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21章 十四冬結束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521章 十四冬結束

    叢瀾跳出4F的時候, 外網上很多人在看這個直播。

    還有人開了直播間,跟人連麥,與大家一起看十四冬的叢瀾。

    就像是很早以前國內不轉播花滑的國際賽, 為了能夠看到直播,一些人就會努力去尋找播放比賽的電視頻道, 在網上直播這個畫面, 或者是發鏈接分享給國內的大家。

    區別在于, 以前找得很麻煩, 現在要看什麽都很容易找到。

    十四冬頁面做得漂亮, 依托央視頻,首頁專業導航,分門別類的, 讓人一眼就能看到自己想找的東西。

    歐體的Noah在跟人連麥, 是與他關系不錯的一個女單, 叫做Jade Garcia, 去年歐錦賽拿了第七, 法國人。

    Noah在瘋狂誇贊叢瀾兩分鐘之後,他以一種按捺不住的激動情緒,采訪了Jade Garcia。

    Noah:“我很想知道, 在你們女單運動員看來, 叢瀾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她的全能, 會給你帶來不好的壓力嗎?”

    Jade Garcia的聲音泉水一般清冽,她回道:“不會。我們同樣喜愛她、崇拜她, 有無數人每天訓練的動力就是超越她。叢瀾是一個引導者, 她讓我們看到了女性運動員奔跑起來的模樣, 六種四周跳,沒有人做到過, 但她做到了。”

    Noah:“可她拿到了所有的金牌。”

    Jade Garcia:“是啊,可她也帶來了四周跳盛世。我們所有人都在追趕她的步伐,在不知不覺間,也已經遠遠超過了原本的我們。”

    Noah:“你沒有嫉妒過她嗎?”

    Jade Garcia:“嫉妒?當然有,但我覺得并不是負面的。相比嫉妒,妄想可能更适合作為形容詞。”

    Noah好奇:“為什麽是妄想?”

    Jade Garcia:“想要成為她這樣的人,卻又限于己身無法成為,不就是妄想嗎?”

    嫉妒嗎?嫉妒過,但不會陷到這種情緒裏。

    正是因為知道自己的天賦上限,明白自己與叢瀾的差距,所以才會拼命地去縮短這些距離,又清醒地認知到自己永遠不可能抵達叢瀾的高度。

    Noah:“有些殘酷。”

    Jade Garcia:“我不覺得殘酷,人能追逐目标的時候突破自己的桎梏,這當然值得慶祝。”

    沒有人能想到,2020年的現在,女單居然不是圍着三周跳打轉,大家在研究的是如何跳出更好更标準的四周跳。

    這原本只是男單的“責任”。

    Jade Garcia:“男性會為個人的成功加冕,而後幻化為男性群體的集體性成功,你可以替換成一個男單此時掌握了所有的四周跳,幻想一下,你是什麽感受?”

    Noah當真去想了:“我會覺得我們男人果然可以!”

    Jade Garcia:“那為什麽有人會覺得,我們女人就會嫉妒到不行呢?”

    她看到了飙升的搜索量,還見到了許多在那裏幸災樂禍嘲笑女單再無翻身之地的發言。

    可笑。

    叢瀾不是女性嗎?

    Jade Garcia:“這本就是一場,值得普天同慶的勝利。”

    #LAN 4F#這只是你自己的想法,其他女單不這樣

    #LAN 4F#你咬碎牙齒往肚子裏咽的模樣真醜

    #LAN 4F#虛僞

    #LAN 4F#你們本就善妒

    Jade Garcia看着不斷湧出新內容的評論區,皺着眉頭往下滑動。

    她不知道為什麽突然多了這樣不友善的大量評論,也不清楚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麽。

    但Jade Garcia明白,這些人在刻意激怒她。

    Noah也看到了,并且他教會了她一句話:“很好用的,燕雀安知鴻鹄之志哉。”

    Jade Garcia:“什麽意思?”

    他說的是中文。

    Noah與她解釋,Jade Garcia很快就學到了這句話。

    她同時發到了自己的賬號裏。

    随後沒多久,Jade Garcia就發現有許多女單運動員都來發聲了。

    她們在說,能夠看到叢瀾的六個四周跳,我為她驕傲,我為花滑女單驕傲,我為所有運動員驕傲!

    誰在攪弄渾水,誰又在試圖激起矛盾,有些人看得分明,有些人并未察覺。

    但不妨礙她們說話。

    ·

    叢瀾順利拿下十分,A隊成為了團體賽第一。

    【原來她離第二還是很遠】

    【我現在相信LL身上有冠軍玄學了】

    【這都打不過那是真的不行了】

    瘸腿一個小項都沒落後,這麽大的劣勢居然毫無影響,叢瀾命裏帶金,這個刻板印象再次被加深。

    賽後去選手通道那裏的直播鏡頭前,叢瀾看着被投放到屏幕上的側邊評論區,站着跟大家聊了一會兒。

    沒有近距離接觸的記者,這個環節就當是混采了。

    “好看嗎?”叢瀾微微眯了眯眼睛,她眼前有點發懵,太累了,“好看就行。”

    她說的是節目,但大家還帶上了“你也好看”。

    叢瀾是随後看着翻滾的評論,才反應過來一語雙關的。

    “六種四周跳應該沒辦法編到一個自由滑裏,因為框架限制得比較死。你們如果想看的話,等回頭能開冰演了我排個新節目看看能不能行。”

    【wow——】

    【真的嗎!我信了!】

    【拉鈎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叢瀾伸出小拇指:“好,拉鈎。”

    不沖着GOE去跳的話,六個四周跳勉強能行,時間拉長就可以了。

    現有的規則并不适合放這麽多高難度跳躍進去。

    叢瀾:“我教練是樂開花了,都是,我一擡頭全是大白牙。”

    能出難度不僅依靠了于謹,還有許多體能教練、營養師、專項教練等等,幾十人的團隊才練出了叢瀾的現在。

    靠她自己,靠于謹茱迪,單單這麽三人是不可能的。

    所以此時看到她終于把4F拿到臺面,大家都很興奮。

    一路上全是一副“你怎麽知道我叢瀾全四周跳啦”的眼睛——因為戴口罩看不見全臉。

    叢瀾說的看見了大牙,只是誇張。

    但如果把口罩摘下,肯定會見到就是了。

    “會在現場看到的,沒關系,大家好好防疫,等以後有機會了。”叢瀾安撫着在哭嚎的冰迷們。

    【冬奧一定要開票開現場啊啊】

    【求求了給個機會】

    【我可以無視感染只求給個機會】

    對疫情的反感程度又加深了一層,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這病症背後的陰謀論,讓無數人想掐死源頭。

    煩得要死,我那本該多姿多彩的生活。

    叢瀾對着鏡頭伸手,假裝在摸摸大家的腦袋:“不生氣哈,後面還有比賽,後臺見哦!”

    跟哄小孩似的。

    也确實哄好了。

    花滑團體賽與單項隔開一天,讓參賽選手調整休息一下。

    雖然可能沒有什麽太大的用處,聊勝于無了。

    ·

    沈韞玉也報了公開組,要不然她得随着Jr組在前幾天結束掉比賽直接離場,根本不能留到現在。

    跨組比的人不少,現在的15歲下女單人數多,出難度的也多。

    于謹和丁教練原本還想着提前來這邊,看看情況,選選人。

    沒想到賽程安排是項目結束就撤離,回原單位隔離休整。

    他倆要是提前來了就跟不上管隊內的人了,于是只能作罷。

    “有個上四周跳的,但毛病太多了,練得問題太大了,技術一開始就是錯的。”于謹看到一個小女孩,13歲多,這次跳了四周,只是摔得稀爛。

    如這樣的也有倆。

    于謹納悶的是:“怎麽不學叢瀾的技術?”

    花滑的官網上有單開的技術頁面,各個難度的要點都有視頻,當年出這一套教學內容花了他們不少時間和精力。

    叢瀾的訓練節奏都因此被打亂,拍攝期間反複地錄制,折騰她不輕。

    倒也不怕訓練方案洩露,技術是技術,其實大家都知道一個标準的動作要怎麽去練,問題是如何練出來。

    數學書就在那裏,參賽資料大家都可以找到,但不是誰都能學得懂看得明白寫得出來,考場發揮也各有高低。

    教材是教材,擔任了指引的作用,能不能成功還得看許多因素。

    包括視頻裏于謹他們給出的訓練方案建議,那也只是普适性的,需要根據不同的人作調整,這些都得靠自己的教練去把握。

    學四周跳的很多,特別多,還有錄了視頻發網上成為小圈子裏的小網紅Jr的。

    于謹他們都刷到過。

    尤其是見到沈韞玉出難度,瞎練的人激增。

    于謹還給某個視頻評論過“練錯了別揠苗助長先練基礎”,三周跳還沒搞明白呢就在練4T,他都看不過去。

    結果還被人家長用原賬號給怼了,說“你就是看不得我孩子有出息這麽快出難度”。

    于謹:???

    你出難度不就是想進國家隊嗎那最後不還是得我教?

    世一的教練,這點自信還是有的。

    沒多久就被其他冰迷發現,然後聞訊趕來,調侃這位是于謹,家長你先認認清楚。

    對方立刻滑跪道歉,還私信問于謹是不是覺得孩子有出息也想拉去國家隊?跟沈韞玉比也不差吧?

    于謹:……

    這次十四冬的Jr和Novice組別,跳躍揠苗助長的情況非常嚴重。

    雖然Novice的人不多,冰舞雙人更是只有個位數參與,但單人挺多的,男單和女單的人數都破了30。

    十歲上下的小孩子,早期練習單人的會更多,是在之後的年齡段裏由于身體素質、傷病的變化,轉向雙人冰舞或者放棄花滑的。

    Jr的自練四周跳很普遍,大多數都是仗着未發育身體硬拔,男單和女單都是。

    還出了二十多歲的男伴與十三歲的女伴組雙人這種可笑局面,隔壁雙人組教練看了一眼就氣笑了。

    不過,囿于年少組的關注度較低,宣傳重點也沒放在這上面,關注到這些的人不算多。

    也就是操心的少數冰迷在盤梯隊建設時,特意去看了看。

    更多人就只看Sr了,畢竟,沈韞玉她們這群年齡不夠但技術拔尖的,這次是直接比Sr配置。

    Jr和Novice就更沒看點了。

    ·

    好消息是隔日的核酸都沒出問題,桑瑩她們被趕緊放了出來,繼續走接下來的比賽流程。

    個人單項正式開始這天,賽場周邊的觀戰席已經撤掉了,這次也沒運動員在場邊看比賽,因為每個人都要在今日出戰。

    五天比四場,沐修竹在今日尚未感到乏力,昨天他休息得很好。

    于謹:“那就好。”

    其實于謹也不舍得讓沐修竹這麽累,平昌的時候他就上了兩次,但那會兒孩子年紀小傷病也少,三四年過去了,再連上團體和個人,看着挺累人的。

    只是,沐修竹現在男單一哥,團體賽将會是花滑的首塊金牌,他們很需要這枚牌子。

    于謹總覺得有點對不起沐修竹。

    在叢瀾和沐修竹之間,于謹的選擇從來都是偏向前者。

    就比如團體賽,女單不上叢瀾,桑瑩慕清晖或者到時候的誰,連續比兩場,換人的名額就可以給到男單,這樣沐修竹既能拿牌子也比較輕松。

    可話又說回來,于謹想讓沐修竹上場,是因為團體賽的排布最有把握奪金。

    他不知道沐修竹比單人的時候會不會出現意外,導致成績滑落,起碼在團體這裏面,風險均攤了以後是最有可能拿到金牌的。

    但也正是這點,讓教練組吵得不行,誰都想乘着冬風,誰都想蹭上這趟名為金牌的列車。

    沐修竹:“教練我去啦!”

    活潑歡快的小沐壓根沒想這麽多,教練讓他上,那他就上呗!

    後面的單人吃虧?

    咦,那是我個人能力不行。

    我要是跟師姐一樣,我怎可能不行?

    還是得練啊!

    越來越趨向快樂小狗的沐修竹,懶得動腦子,看到網上有些為自己義憤填膺去罵教練的話,快速劃過根本不搭理。

    他相信于謹不會害他。

    嗯,對,他相信直覺!

    ·

    男單裏的倒黴蛋們像是憋着一股氣,在sp中用四周跳發洩着自己的怒氣。

    卞玄倒黴在第一個陽性是跟他一隊的,兩人後續有擁抱等接觸,還因為一起去的尿檢,導致接觸時間更長了。

    沐修竹當時為了趕緊跑去前場找師姐,一路幹啥都是飛快,分明是最後一個比完的,但卻是第一個弄好的。

    他離開尿檢地方的時候,卞玄還在磨蹭拿東西沒出發呢!

    卞玄在隔離的這一天裏,只能無盡感慨:師姐寶是真好啊,這都能救他狗命!

    叢瀾運氣好是公認的,大家都說她順利滑冰、順利進國家隊、順利比賽到現在,傷病多多少少都有但沒有直接斷掉競技生涯的。

    但這是在外界看來。

    她遇到的挫折,傷病過後複冰的訓練多麽瑣碎困難,忍着疼打封閉上場,這些他們都看在眼裏。

    可是,有的時候,能站上賽場,能拿到名次,就已經是幸運了。

    卞玄完成他的雙四跳躍時,再次對自己能順利參賽感到了幸福!

    這股滿足在3A落冰後達到頂峰,現場不再有去年那樣的漫天歡呼,他卻幻聽了曾經的繁華。

    【clean!!!!】

    【NB啊啊啊啊!】

    【小玄子嗷嗷嗷厲害死了】

    無聲的文字似乎又能傳遞聲音,鋪天蓋地的彈幕從主直播間劃過,每一個字都在為卞玄鼓掌。

    雙四+3A的clean短節目,還是4Lz與4T3T的難度,這個技術配置放在哪裏都是夠看的。

    ·

    Sr的比賽精彩紛呈,要比前兩天的團體賽競技性高多了。

    卓铮sp結束當天嗓子就啞了。

    他逞強:“我可以!明天我還這樣!”

    被人按着灌了涼茶,還嘲笑他:“這麽冷的天上火,你可真夠厲害的。”

    卓铮:“我不需要涼茶!我只要金嗓子!等等,都內蒙了你哪兒來的涼茶?”

    還是加熱版,瘋了吧?!

    他差點被苦死!

    可是涼茶本來就是熱飲。

    搭檔默默地收回保溫杯:“我自己熬的,我帶了小鍋過來。”

    卓铮:“???”

    廣東人恐怖如斯!

    是媽媽給他準備的東西,還叮囑勤快點,備了不少中藥材,不喝涼茶也有別的東西可以喝。

    搭檔:“回去我再給你煮點別的,明天你就可以繼續嚎了。”

    也怪不得卓铮這樣激動,他在前天厲聲嘶叢瀾的全四周跳後,就開始在線上線下不斷閃轉騰挪。

    根本就靜不下來,還跟很多言論在對罵。

    有人刻意貶低叢瀾還挑三揀四的,卓铮當即就上頭了,追着人家不帶髒字直罵到被拉黑。

    于是他又截圖發自己賬號,繼續罵。

    今兒這嗓子啞了,真不是一日之功。

    他确實挺上火的。

    如COC一樣,今日sp的男單雙四、單四頻頻,女單3A儲備全上,雙人和冰舞也各有優秀,特別是後者的外訓組歸來,一下子就讓人見識到了什麽叫做我們的第一梯隊。

    那是真的跟COC差距拉得大到天邊兒去了!

    但最大的驚喜還不是這些。

    叢瀾依舊滿分的P和近乎滿分的T,是在衆人意料之中的。

    沈韞玉這一批小孩子,出3A的、高級三三的、表現力卓越的,無比讓人見之心喜。

    郝靜柏下個賽季會升組,她這次的3A發揮特別好,前兩天的團體賽sp裏就穩穩落冰了,今天個人賽中也沒有大的失誤。

    一個她,一個沈韞玉,基本就代表了下一個冬奧周期的佼佼者了。

    盡管,她們看上去似乎是這個周期的。

    觀衆們在為叢瀾歡呼時,見到了兩個小孩有這樣好的表現,都紛紛送上了祝福與祈願。

    希望兩人會越來越好,希望能順利接過下一棒,更希望少一點傷病,順順利利的。

    對于沈韞玉和叢瀾的同組競技,冰迷笑稱“同門登臺”。

    這是比叢瀾與沐修竹年齡跨度更大的同門,也是真正被認可為“即将接過叢瀾擔子”的同門——都是女單呀!

    雖然目前沈韞玉的前景并不知道會如何,她的發育關能不能過,但13歲的4Lz,值得所有人的期待。

    冰迷們期待在最後一日的自由滑中看到沈韞玉再跳這個難度,也渴望她成功。

    叢瀾摸摸師妹的腦袋:“明天好好比。”

    沈韞玉的個子很矮,骨架小小的,她仰着脖子看師姐:“昂!”

    ·

    團體賽的時候叢瀾沒上4A,當時也有人猜測是不是個人賽會放。

    實際上也不會。

    她狀态很不好,舊傷複發,膝蓋疼得要命。

    于謹問要不要上封閉,叢瀾拒絕了。

    “還可以控制。”她說。

    但她疼得龇牙咧嘴,沈韞玉蹲在一邊也感同身受,随着她龇牙咧嘴。

    叢瀾被逗笑了:“你幹嘛呢?”

    沈韞玉摸着自己的膝蓋:“我以後會不會也這樣啊?”

    于謹連連保證:“你一定會健健康康的。”

    沈韞玉:“我不信,你要是可以讓我健健康康的話,肯定早就讓師姐健健康康了。”

    小孩子說話直率,年齡是劣勢亦是優勢。

    于謹被怼得說不出話來。

    叢瀾:“是啊,教練已經盡力讓師姐健健康康了。”

    沈韞玉看了看她,又看了看于謹,噠噠噠跑過去牽着後者的手。

    “教練我不怕!我不健健康康的也可以,我想跟師姐一樣厲害!”

    于謹有點想哭了。

    叢瀾還在一邊插嘴:“不能是跟我一樣厲害,得比我更厲害才行。”

    沈韞玉想了想:“嗯!”

    于謹:這個時候就別咬文嚼字了好吧?

    ·

    女單fs裏的四周跳個數加起來與男單持平。

    其中,Jr階段的幾個小女孩,反而比小男孩出的難度要高。

    特別是3A,沈韞玉郝靜柏就不提了,這兩年新入隊的平虹英、祁檬、詩棠,都出了3A。

    只是質量上差了一點,祁檬的3A落冰沒有足周,詩棠的則是雙腳觸冰加控軸混亂,反倒是訓練中表現不那麽突出的平虹英,以0.46的GOE拿到了自己的正分3A。

    加分很少,但它是正分,不标q不存周沒有大硬傷。

    老嚴在旁邊歡呼雀躍,蹦得都要比擋板高了。

    卓铮:“教練組是攻克了女單3A嗎?”

    【所以我們男單?】

    【男單本來就出了不少3A啊】

    【但是對标難度的話jr男單應該是四周跳吧】

    可是,3A與四周跳的難度并不相當。

    對很多Sr的男性運動員來講,可以跳出質量尚可的四周跳,但不一定能出穩定的3A。

    3A炸煙花的人太多了。

    【發現沒有,桑瑩到冼初然是4T和4S,還有4Lz,她們下一批jr就是3A】

    【感覺是前後分組攻克難題的】

    【4lz一個賽一個都是藍莓風,都糊我臉上了】

    【3A倒是沒有太多她的風格,但質量就有點不太好看了】

    【等等,你們說的藍莓3A風,是前期的藍莓還是現在的4A版瀾神】

    【額……】

    探讨3A風格的人在一個問題下啞了殼。

    4A版的瀾神,她的3A确實不太能給人去學,因為很沒有必要,難度也太高。

    如大家猜測的那樣,于謹他們先集中研究的是四周跳。

    不是跳出來大差不差的就行,而是一個标準的、合規的四周跳,要如何夯實基礎,并在這個基礎上繼而取得進步。

    強調基礎是因為,他們要的不是季抛女單,也不是想要用人數和運氣去填的數字坑,而是多一分把握在教練手裏能練出成績的方案。

    跳出來的4T,GOE能加到一半的4T,接近滿分的4T,與它相關的各種連跳的4T……

    這些是相互聯結不該被人為打斷的。

    同時還要考慮發育關、傷病斷訓等原因造成的影響,從而提升高難度技術留存率。

    桑瑩是試驗一批,景筱曼冼初然慕清晖是二批,現在有三批。

    她們同時也是3A難度的研究對象。

    于謹猶豫過,到底要不要針對12歲到13歲的小Jr們練四周跳難度,這個年紀出難度确實很快,但過大的壓力很容易導致不良後果。

    沈韞玉是個例,她當年被選入隊,本就是試驗+天賦。

    【不管跳躍怎麽樣,我突然發現現在的女單滑行水平是真的好啊】

    【用刃也好深,看着好流暢】

    【這個傾斜角度我去滑下一秒就能摔冰上】

    滑行好很加分,在節目的豐富性方面能做很多加法。

    再就是,滑行好本來也是出難度跳躍的硬條件。

    小Jr們賽事經驗少,肉眼可見的緊張反而多了一分自然。

    雖然跳躍的前搖有點長,大多數也不一定有很好的三周跳,起跳前還得滑行減速,但只要去跳了,就是很好的成功。

    表演的意識也深深地刻在她們心上,動作可能笨拙,手臂的舞動或許有時候顯得僵硬,卻也露着努力與用心。

    正式讓所有人看到的冬奧儲備Sr們,一個個3A,一個個四周跳,原本只有叢瀾一個扛着梯隊,現在多得能用兩只手去數了。

    叢瀾确實沒跳4A,她連4F都沒跳。

    只是很久沒見的4S頂上了第一跳的位置,讓人不由想起來了曾經的索契。

    小茉莉的旋律在場中蔓延,收音設備将她的冰刀聲錄給萬千觀衆,一步步,一道道,那是冰化了沙漠,月落日升,時光荏苒。

    幹涸的地方變成了綠洲,有大河于地面流淌,此處滿滿生機,不複此前蕭瑟。

    許多人曾說,這裏是花滑荒漠。

    現在不是了。

    運動員,教練,後勤,冰面,場館,AI裁判……

    這裏都是最好的。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