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502章 20賽季國內分站賽
叢瀾十月的一場比賽, 是與Jr分站賽系列一起的分站賽。
目前這類國內賽主要是分成兩種,一是俱樂部主辦,二是省市官方主辦。
後者更多針對的是注冊運動員, 前者則是對業餘愛好者開放。
十月有三場,其中一個在遼寧撫順, 叢瀾她們這次也選擇了這一場。
但要提前大半個月過去。
叢瀾:“要是突然辦不了呢?”
沐修竹蹲在一邊:“那就當換地方關禁閉了。”
叢瀾:“你心可真大啊。”
外地去外地也不一定都得隔離, 看健康碼, 綠色的話就沒太大問題, 直接能到處溜達。
可是一場比賽, 不是只有一處的人過來。
叢瀾想想就頭大:“能辦起來真的廢了老鼻子力氣。”
前後不知道協調了多少部門,旅游雖然少有複蘇,大部分地區卻還是覆有陰霾, 比賽要去外地跟旅游也沒兩樣了。
沐修竹:“你覺得我這個考斯滕帥氣, 還是這個好?”
他今年做了三件配短節目, 因為想多挑挑。
叢瀾瞥了一眼, 給出意見:“藍色的吧, 比較騷氣。”
沐修竹:“……當你在誇我了。”
叢瀾:“好久不見,你長大了。”
沐修竹:“???”
不是天天都見?
叢瀾還真是冷不丁發現,沐修竹長大長高了許多:“你之前就這麽一屁點兒大。”
她比劃了一下, 沐修竹叫屈:“才沒有!我之前也不是就到你腰!”
叢瀾敷衍道:“一種誇張的手法, 你好計較哦!”
沐修竹:“我身高都沒一米八了, 我總得計較計較一米六吧!”
練花滑會壓抑生長的,這個确實是真相, 運動員退役後一部分人都會再長高一點點。
男女都有這種可能。
沐修竹現在是一米七多, 他長不到一米八挺合适練男單, 要不然體型變化大,一些技術都會丢失。
2018賽季發育關丢技術就丢得很慘, 去年也就是稍微好一點,不過他發育關比叢瀾好過,男單在這方面真的得天獨厚。
叢瀾安慰他:“你穿上冰鞋一米九。”
沐修竹嘟囔:“那也還是沒有的。”
這點自知之明他還是在的。
·
現在選比賽的城市和場地,要求還挺多。
不過最關鍵的幾條是訓練場與住宿區。
酒店用作隔離的比較多,人員也複雜,出現意外情況的概率也就上去了。
訓練不能斷,所以要确保來參賽的選手都能排到一定的上冰時間。
這時的訓練與往常賽事的練習安排不同,後者努努力一塊冰也能滿足所有選手的需求,但現在都提前一段時間到賽場,那麽,訓練的日子也就變多了。
一天半個小時的冰時,對很多人來講都不夠。
兩塊冰的場地,是必須的了。
體育場不能住人,周邊的酒店能包下就盡量包下,大巴車專線定時接送,哪怕可以外出溜達也不要去了,确保參賽隊伍都是安全的。
場地內的空氣流轉、消毒等等,也得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
閑置的訓練場所裏,冰場和宿舍離得近,可能都在一個園區裏,距離和管控上倒是方便,但這種地方年久失修或者廢棄,條件一般都不太好。
故而,九月份的前面一兩場比賽,還有不少人吐槽賽事辦得毛病多,總是這裏那裏有問題,對運動員教練員不怎麽好。
現在基本沒人說了。
不是問題沒了,而是這麽倆月下來,看着錯綜複雜的現實情況,誰都能明白不是花協不努力,是越努力越辛酸,根本就沒前兩年舉辦賽事的得心應手。
但凡有“比賽辦得垃圾”的言論,下面都會跟上“不辦就不會垃圾了”,和“花協不要看是惡評”的維護。
對參與到賽事籌辦裏的工作人員來講,看到後者屬實有點暖心。
頂着壓力幹活的人,不會不委屈。
“謝謝謝謝。”
“麻煩了麻煩了。”
“好的感謝!”
叢瀾她們一路向北,來到撫順,換大巴車去住宿酒店報到,一路上對着穿白色隔離衣的人全是禮貌客氣的道謝與告別。
叢瀾穿過這種,她覺得難受得要命,特別悶。
全身被裹起來後,不是安全感,而是恐慌、緊繃、焦躁。
對人的心态也有着不小影響,給人的壓力很大。
·
這場比賽被命名為“2020/21賽季中國花樣滑冰破曉杯聯賽撫順站”。
破曉二字,可能只有這一屆。
其中承載着的希望,足以見得有多麽的厚重。
沒有對外售出門票,這次來的都是國家隊省隊成員,說句不太好聽的話,要是感染一人,下半年的賽事可能連鍋端了。
直播安排上,提前接收冰迷報名後寄來的應援,這是舉辦方能給出的最大誠意。
叢瀾提前來看冰面,見到正在拆箱的工作人員。
“在幹嘛?”她好奇問道。
有人扭頭,雖然有口罩,但仍舊可以認出來是叢瀾,一下子驚得直起了腰,興奮地喊了一句“叢瀾”。
叢瀾點點頭:“昂!你好!”
握手就不必了,一個在冰面擋板處,一個在高高的觀衆臺上,都沒這麽長的手。
叢瀾揮揮爪子:“你們好呀!”
“叢瀾!”
“瀾神嗷嗷!”
場地裏一下子激動了起來。
等叢瀾得到回複,已經是五分鐘之後了。
這邊的賽事方早先放出去了一個鏈接,表示本場次不售票,為了給運動員良好的應援和賽場氛圍,也為了讓冰迷能有參與感,提供了接收快遞的業務。
在鏈接內報名之後,可以有機會給賽場寄來應援物,這邊會有工作人員幫忙擺在觀衆區域。
應援手幅、大海報、小巧精致的物品,都是可以的。
如果是一些玩偶的話,考慮到疫情,會提前消殺靜置,而後才會由工作人員幫忙在賽後扔向場中。
——今年ISU已經禁止賽事中投擲禮物了。
早先幾場國內賽裏,觀衆席沒全部展開,而且售票很少,基本都是隔開的位置,也沒緊挨着排數,最大的場子也只進去了三五百人。
扔禮物更別提了,觀衆全程都要佩戴口罩,進出場館還得走專門的空間消殺通道。
觀賽也是一件很痛苦難受的事情。
撫順站的舉措在不對外開放的規定下,顯得多了一絲絲人情。
叢瀾:“收到的快遞多嗎?”
工作人員嘆氣:“很多。”
鏈接是有截止時間的,後來确認能送禮物的,都給了地址和電話,要求不許外傳,并表示會由工作人員拆開,如果介意的話請不要投遞。
但還是有人在網上“高價求購撫順禮物郵寄方式”,特別是知道叢瀾也來之後,一群人瘋了。
名單提前公示,喜歡選手的冰迷、家長都可以選擇來應援,卻耐不住國家隊的人也在,快遞的壓力一下子就上來了。
高價之下,郵寄渠道被弄得一團糟。
黃牛不知道哪裏發現的商機,跑來弄到了這些,又去外面賣錢。
倒真騙到了不少人。
有些人瘋起來就是一意孤行,打着“我喜歡”的名號,肆意妄為,嚴重的叫私生粉,這般的叫擾亂計劃。
官方一度要挂聲明,表示不再開放渠道。
好在最後壓下了取消的決定,換成更改接收地址,又給早先截止報名的冰迷挨個編了號,快遞之後收到會進行分類,對過編號再拆分,其餘的将原路退回。
重複類編號将直接全部退回。
這一套下來,好歹遏制了不正之風。
對于那些想問了一個編號模式就去自己瞎編的,也起到了阻攔的作用。
但依然有許多人寄來了這裏,分揀快遞後有一個空屋子都被填滿了,之後這些都将被退回。
如果直接從淘寶那裏寄來,原地址無效的,則是另一番麻煩了。
工作人員:“平白多了很多困擾。”
只是想給大家一些豐富性的比賽體驗,落地了以後,發現處處都是漏洞。
叢瀾還真不知道這個。
也有人建議過全部開放,大家随便寄,比賽前到的就擺在觀衆席上,之後的就不管了。
但這邊想控制一下場面,而且打算給一些沒有應援的選手們,官方制作一點排面。
最後發現,還不如直接官方上,讓冰迷們參與進來憑空多了幾倍的工作量。
姜意:知道了,冬奧賽場不開觀衆區的話就我們自己來。
但在這裏拆東西布置觀衆席的工作人員們也不得不承認,冰迷們奇思妙想很多,寄來的應援物做得非常好看。
如果是官方自己找人來搞,可能會千篇一律,說不定都是一個模板出來的。
叢瀾看着那個二頭身還會動的Q版,驚呆了:“能給我玩一會兒嗎?”
腦袋和身子是分開的,下面有一根空心的黃色塑料杆。
背後有個七彩的小風車,拿在手裏左右來回一晃,就能嗚嗚嗚地動起來,連着那個胖嘟嘟的Q版腦袋和身體,也一起動來動去的。
“超可愛。”她愛不釋手。
還給工作人員讓對方插到欄杆之間進行固定之前,叢瀾找了手機拍了張照片。
走開後還跑了回來,跟人家說這個不要丢,她比完賽想來拿。
工作人員:“好的呀!”
在冰場裏轉了一圈,去後面找于謹的時候,被告知教練在做采訪。
叢瀾“哦”了一聲,有點無聊,想起來剛才的小風車,就發了個微博。
【叢瀾:可愛,喜歡,賽後我可以拿走嗎?】圖片
【啊啊啊啊是我們LL!】
【是我姐妹兒做的!@巧巧克力藍莓,你的小風車】
【可以可以可以!藍莓你喜歡我再給你做啊啊!】
【現在感覺官方召集應援物還挺好的,真的被喜歡的運動員看見了哎】
【我之前還罵這個行為有毛病,不如他們自己找人來制作,省時省力,這麽一看真的還是粉絲做的更好】
叢瀾也覺得挺好的,但一聯想之前的工作量,還是默默地閉嘴了。
确實,很麻煩。
·
賽前的采訪不止是教練有,參賽選手自然不會被放過。
每個人都被采了,可能只是在省隊裏連三周跳都沒會幾個的運動員,根本不被人知曉。
凡是參賽的人都有這麽兩分鐘的采訪。
根據日期,間隔着逐漸放出。
教練也是一天放一個的。
輪到于謹的時候,是賽前第二天。
他的問題是,你覺得當下運動員要做的是什麽。
于謹:“穩住心态,不要慌。但壓力不單單在運動員自己,教練、後勤,所有相關者都要穩住自身,不要把焦躁、惶恐傳遞給運動員。花滑是一個很精細的項目,堅韌的同時又很脆弱。”
不可避免的,三個問題裏提到了叢瀾。
于謹笑了笑:“就知道。我對她的期望很高,很早之前是想讓她為國家隊拿下三個世錦賽名額、奧運會名額,後來變成了索契冠軍,再後來就是平昌連冠。2020年的現在,我想讓她得到北京冠軍。”
他搖頭,否認了采訪者的說辭:“不,沒有感覺她的競技生涯到頭,也不認為她應該快樂滑冰。相反,我依然要告訴大家,叢瀾是你們最大的競争對手,她沒有短板,也沒有虛弱,想要靠着年齡和傷病熬走她,才是最大的癡心妄想。”
快樂xx,這樣的句式在運動項目裏被單獨提前時,會傾向“不争不搶”的意思。
于謹不認為叢瀾現在是在快樂滑冰。
她一直都能從花滑裏得到快樂,但她從未消弭掉競技的那顆心。
視頻的最後十秒,是于謹正視鏡頭。
他說:“北京是我們的目标,但不是終點。叢瀾會滑到她任意想要滑到的時間點,我們的目标從始至終,在這塊冰上,就是奪冠。北京冬奧當然是奪冠。”
冬奧是特殊的,但也沒什麽特殊,因為每場比賽叢瀾的目标都是第一。
就這一點而言,冬奧也只是一場比賽。
這段視頻放出後,于謹上了熱搜,人們紛紛感慨教練的霸氣,并将他最後一句話P成了表情包。
北奧當然是奪冠。
有人偷偷跟上:【女單奪冠,男單也要奪冠】。
可惜問題只有三個,第二個是關于國家隊梯隊的,未單獨提及沐修竹。
不然,這句話的指向對象應該再多一個人。
·
叢瀾的視頻在賽前一日放出。
對她的問題則更注重個人,提及的三個都是與競技實力相關。
其中一個是4A。
為什麽要練4A呢,這個跳躍的難度與危險性都很高,不怕它導致你出現意外,從而錯過比賽嗎?
沒有明說,但很顯然能聽得出來,比賽更多是指2022冬奧。
叢瀾:“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去危險地界當戰地記者的,做主持想上新聞聯播的,都知道這條路艱險困難,但有機會的話還是要去。4A對我也是這樣,不管它再怎麽難,再怎麽危險,我還是想跳、要跳。運動員上賽場,有時候不是奔着下賽場去的。”
練體育很苦,大部分有能力的人家都不會讓孩子走這條專業的路。
當做愛好、培養氣質的方式,與走專業,吃苦程度一個地一個天。
花滑也是這樣。
褚曉彤沐修竹他們練花滑,如果不是為了心裏的那口氣,以及對它的熱愛,他們有遠超普通人的選擇範圍可做。
叢瀾亦是如此。
她早就可以退役了。
花滑、大道、冰壺,都不如短道、滑雪那麽危險,而後者這些時常與危險擦肩而過的運動員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麽。
他們上場,從未奔着穩妥二字。
叢瀾練4A,也不是為了穩妥。
她就是想。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我并不缺少,何況,4A可為。”她言笑晏晏,如三月朝陽。
【放心吧您內:我追競技項目的初衷,是想看有人在我完全無法涉及到的領域裏拼盡全力,可我有時候又很費解,為什麽要那麽拼呢?
以傷到己身的程度去争那麽一次輸贏,看短跑是這樣,看跳水是這樣,看藝術體操是這樣,看花滑是這樣,看短道更是這樣。
花滑的4A出了又能怎樣呢?多那麽兩分而已,對L不算什麽,她只要多加一個四周進自由滑就能多十幾分,可是看了這次的采訪,我才明白她為的不是這兩分,她也知道會被4A摧殘,但她決定的同時放棄的真的太多了。】
【都說她是為了四周跳第一人的噱頭,可是她已經是了啊】
【全四周跳又怎麽樣呢……現在哪怕有人先她跳出來了所有的四周包括4A,也根本比不上她啊】
【蟬聯ogg四十餘次wr新規則天花板,這成績早GOAT了,4A就只是她想而已,為此寧願賭上所有競技生涯】
【永不停歇,本來我們喜歡的就是藍莓身上這股勁兒】
永無休止,勇攀高峰。
有人想叢瀾跳出4A是想全一個四周跳圓滿,有人是想看到奇跡誕生,也有人只是想看到那顆靈魂不斷地奔向前方。
當她說,不是每個人都為了穩妥奔下賽場時,人們也就知道了她4A的堅定。
4A确實如冰迷所言是個賠錢跳,是衆人所言的叢瀾自私夢想。
國家梯隊已經完善,13歲小女單四周跳頻出,15歲升組女單技術猶在,叢瀾能夠為了自己的夢想去拼一把了。
于謹:“褚曉彤那時候,叢瀾就想練,其實也最适合練,但最後還是沒練。”
平昌的時候就可以練新的跳躍,把所有四周都攻克,只是那會兒除了她就是褚曉彤,世錦賽的名額、奧運會的名額,都要靠兩人争搶。
平昌的蟬聯是所有人的夢,完成了就像是達成了KPI,餘下的時間也足以讓叢瀾放飛。
沒人料到她的競技實力能維持到京張周期,可現在衆人狂喜,希望能見到三連冠女單的誕生。
當國家隊全項目起飛時,人們也同樣期待團體賽的勝利,如此一來,叢瀾就會是史無前例的五枚奧運金牌得主。
這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機會。
·
齊妍來了撫順,這次擔當的是賽場小記者。
“對,我今天不是監督員,”她對着鏡頭說道,“主要帶你們看比賽,也有一點解說的職責。”
前面在承德的時候,齊妍去當技裁了,再往前的話有一站她當的是監督員,主要是對賽事進行監督。
卓铮黃曦夢還有一堆人都這樣,也有被扔去管WINGS的,2000年之後的這批人有過半都被拉回了隊伍裏,做些後勤類的工作。
康茗目前從商冰回了國家隊,在當助理教練,之後的話可能會被扔去省隊。
她有點不太喜歡這種生活,雖然爸媽挺樂意的,因為比較穩定。
康茗在商冰賺的錢不少,只是,以前為了隊伍犧牲太多,退役後她喜歡自由自在,早先就有人來找她歸隊,看着其實不太需要自己,她就拒絕了。
不過,也不是她就鎖死在這樣的生活裏了,之後她想再回去當商冰的教練,或者是做別的,也都沒什麽大問題,輪完簽約期限就可以了。
畢竟當教練被培養的機會難得,所耗費的資源也不少。
這次她也随隊來了撫順。
齊妍跟康茗當然認識,都是差不多時期的,後者當時還是大前輩,這會兒見面了更是一頓聊。
跟着齊妍的直播間裏,觀衆也紛紛感慨許久未見康茗了。
齊妍:“今天比賽要開始了,所以我帶你們先看看後臺。”
在漫天的“找瀾瀾”呼聲下,齊妍無奈地詢問運動員在哪裏。
工作人員好心地道:“叢瀾還沒來哦,你要是想蹲她,可以去後面通道那裏,大巴車會從那邊過來。”
齊妍都不用問,随便一瞥就看見她手機上的那群彈幕。
“說實話,”她突然說道,“我用手機看自己的直播,感覺有點俄羅斯套娃。”
後面跟着她跑的那個拍攝姐姐也笑了笑。
齊妍招招手:“走走走,蹲叢瀾!”
·
叢瀾下了大巴車,習慣性地拉着行李箱往門口旁邊的小桌子處走去。
簽到,測體溫,摁消毒免洗洗手液。
再換一個小桌子,扯口罩,“啊——”,好的捅完喉嚨了。
進去的門是開着的,少接觸就能少一次病毒傳染的機會。
幸好不是冬天,要不開着門裏面得冷死。叢瀾想着。
她嗓子有點難受,伸手揉了兩下脖子那裏。
走出去兩米遠了,叢瀾才反應過來:“咦?”
跟在後面的茱迪被迫停下腳步:“怎麽了?”
叢瀾:“我剛才好像……”
好像看見齊妍了。
在外面為了不影響大家工作,所以站得稍微靠後了一點點的齊妍:“……朋友們,她甚至沒給我一個眼神。”
【哈哈哈哈哈眼睜睜看着藍莓就這麽直勾勾地走了過去】
【她何止沒給你眼神,她半眯着眼睛連跟人道謝都是懶洋洋的】
【感覺沒睡醒】
進門的叢瀾拐了兩步扭頭探出來:“哦豁!”
真的是!
齊妍這邊的攝像已經對準了門口,似乎早有所覺。
【一只藍莓出頭來】
【可愛死了】
叢瀾揮揮手:“hello~”
齊妍失笑:“當然是原諒她啦!”
也沒走近,叢瀾打招呼了以後就指了指側面的方向,示意自己進去了。
齊妍揮手:“比賽加油嗷!”
叢瀾猛點頭:“昂!”
抽簽是昨天就搞了的,因為這次都提前了一周多到的賽場,時間很充足,照舊紅毯走起,漂亮的紅毯抽簽直播環節已經成為了國內舉辦賽事的固定環節。
叢瀾手氣還不錯,抽了個最後一組的倒三。
苦了排在她後面的宮融。
宮融:我單知道一起來比賽挺開心的,但我不知道我有幸能排到後三人裏去抽。
國家隊的世界排名都靠前,分賽場的時候也沒故意都安排在一起,直接分批來的。
就像是世錦賽前幾選站那樣,一二三不能在一處。
加上教練們最好都分開,所以叢瀾跟桑瑩慕清晖等人沒一起,跟着來的女單Sr組別裏,有宮融、墨仙、郝青璇,加上Jr組的幾個。
桑瑩郝靜柏則是跟丁教練去了別的賽場。
賽事成績關系到了積分,要是把這群技術高的全塞到一處,競技性确實很夠,但十四冬就完犢子了。
第一批六人組裏,墨仙等人跟着于謹和丁教練都可以,她們的技術水平和優劣勢兩人都非常了解,所以并不存在刻意打壓誰、誰又得哪個教練青睐的問題。
盡管網上對這方面的讨論甚多。
于謹:看情況呗,誰陪着比賽不都一樣嗎?
但網友看着不一樣,反正也是一個吵鬧的話題。
選站暗地裏給人劃到難比的賽場,這個跟着那個了,這邊的比賽明顯比那邊的難……說什麽的都有。
實際上,宮融和單詩蘭有點撞類型,都被分開到不同的賽場了。
柳珈忙完這些,累癱的時候掙紮着去看發布名單後的反響,結果瞧見的就是撕逼大戰,一下子都麻了。
“愛咋咋吧,老娘問心無愧。”她躺平了。
就知道怎麽幹都不會如所有人的意。
她不在乎!不在乎你們知道嗎!
來自社畜的怒吼。
墨仙則是很開心,慕清晖還跟她分享感受來着,說你把這當成國際賽,跟着瀾神一起參賽很爽的。
她試圖了,但沒成功。
不過這也不妨礙她開心!
特別是前兩天瞧見的那些觀衆席應援布置,哇也整得太好了吧!
大部分都是叢瀾的,但也特意選出來了其他選手的,若是真沒有的話,官方自己出板子給做。
這個時候會比開放觀衆席要好一點,因為篩選了一遍後,叢瀾的占比不至于達到幾乎百分百。
墨仙每次去主場館練冰,都要拍個不停。
于謹無奈,問她怎麽好幾天了還要拍。
墨仙振振有詞:“每一天都不一樣啊!”
于謹也看不出來哪裏不一樣。
墨仙覺得就是不一樣,工作人員是陸續補充布置的,每天都會多一點,還會調整一些,再加上時間不同、角度不同、今天的心情不同……
想拍照的時候哪裏要那麽多理由?
觀衆席空蕩蕩,但又似乎全是人。
不是恐怖故事,是真真實實來自五湖四海的溫暖。
齊妍來到場中時,也再次被驚到了。
“每次來主場館,我都要震撼一回。很感謝這次參與到了應援觀衆席布置的每一位,謝謝你們的付出,讓這場賽事不那麽空曠。”
只開放了半個場子,但也把下面這半個區域全部布置得滿滿當當。
【啊啊啊啊真的好好看】
【下面半個區全滿了,真的好多應援】
【人沒去東西去了,滿足】
【确實啊,粉絲寄去的東西才能有這樣的效果】
花紅柳綠,轟轟烈烈。
不厭其煩地分揀、拆快遞、消毒、布置,吃力不讨好的行為,在此時終于展現了意義。
齊妍:“運動員在賽場,也很需要觀衆。”
不單單是冰迷需要運動員,運動員也需要冰迷。
當一場賽事的舉辦方由心出發,做出的事情總不會錯到哪裏去。
今年的冰迷們總說,是冬運中心的舉措、運動員的努力,給了大家安慰。
這場比賽中,她們也終于可以看到,後者同時從前者這裏汲取了力量。
撫順這場的賽事logo,是滴水成冰的造型。
官方解讀是,冰由下而上是水,水落地為冰,彼此轉換,互為根本。
可以是運動員和教練,可以是冰迷和項目,可以是很多很多。
汲取二字,是最好的概括。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