 吃嗎?”
沐修竹:“吃!”
集體活動就是有這點不好, 哪怕集合時間說好了, 也總會因為人數的增加導致等候的混亂程度提高。
人越多,現場越亂, 集合得越晚。
“我就說不能來這麽早。”
“廢話,你晚他也晚,幹脆別參加入場了。”
旁邊還有人吐槽的。
慕清晖遞來了一個牛肉幹:“給你。”
沐修竹:“謝謝救命恩人!”
慕清晖被他的誇張語氣和動作逗笑了:“過分了過分了,不敢當。”
沐修竹:“真餓得不行了,看比賽都沒帶吃的,拿錯包了。”
而且現場太多鏡頭,觀衆席上也三三兩兩都是人,全拿着手機在拍,保不齊什麽時候就拍到了自己的醜照。
這種環境裏吃東西,沐修竹覺得自己會被挂在互聯網上三天三夜。
到時候就是:
“沐修竹他後悔了嗎?”
“不,他已經吃胖到連男單比賽都不能參加了。”
沐修竹:對網友們的嘴毒刻薄有着深刻的經驗。
桑瑩:“瀾神不知道在做什麽,也跟我們一起等嗎?”
沐修竹點頭:“是的,而且她肯定比我們緊張。”
主火炬手哎,點亮這次冬奧會火種的關鍵人物!
當然,其他的火炬手也很重要!
關于冬奧會點亮主火炬的儀式,這是每屆奧運會的最後環節,也是核心之一。
就冬奧會而言,它的第一屆在1924年,但實際上這只是一場法國舉辦的“冬季奧運周”賽事,兩年後國際奧委會才将其更名為第一屆冬奧會。
花滑在1908年就參加過奧運會了,只不過那是第四屆夏奧會。
冬季項目的賽事發展要比夏季項目賽事略晚。
直到第六屆于挪威舉辦的奧斯陸冬奧會,才正式有了點火儀式。
北京,唯一的雙奧之城,2008年的開幕式令世界為之贊嘆,是公認的五大開幕式之一。
今年的開幕式以及其點火方式,更是讓人期待滿滿。
14年前韓國媒體趁着二次彩排調試機器之時拍攝了畫面,在開幕式當天還偷跑洩密了開幕式信息,是奧運史上第一次,非常之不要臉。
之後該電視臺的人專程去道歉,但也無法彌補北奧的損失。
今年在韓國的轉播權,尤其是當年涉及此事的SBS電視臺,被嚴防死守。
開幕式彩排時也對媒體進行了遠比2008年嚴格的保密措施,被記黑名單的,此次是重中之重。
2022年的北奧不再是2008年的北奧,今年,沒有哪個國家像當初那樣,膽敢欺負這片土地。
·
開幕式之前,有一個暖場環節。
“中央廣播電視臺。”
“中央廣播電視臺。”
直播也自這一刻開始。
【居然不是倒計時嗎】
【好可愛的小朋友們】
【有點像春晚】
【hhhh寬窄巷子】
除了主會場也就是鳥巢之外,上海外灘、成都街頭巷尾、江蘇南京等地,都有分會場的表演。
在直播時也按照預定安排切換了鏡頭。
哈爾濱分會場還有冰上的隊列表演,張家口有紅紅火火的舞獅。
這段時間不短,有24首歌的片段輪轉,從民歌到流行熱歌,端的是一個老少鹹宜。
嘉賓和觀衆接連入場之後,主席臺上的衆人向觀衆揮手致意。
随後,20時整,以中國傳統歷法為設計的二十四節氣倒計時,在數字變換中,于全場觀衆的呼喊裏倒數到了1。
2022年北京冬奧會,是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文化自信在此時,初初展現。
【上下五千年,你要什麽我們都能找到】
【今天也剛好立春哎,時間正好】
【春雷響,萬物長】
【好美的節氣】
【24這個數字真好聽】
觀看直播的人越來越多,相關的彈幕評論以及SNS的話題讨論也越來越多。
倒計時結束的一霎,鳥巢,也就是國家體育館上空,焰火乍然顯現,是金色的“立春”“SPRING”字樣。
而開幕式的第一個節目,便是由393位表演者手持9.5米長的發光杆,所演出的《立春》。
春暖花開,蒲公英吹散了種子,萬物複蘇。
國旗入場,100多名的代表者們手手相傳,随後,現場升起了中國國旗。
許多人哪怕只是在電腦、手機跟前,也依然紅了眼眶。
這一幕,心跳強烈,胸中有着難以按耐的激動。
奧運五環在冰立方中破冰而出,“破冰”二字,寓意深刻。
【今年的核心好像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主題口號是“一起向未來”!】
【跟08北奧一脈相承】
【08的口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記得可清楚了】
【今年在更快更高更強後面加了一個更團結】
去年,2021年7月份的國際奧委會會議上,将3月提出的把奧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團結”正式通過。
今年的冬奧會,也是第一次更新後的“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
五環破冰之後,就到了各國代表團的入場環節。
第一個,希臘。
【老熟人了】
【嘿,又來罰站啦】
【今年不罰了,入場後直接到座位,可以坐着等的】
希臘是奧林匹克的發源地,所以不管夏奧冬奧哪一屆,都是第一個入場的。
【引導員的小姐姐好好看】
【這個牌牌,雪花真美啊,但舉着胳膊不難受嗎】
引導員頭戴白底藍花虎頭帽,穿着白底藍色花紋的連衣裙樣式的羽絨服,與地面的“一塊冰”相得益彰。
手中高舉專屬各個代表團的“雪花”,由于沒有豎杆,只能盡力伸直了胳膊。
看着就很累,手臂舉高了以後氣血不暢會難受。
如果不是口罩的遮擋,大家可以看見笑容;
但哪怕有口罩,也能見到那滿是自豪的笑眼。
北京冬奧會有91個代表團參加,其中,下一屆米蘭冬奧會的東道主意大利代表團,以及本屆冬奧會的東道主,會在最後入場。
這三個國家之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代表團,是以漢字筆畫排的先後次序。
【很應該,來我們的地盤就按照我們的文化】
【終于不是abcd排序了】
與平昌冬奧會相比,北京冬奧會現代冬季兩項、滑雪各項、冰上運動、無舵雪橇等項目的名額進行了縮減,而冰球項目新增了兩支女子參賽隊伍,冰壺項目也增加了4人名額。
這次的參賽名額總數一共減少了41人。
但與此同時,這也是迄今為止參賽運動員的男女比例最為平衡的一屆冬奧會——女性運動員占比45.44%。
奧運會的男女比例逐漸趨于平衡,這是一個好消息!
畢竟,世界首屆的1896雅典奧運會,女性被完全排除在外。
1996年,國際奧委會才修訂了《奧林匹克憲章》,首次明确其在促進女性參與體育運動方面的責任。[1]
而這兩個年份的間隔,是100年。
女性參與體育運動,得以在奧運會上比賽,有什麽用呢?
誰沒聽過“女生不能做這個”、“女的跑不快”、“女的鍛煉沒有用”?
誰又沒被奚落“現在男女已經很平等了”、“放在以前你都不能上桌跟我說話”、“女的就是事兒多”……
刻板印象累累。
它很有用,因為這是女性出現在世界面前的盛會,是一場可以讓其發聲、樹立強大女性形象的極佳場合。
女性是自強自立的。
它可以提升女性的自主意識,培養其不怕困難的韌性,也能消除自古以來全世界皆有的關于女性的負面刻板印象,激勵女性多多參與體育事業。
這些都有利于推動性別平等、婦女賦權。
所以,人們記得2012年倫敦奧運會裏女性運動員比例達到了44%,這也是第一場女性運動員參與了所有奧運項目的比賽。
在北京冬奧籌備期間,北京奧組委發布了《促進性別平等承諾》。
是北京奧組委與國際奧委會的共同努力,對第24屆冬奧的參賽項目進行調整,才促使了本次冬奧會男女性別比例的趨近平等。
盡管這次尚未達到50%,但相信終有一日,可以的。
人們關注到了參賽者的性別比,奧組委所做的卻不僅僅是這些。
還有工作崗位的平等權益,基層與領導崗位的工作人員性別平等,等等。
直播中,大家看着奧運健兒們入場,激動的同時,還在點餐。
【這個國家的衣服好看,記一下,回頭去買】
【土耳其踏着土耳其進行曲入場,hhh】
【看着好像小企鵝,衣服太萌了吧】
【一場購物宣傳活動】
點的是奧運代表團的衣服,每家的都不一樣,各有贊助商。
這些衣服大多可以在所屬品牌的商店裏購買,一次性看91種,還是國家采購,應該有保障的吧?
【哇這個旗手好帥!】
【怎麽還有扛起來的?】
【花滑混雙的吧】
【謝謝但那叫雙人,我們不叫混雙】
【也可能是冰舞,所以混雙沒錯】
【QAQ】
是女生被男生扛起來走的入場,觀衆們不認識誰是誰,所以就亂猜。
花滑喜提混雙項目。
不過,能知道一個花滑很不錯了,普通人也就四年看一次,連有啥項目都是臨時翻的營銷號。
【溜冰圓舞曲,好可愛的音樂】
【小步舞曲哎,旁邊的志願者也在做小天鵝的姿勢】
【萌翻了】
音樂是代表團提供的,所以每家都不一樣,也有普通人耳熟能詳的。
【啊啊啊到我們了!】
【好漂亮的紅色】
【好多人啊】
是由紅白兩色構成,女性身着紅色走在前面,男性穿着白色走在後面。
【朱棣你為什麽讓你珈哥扛起來了】
【花滑x短道的聯姻,就是對象錯了】
【領隊居然沒打他嗎】
【我們冰舞沒扛起啊?】
【也不好扛吧,女生穿紅色男生穿白色,那樣就混在一起了】
【卞玄你也被短道扛起來了啊,這位小哥哥我不認識】
【是疆域,我們魚是大道的】
【姜預,原名是這個,你們花滑怎麽老欺負別人,指指點點】
沐修竹在入場前還問呢:“彤姐不要你啦!”
鄢珈躍:“= =。”
死孩子。
中國代表團的人數真的很多,是我們歷史上參賽規模最大的一屆。
不僅僅是它在北京舉辦,還因為很多項目,我們都取得了新的進步——7個大項、15個分項的全項目參賽,共有194個參賽資格。
歷史之最。
以前無法達标的滑雪類項目,這次也拿到了首次的參賽席位。
無怪本次冬奧會裏,大家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這屆真的文化自信了】
【不知道點火儀式是什麽樣子的!】
【那要等到最後了】
【節目也肯定好看,2008那麽精彩,2022我不信會弱到哪裏去】
【這個AI捕捉真的好強……】
當運動員入場結束,引導員們手持的代表團雪花引導牌被彙聚在一起。
一條條橄榄枝将小雪花抓緊,編成了一片大雪花。
地上的“一塊冰”投影換成了地球的模樣。
【各國代表團構成的大雪花,浪漫至極】
【雞皮疙瘩都要起來了】
【怪不得不給個杆子撐着,硬是讓人手持,原來是要拼在一起】
大雪花形成了雪花臺,與後方半空的五環交相輝映。
直播裏切換成了冬奧會宣傳片,這裏是無數個運動員、現實生活的剪輯。
【瀾神!!!平昌冬奧的瀾神!】
【小白好久不見!】
【小沐你也在!】
【花滑er過多】
【共同強大】
滑雪的運動員也很多,只是,花滑的冰迷太多了,人數取勝,彈幕重合率也過高,讓來看熱鬧的路人們第一時間知道了這幾個名字。
入場之後是致辭,祝福比賽順利進行。
再之後是主席宣布2022北京冬季奧運會開幕。
璀璨的焰火騰空而起,“迎客松”圖案歡迎着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
【到升會旗了!】
【彤姐!!!!!】
【彤姐居然是旗手???藏這麽深都不說的嗎?】
【我以為2日那天當場外火炬傳遞第一棒就已經是她在冬奧的唯一露面了】
【啊啊啊啊爽死了粉cxt爽死了啊啊啊】
【我擔上冬奧了還是奧運會會旗執旗手之一,你擔呢】
【hhh我每次在這個時候看見彤姐的粉黑大戰都覺得好有病啊】
【其實我以為會是主會場的火炬手傳遞……旗手也可以吧挺好的】
除了最初的升國旗以外,還有一次會旗會歌的升旗儀式。
沐修竹說“彤姐不要你啦”,是因為褚曉彤被官方征召,來當旗手了。
六人皆為退役運動員,褚曉彤之外的花滑運動員還有虞悟,另外四人分別來自短道、滑雪、大道。
鄢珈躍在觀衆席上,扯着脖子在看,掏出手機拉近距離,開始美美地拍攝褚曉彤。
他歪頭去看那邊的沐修竹:“喲,瞧見了嗎?”
沐修竹:“……”
不止沐修竹瞧見了,隊友們第一時間給鄢珈躍腦袋來了個重擊。
“就你有老婆你厲害!”
“顯擺啥呢!我嫉妒你不知道啊?”
鄢珈躍:“???”
不是,太狠了吧這也?
直播間裏,對六個人的三國語言介紹中,來到了褚曉彤的——
“褚曉彤,2018年冬奧會花樣滑冰團體賽冠軍、女單銀牌獲得者。”
【都是冠軍】
【銀牌獲得者這個title有點弱】
【你強你上】
【團賽冠也是ogg】
【為什麽白姐不在?她也ogg啊】
【猜個大的,她是不是在火炬手?】
【彤姐是真的美啊,六人裏她第一美】
奧林匹克頌歌響起,會旗冉冉升起。
旗手不戴口罩,鄢珈躍一幀都不想漏,鏡頭對準褚曉彤拍到了她離開。
再一次宣傳片後,是和平鴿展示環節。
童聲合唱的《雪花》,可謂本次冬奧會動人之最。
大雪花在歌聲中升起,和平鴿舞動,最後彙集在了雪花臺的四周,形成了一個明亮的心。
“女士們,先生們,歡迎奧林匹克火炬入場!”
【主火炬臺呢?】
【哪裏哪裏?我以為剛才拉了鳥巢遠景是打算把當年那個大火炬給點了,居然沒有】
【你這個思路也不是不行】
【所以這次的火炬臺在哪兒?】
主火炬臺就在場中,那一枚由無數個代表團雪花引導牌編織而成的大雪花。
“舒傲白,2018年冬奧會花樣滑冰團體賽和雙人項目金牌、2014年冬奧會花樣滑冰雙人項目銀牌獲得者。”
【沒想到吧我們小白兩金一銀!】
【花滑團體賽真的來了好幾枚金牌】
【2018花滑團體最大贏家】
【奧運雙金小白!】
“孟曉興,榮獲兩枚……”
“葉田然,……”
“……”
“謝今歌,榮獲三枚冬奧會短道速滑金牌,現任短道速滑國家隊主教練。”
【歌兒——】
【是我們主教練!!!】
【我就說怎麽之前沒見,原來是來這裏當第五棒了!】
謝今歌是短道內鬥的受害者,也是現在整饬這個項目的負責人。
她進了冰協,即将成為冰協主席。
花樣滑冰、冰壺、冰球等與冰協分家之後,後者的資源就全部傾斜給了短道和大道,其實早先分家的原因也是後者的成績更好,其他項目撈不着什麽。
對外的措辭都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冰協的老班子就全給了短道大道。
這也導致花滑協會很方便張簡方拾掇,而大個子冰協是這幾年才真正能動手的,裏面塞了不少養老的人。
謝今歌若是接過擔子,後續壓力也不小。
但有挑戰才有機遇,龜縮不前不是她的性格。
【我知道她!短道這兩天小組賽裏她喊的聲音好大啊】
【洪亮的嗓門,指點的好利索】
【教練直播裏她人氣最高了】
直播鏡頭除了對着那塊冰的,還有在這兩個賽季試驗良好的教練席位,特別是短道比賽時候教練們激動不已咋咋呼呼,看點頗多。
謝今歌一下子就被人注意到了,跑來冬奧官網小直播間裏瞧她的人數不斷增長,還上了個#短道教練#的熱搜。
于她本人而言,這些不算什麽,也不放在心上。
此時,謝今歌腳步沉穩,将火炬緊緊地抓在手中。
她遺憾過短道要争奪首金,所以入場式沒辦法參加,也不曾當過旗手。
冬奧确定要在北京舉辦那日,謝今歌的歡呼不比旁人弱了多少。
那時候她幻想過,我能不能參加?
如果不是運動員的身份,那麽,可不可以是火炬手?
她應當在這裏。
她就是要在這裏。
冬季項目歷史上的天才,短道的霸主,被迫早早傷病退役的女王,第一個中國冬季項目三冠王。
她值得傳遞火炬。
【叢瀾!!!】
【瀾神我就知道是你!】
【介紹一下,這是我們花滑GOAT,女單世一,奧運三金,蟬聯花滑女單兩屆冬奧會,即将開始第三屆,比賽至今從未下過領獎臺,最次也是唯一一次成績是銀牌,48次世界紀錄,5次奧運紀錄,女單奧運紀錄保持者,唯一的全四周跳之神】
【title過長我有點暈字】
【yyds】
【這個縮寫終于用對了一次】
【每次看見這一串我都覺得好爽啊】
【她好美啊你們花滑er都這麽美的嗎】
謝今歌微微傾斜火炬,将火種傳遞給叢瀾。
“叢瀾,榮獲三枚冬奧會金牌,蟬聯兩屆冬奧會花樣滑冰女單冠軍。”
很簡單的一句簡介,但分量極重。
【太樸素了,多說兩句也是可以的】
【彈幕刷得好多啊,她粉絲這麽多嗎】
【能壓過網球的mvp,你覺得她一個人能帶動多少商業價值】
【花滑之神,真的,你們過幾天就能見識到她的恐怖】
【真羨慕你們這些即将入坑藍莓的人,有好多她的物料可以啃了】
【所以火炬臺在哪裏?】
還有不少人依照慣性去找那個偌大的主火炬臺,因為按照傳統,它就是那麽大。
然而不是。
叢瀾慢跑到了那顆亮起來的“心”裏,在她進入後,昏暗的燈光下,“心”慢慢合攏,将她與那片斜着架起來的雪花臺圍在中心。
叢瀾站上了中間那塊升降臺。
她笑着與所有人揮手。
随後,她緩緩地擎着火炬,被擡高到了雪花中間的孔位。
萬衆矚目之下,火炬被放在了雪花中心。
升降臺落下的同時,雪花被威亞鋼索拉起,留在其上的火炬與之一起淩空起舞。
沒有點燃的動作,也不曾有巨大的火炬臺被一瞬燃起。
在《雪花》的歌聲與舞蹈中,簡單,但震撼。
火炬在世界各個代表團的小雪花之中燃燒着,燃燒着。
微光照亮着世界。
而對于所有中國人來講,這還有一層無法忘卻的回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每個火炬都是主火炬,從場外到場內,從第一棒到最後一棒。
它在空中燃燒不息,在五環的焰火之下,宣告着2022北京冬奧會的開始。
叢瀾已經彙聚在了表演者之中,她的身影在百人隊伍裏無法找見,但誰都可以想象得到,她一定無比的歡樂。
“開幕式到此結束,祝大家新春快樂,萬事如意。”[2]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