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503章 《17》
歡快的冰迷們今天格外的歡快!
能看見好看的比賽, 還能見到運動員,多麽幸福啊!
齊妍找了個最佳觀賞點,預備直播賽事順便解說。
“彤彤啊?她最近很忙, 沒辦法來這邊,怎麽, 我解說你們不喜歡嗎?”她道。
【喜歡的喜歡的!】
【沒有彤彤, 妍妍也是極好的】
褚曉彤忙得起飛, 她精力不算是特別好的那種, 也會累。
訓練跟娛樂圈不一樣, 前者不需要這麽麻煩,而且都是做慣的事情,适應了就很舒服, 後者則是時不時就各種突發事件, 搞得她頭大。
現在自己攢局搞劇, 忙得不可開交。
齊妍也答應了她, 到時候會去客串一個角色。
目前暫定的是運動員, 可能之後會改成教練也說不準。
反正化妝是邪術,畫嫩了就是大齡女單,畫成熟一點就是年輕教練, 都完全可以的。
“很期待今天的比賽, 每一場我都期待, 今年的比賽真是太難了。”齊妍說道。
哪怕這句話已經被無數人重複了不知道多少遍,在賽場時, 齊妍還是不由得有此一嘆。
不是強說愁, 而是真的愁。
·
叢瀾在用透明膠纏自己的冰鞋。
“為什麽世界上不能有一個保持最佳舒适度的完美鞋子呢?”她很難過。
于謹說出至理名言:“因為短暫才是永恒。”
叢瀾一噎。
這雙鞋子今天腳感最好, 所以就算有一點塌幫,叢瀾也不想換別的。
最不想換的是新鞋。
透明膠稍微能幫助一下, 不過也不算多,最大的作用是固定鞋帶。
她這次沒用褲襪包着鞋面,就得保護好自己。
刀套是平昌時的那雙,當初分給了隊友們,但她這東西多,留給了自己一份。
這雙也是上了領獎臺的那個。
她手臂抻了抻,左手腕上的紅繩露出,一條微微褪色,一條嶄新。
褪色的那個是平昌時的,新的那條是奶奶今年剛去求來的。
于謹說着叢瀾迷信,但到底把他當年去找丁教練一起請來的珠串再次戴到了手上。
今年的4A,兩人都不知道會如何。
所以只能場外迷信一把,看能不能把運氣加成一番。
·
齊妍:“接連幾日的訓練直播看得快樂嗎?”
【超快樂!這次的直播以後能繼續嗎?】
【一天就倆小時,太少了,我建議全天二十四小時】
【訓練場的鏡頭不要停就好了】
【也沒有逮住幾次LL,難過】
賽前這段時間的直播每日定期開啓一次,一次兩個小時。
觀衆會來看看這場的選手是怎麽訓練的。
角度其實沒有很好,就是一個比較高的監控攝像頭。
不過能看到全景,當個陪伴學習的白噪音也不錯。
除了有時候教練會滿場地吼,讓白噪音變成了真噪音。
冰迷也由此總結出了不同教練的教學風格,還發現于謹真的很百變,他對着叢瀾真是和風細雨,對着小沐就不一樣。
批判教練嚴格的言論再度出現。
有從省隊跟來的教練們第一時間不太适應,被人提起自己挨罵了,跟不上反應,“啊?”的疑惑不斷。
埋怨教練太兇,是賽事話題裏的熱點。
“自古以來這樣就是對的嗎?”
“為什麽不能溫柔一點?”
“我要是被罵鐵定哭了。”
有本身就淩厲的,也有教學時風格便是嚴厲的,還有些确實有問題的。
現實就是這樣,要走着看着才知道對錯,後續也會有人對這些進行檢查,省隊裏真有不合适的教練,會被批評進而有所處理。
當前最重要的,還是比賽。
齊妍:“這個是杭州來的,他的教練你們也應該聽說,林悅。”
林悅陳嘉年兩人是最早跟着于謹的助理教練,後來學成了就放去了地方隊。
第一站都在東北,兩人不一個省份。
再一段時間就又換了地方,林悅現在杭州,管的是單人,職位也是單人組總教練。
她以前帶的學生裏,有一個男單叫做聶敏思的,跟着她去了杭州隊,這次也來參加這場比賽了。
聶敏思今年出了個4S,但不太穩,夠嗆能放在節目裏。
他年齡也19了,天賦比不上進國家隊的,如果不是林悅接手了他,估計連這個4S都跳不出來。
如果他現在是十五六,也會被拉到瓜隊裏去,但19歲的年紀有點晚了,因為後續的培養性價比不夠。
他也對林悅心存感激,四周跳真的就是男單的夢想,沒有人不想跳出來的。
哪怕就一次,是訓練場放衛星的程度也可以。
要不然,林悅被杭州隊邀請的時候,他也不會背井離鄉死皮賴臉非要跟着一起去。
聶敏思對林悅其實是很有用的,他年齡有點大,這個技術在地方隊卻是前列,或許不如十五歲左右的小孩那麽有期待,但也非常夠看。
目前他是杭州隊一哥。
林悅在新地方有所施展,他就是依仗之一,畢竟,這孩子的四周跳是她訓出來的。
于謹徒弟,在教練身份上,聶敏思的4S是林悅不辱沒這個稱呼的成績。
實則,是林悅對自己太苛責了。
教練想帶出來好學生,一看自己的教學水平,二看學生的資質。
否則,于謹也不會在接手叢瀾以後才成為最好的教練,瓜隊的孩子們也應當個個都會四周跳而非現在這般。
可不得不說,林悅能訓,聶敏思能練,前者有了底氣,後者有了專業保障,對彼此都是好事。
帶聶敏思去別的隊伍,林悅也是很樂意的,并不全是聶敏思的“死纏爛打”。
齊妍:“他應該不會在自由滑裏放四周,嗯,剛落冰,還不夠。”
她也挺佩服林悅的。
跟大家又說了一些林悅的事情,看着飄過去的彈幕都在刷“林教練厲害”,齊妍笑得也很開心。
不愧是國家隊出來的。
這句話裏每個字,都是她們的驕傲。
·
女單最後一場,等得天都黑了。
直播間的熱度飙升到了最高點,源源不斷的人在往裏進,等着觀看這場比賽。
瓜隊來的人不算多,其餘的二十人裏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最好的是五種三周全、兩個高級連跳,最差的可能只有一兩個三周跳,還是經常失敗的那種。
要麽宮融怎麽會說,自己居然能排在最後跟叢瀾一起抽簽呢。
能進國家隊的,再寂寂無名,跟大部分運動員的技術實力都會有斷檔。
她就是很強,只是在一堆強者裏不起眼,放出去也足夠大殺四方。
宮融以前也有這種經歷,她參加俱樂部聯賽時拿過第一,再之後就進隊了。
于是再沒這種感受了。
慕清晖冼初然Jr時都能虐她,叢瀾桑瑩更是高難度開虐。
宮融:謝謝,渣渣的,很桑心。
【宮融實力這麽強吶?】
【郝青璇我都沒關注過,她居然也不錯?】
【宮融真的表現力一絕啊】
齊妍肯定地道:“很厲害的!你們別看現在都是3A啊四周跳的,郝青璇和宮融放在我當運動員的時候,也夠去争一争領獎臺的。其實現在也夠。”
GP分站比不上GPF、世錦賽這類難度,卻也是12個運動員比賽,裏面一半都是高水平。
宮融發揮實在是不穩定,要是能靠譜點,就跟齊妍說的那樣了。
她上賽季就一站GP,拿了第九名。
齊妍這話有點誇大,但這是出于她對運動員的維護心理。
【可惜這次看不見自由滑的四周跳大戰了】
【我才發現,四周跳和3A女單都被分開選站了】
【所以我說根本不存在選站打壓啊】
相反,教練組給了很大的空間,來讓有實力的運動員們,都可以得到好的成績、高的積分,去搏一搏那場十四冬的入門券。
它對國際賽的幫助是選出三月份世錦賽的參賽人選,對更多人的幫助是退役的待遇。
很多人都需要它。
國際賽GP選站,不也是猜測着各站的選手水平去做的選擇嗎?
大家都想在弱一點的環境裏,拿到GPF的門票。
Sr裏,宮融和郝青璇成績一二,兩者都clean了短曲,表現都很不錯。
直播的反響也是格外熱烈。
叢瀾站在場邊,她轉動眼珠想把剛才打噴嚏逼出的眼淚轉回去。
于謹看不過去,遞了紙過去:“你擦兩下吧?”
叢瀾:“我怕我眼妝花了。”
于謹:“給你鏡子。”
于·叮當·謹随手就是一個兩用的折疊小鏡子,裏面一面是正常的,一面是放大鏡。
叢瀾這才對着鏡子去擦眼角和眼尾,把水分吸走,又擤了個鼻涕。
于謹扯小塑料袋出來:“扔。”
鏡頭此時轉來,從KC區切到了場邊。
【于麻麻真的很貼心】
【過于妥帖了】
【深藍色的考斯滕真美啊啊啊啊】
六練時就看見過叢瀾的新考斯滕了,但此時再瞥一眼背影和側面,也要嚎叫一句,美死了!
廣播裏在念叢瀾的名字,也在介紹這個短節目。
“來自國家集訓隊成員,叢瀾,教練于謹、茱迪,短節目《17》,編舞師茱迪、叢瀾。”
【!!!!】
【我們瀾瀾!】
在這幾日的訓練中,叢瀾是練過長短曲的,沒有專業對音樂收音,大家只能聽出來短曲的大概旋律,認出來了自由滑還是小茉莉。
對于新換的sp,很多人去搜,或者發動強大的朋友圈,或者用聽音識曲的app功能,最後發現根本找不到。
聯系到《皓月》,這群人明白了,可能這還是首原創曲。
所以又有人第一時間去找了曲矜,在他的賬號下問今年有沒有給叢瀾寫賽用曲目。
曲矜沒有回複。
但這根本打消不了執着的冰迷們。
一部分人堅定認為,曲矜這是在隐瞞,所以他肯定寫了。
一部分人覺得,曲矜估計知道,只是不能提前告知。
但曲子的問題懸着了,編舞又被人提了起來。
訓練裏可不會播報曲目,只會提到運動員是誰,來表明這曲子的歸屬。
早在五月,就有人去找叢瀾合作過的編舞師,問他們今年有沒有跟叢瀾合作。
有的沒回複,有的回了句遺憾。
還有的想營銷一波熱度,似是而非湊上來,不管叢瀾以前認不認識他們,都說新賽季希望能夠合作快樂。
此時,在賽前播報裏聽見編舞師的名字,冰迷們沸騰了起來。
又一次!
叢瀾的名字再次出現在了編舞師的位置!
人們好像天然會對錯位産生贊嘆,以前推崇斜杠青年,現在鼓勵身兼多職。
齊妍:“瀾神真的一直都在變得越來越厲害。”
【這句話好冗餘】
【感慨就是無意識的】
【為什麽叫17啊?】
【可能是第17首歌?】
【那也不是啊,賽用節目這也是19了】
叢瀾重啓過比賽的節目,所以不是每年都是全新的長短曲,算下來,今年該輪到19和20的新曲子了。
去年的《朱鹮》才該是17順位。
齊妍看見有人在猜生日,叢瀾就是六月十七的日期,也跟17相關。
還有人在猜可能這個曲子的原本名字就是17。
但這也不一定,之前《皓月》編成了節目,就是叢瀾新取的名字,中文和英文翻譯還不一樣。
而且她的比賽曲目有時候會改名字的,看她想不想改罷了。
所以,17到底是什麽意思?
曲矜熬夜看比賽,等到叢瀾出場,聽到了被播報的名字,有一點詫異。
他以為叢瀾會取一個新曲名的。
畢竟,17,看着不像是正經名字。
這不是他的17首曲子,也不是他什麽紀念日,更不存在深刻含義。
曲矜就是在最後要上傳的時候,把那一串原本的亂碼替換掉,敲了一個數字上去。
沒有什麽原因,只是沉浸在原曲的氛圍裏,他腦子裏驀然出現了這麽一個數字。
傳給叢瀾後,他才想起來,17也是她的生日。
說不清道不明,或許就是因為叢瀾,他的潛意識也是意識,想給她,想起了她,所以就蹦出來了這麽個直覺。
曲矜有時候依從直覺。
他沒再多想,只是下意識以為,叢瀾到時候會改名字的。
為什麽不改?
·
因為思來想去,都不知道取什麽好。
《17》的底子是向上,內容卻是苦痛,如果說泥土裏翻滾而出的翠綠是生命的破繭,那麽,黑暗之際的掙紮中,但凡有一絲放棄,就是無盡深淵。
叢瀾死亡過。
她有無數次無數次的瀕臨放棄,是系統,是同伴,是一個又一個拉她一把的人,讓她走到了最後。
但她放棄了那些人。
她一步一個腳印地回到了爸媽親人身邊,同時也等于她一次次地放棄了同伴和親人。
很多時候想不起來這些,再回首,往事如煙,又沉重得仿佛大山,朝着她重重砸來。
叢瀾知道系統肯定做了什麽。
不然她現在不會活得這樣輕松快樂,那些過往的複雜經歷幾乎消失在她的腦海裏了。
就連去那個特別的神奇的空間裏訓練,她都不會沉浸于過去。
曲矜從疫情裏看到了生與死,一邊寂寥黑暗,一邊鮮活斑斓。
他寫了這首曲子。
叢瀾從曲子裏想起來了她的過往。
生死相接,唯有身處其中,才懂得走在這條路上的難過悲傷。
可這條路,生與死的這條路,到底怎麽走下去?
她想給這個短節目起合适的名字,想了好久好久,終是否定了所有。
然後她回到了最初,看着那個被她重新敲上去的“17”。
叢瀾的生日。
她誕生在這個世界上的那一天,發出啼哭的那一天,是郁紅葉鬼門關走過的那一天,也是母女平安的那一天。
與叢瀾最為相關的,初次的,生死相接。
女性生孩子的死亡率在18.3/10萬以下。
乍一看不高,但不生孩子就不會有這個死亡的概率。
郁紅葉用她的生帶來了叢瀾的生,用她的死求一個叢瀾的生。
那是母親主動走向生死之際,帶回來的生命。
叢瀾看着那個數字,就覺得它其實足以成為短節目的名字。
2020賽季新的短曲,就叫《17》。
考斯滕由叢瀾繪制,郁紅葉制作,母女的合作在此時又有了新的含義。
少面積的白藍,深藍色漸變至黑暗的豎向過度,是藍天到海底的距離。
如果母親是神,那麽這就是神塑造生命的過往。
·
這場短曲的旋律和配置,早就洩露出去了。
直播訓練就是這樣的,運動員的新節目、當前狀況,都會被外人看到。
外行人看個熱鬧,內行人看的是門道。
鑽石表演賽能讓人們見到梯隊建設的成果,從跳躍到節目的表現力,割裂開來,對冰迷來講前者熱鬧,後者是純粹的美,但它其實也是訓練裏常見的內容。
沒聽說練專項基礎的時候還非要把整套節目的表現力加上的。
跳躍大賽反而更能讓其他運動員和教練們見到,這群參賽者們的真實技術水平。
因為比賽期間,為了符合節目,在賽事裏求穩,很多方面都要做妥協。
訓練難度不等于比賽難度,但訓練難度到了,比賽難度也會跟上。
冰迷們一直在強烈要求,希望可以看到國家隊成員們時不時的訓練,最好來個直播。
這個要求注定不會被滿足,頂多在休賽季的時候給大家看一次,別的就甭想了。
每次有這樣的讨論,著名反駁例子就是叢瀾索契的四周跳殺手锏,當時她那兩種四周跳,震撼了所有人,也讓注滿水的賽場顯得薄弱無力。
這場破曉杯的直播一開始,叢瀾就成為了所有人關注的重點。
她的兩套曲目一經流出,各大俱樂部裏就都有了對長短曲的拆解。
·
叢瀾拽了一下左側肩帶,又側着腦袋,反手把同側的耳後碎發向後面撫了撫。
這裏有點碎毛跑出來了。
她收回右手,往前滑行的同時利索地進行着找核心的準備動作,還小小地跳了半圈,又繼續滑到了場中。
一個剎車,她停在了正中間。
這次的冰面logo很好看,除了贊助商的牌子和花協的标志以外,最大也最中間的,便是這個新做的撫順站logo了。
叢瀾低頭,單膝半跪在冰上,恰好位于logo的冰面前,她身後就是那道變形了的水滴。
短節目的技術配置沒什麽改變,它的發揮餘地不大,能做的就是編排銜接。
她常用的跳躍就是四個,其中3Lo是連跳。
叢瀾覺得如果換成3Lo3Lo的連跳會更合适,但考慮到了BV,最後還是沒換。
今年依舊是3Lz,3F3Lo,3A。
前年其實是3Lz3Lo,她不管是F還是Lz後面接3Lo都挺順的,也沒什麽成功率的偏差,做得都挺好。
茱迪給她編排時很随意,叢瀾怎麽排都可以完成,不用考慮揚長避短,不必擔心這點實現不了,唯一要憂愁的就是編得不好怎麽辦?
她可是國家隊的人!
要是這次,叢瀾的sp編得不夠好,拿不到好的分數,那不就說明她茱迪編舞能力下降了嗎!
叢瀾的過往wr太多,多到離譜,給編舞師的挑戰也越來越高難度。
接她的曲目是快樂也是痛苦。
上賽季茱迪也參與了《朱鹮》的編舞,可是,今年的叢瀾跟去年的也沒什麽兩樣,sp沒《朱鹮》好,那就确實都是她的鍋了。
張簡方知道叢瀾退役後花滑可能會有落差,他也認可,不可能團隊建設裏每階段都有一個叢瀾續上。
這是做夢。
但他也會幻想,萬一呢?真要是有呢?
茱迪也是這樣的。
她明白運動員的成績是有起伏的,叢瀾上賽季分數打滿,這個賽季不滿也是正常。
可她就是幻想着,萬一呢?真的可以延續呢?
最初動手編排時就是這樣的想法,等跟叢瀾一點點探讨過後,不斷地對sp修改以後,茱迪這樣的想法就越來越深刻了。
她是真的覺得,叢瀾在《17》上的表現,應當要比《朱鹮》更好。
所以,她不允許自己拖後腿。
《17》就是最适合叢瀾的曲子,沒有之一。
·
叢瀾不是用這首短節目來讴歌母親。
又或者說,她不單單是用這首短節目來讴歌母親。
她贊頌所有奔赴死亡之地,與死神擦肩而過的人們;
她悲憫所有身處絕境又掙紮生存的人們;
世界荒蕪黑暗,海底孤寂陰冷,但仍有火苗亮起,有星光奔赴而來。
光會照進黑暗裏,在你破土的那一霎,在有人朝你奔來的那一瞬。
叢瀾邊編排邊學舞,她學這個真的很快,要比其他的曲目學習進度更快。
幾乎是第一次将全套動作都學會,要完整地滑一遍的時候,就已經能夠把情感都放進去了。
于謹本是要看叢瀾的短曲編排如何,一般來說第一遍、第一天,都是在摳技術動作,然後逐漸地摳細節,但這一次,他卻直接看哭了。
其實比《風暴》要敘述的轉折更少,也沒那麽強烈,連在訓練時用的曲子都不是最後的那一版。
但偏偏就是這麽不完整體的《17》,令于謹眼眶酸澀。
那日,駐足觀看叢瀾合樂的,沒有一個人是好好離開的。
茱迪說,我原以為《風暴》、《皓月》、《朱鹮》已經是叢瀾的最佳了,直到今日我才發現,《17》是唯一。
它就像是從她骨子裏長出來的。
哪怕沒有血肉的時候,不是最“光鮮亮麗”的時候,也依然能透過這骨骼,瞧見名為叢瀾的靈魂。
她去往的地方沒有終點,但她走出了一條路。
你懼怕黑暗嗎?
我不怕。
因為黑暗會被光驅散。
如果沒有光呢?
那我就做自己的光。
那我就做他人的光。
當我做了自己的光,那我同時也會是他人的光。
光是無形的,有暖洋洋的,也有陰冷的,但不論是哪一種,最後都能照亮方寸之地,驅散無邊陰暗。
叢瀾的《17》像是一道光。
她在最明亮的冰面上馳騁,體育館裏的光亮很充足。
但她依然亮過所有。
像是從死神手裏搶來生命的光;
像是從無到有創造生命的光;
像是将嘆息從死地傳出的光;
像是從生境将思念送去死地的光;
像是雨夜照亮泥坑前路的光;
像是無數個,無數個,星星彙聚而來的光。
她是太陽。
是月亮。
是星星。
是火。
能從《17》裏看到很多很多,這個時候,短節目就不是單一的意義,而是看者皆有自由。
那是黑暗裏,最孤立無援時的,一束光。
它可能從任何地方而來。
·
賽後還是有禮物投擲,但不會出現玩偶雨的場面了。
哪怕表演的是叢瀾。
在場觀看的人不算多,加上工作人員也不過幾十個,後臺裏的人更多一些,但聲音傳不到前面。
直播裏的彈幕刷屏了,現場的掌聲聽着很稀稀拉拉,盡管每個人都奮力地在鼓勁了。
負責扔玩偶的只有四五個人,還都聚集在了裁判的對面區域,往下丢的時候确保不會砸到裁判。
【好少的玩偶】
【我藍莓好久沒見過這場面了】
【排面無了】
人少,再努力也不可能有玩偶雨,那是成千上萬人才可以營造出來的奇跡場面。
這次的禮物都是冰迷寄來的,前面幾個項目其餘人的表演中,大部分的玩偶禮物其實是承辦方提供的。
都做了消毒,還放置了很久,唯一的目标就是安全。
冰童也只有三人上場,說是小孩子,其實就是這邊地方隊的Jr組小朋友。
沒有觀衆在這裏,但叢瀾還是照舊對着四個方向致謝。
她很喜歡這些被裝飾起來的觀衆席,也對大家不辭辛苦寄來的應援物表示感謝。
依次致謝完成後,對着高空吊起跑來跟前的攝像機,叢瀾笑着再次彎腰謝禮。
這次是對直播間裏的所有觀衆。
【我女鵝的謝禮真美啊】
【啊啊啊sp好好看真的好好看】
【瀾瀾辛苦啦】
叢瀾朝着一個冰面的玩偶滑去,結果快到目的地的時候,被猛然蹿出來的冰童給搶去了。
叢瀾:“???”
嗯?
于謹在不遠處笑得不行,很明顯能看到叢瀾身上的疑惑突破天際。
叢瀾還追上去:“哎哎哎我的我的我的!”
戴着口罩的冰童仿佛連帶着被封印了耳朵,根本沒聽見,也沒等她。
叢瀾不放棄,一溜煙追到了孩子身邊,伸手抓住那個抱在對方懷裏玩偶的同時,還喊着“我的我的”。
一副死活都要拿到手的樣子。
齊妍:“……”
那是一顆圓滾滾的藍莓,超大顆的那種,一看就知道是要送給叢瀾的。
之前在快遞禮物的時候,官方也表明了,一定會把對應運動員的禮物送給對方,不會亂送。
以前出現過,官方的人從後臺裏已經收拾好裝袋的禮物中,拿出來一些給工作人員,要求去前場扔玩偶,來給粉絲少的選手營造賽後氣氛。
這個被爆出來以後冰迷都特別的生氣。
因為一些人的玩偶是特意定制的,所以發現這件事很簡單。
叢瀾的藍莓就是其中之一。
畢竟,她有了這個花名以後,整個世界上的花滑運動員再也沒誰會被起名叫藍莓了。
【還好,這次的禮物都是送對了人的】
【hhhhhh好可愛,藍莓追着藍莓】
【要是不限制名額,LL的禮物能淹了賽場】
【所以這就是為什麽限制了啊】
直到叢瀾抱住了那顆藍莓,她才放過了人家小孩子。
“謝謝啦!”摸了摸對方的腦袋,叢瀾道謝以後轉身離開了冰面。
小冰童:“咦?!诶?”
哇!!!
雖然隔着口罩遮擋了半張臉,但她的表情着實明顯,從大眼睛裏透露了她此時的激動。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