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494章 擰巴的新規則
張簡方舒傲白堂溪三人的國際大跳躍, 始于冰迷們的狂歡,起伏于滑冰項目對其他所有項目的指指點點——主要是人們突然發現原來窩裏鬥是浪費精力的有本事直接打上國際協會讓最高決策層都是我們的人——終于鄢珈躍得了個新的花名。
贅婿,一個此次熱度事件的最大受害者的新名字。
等搞清楚為什麽自己的微博下面留言全是“贅婿”之後, 鄢珈躍美滋滋接納了這個新花名。
他甚至試圖去改自己的微博認證,要求寫上“褚曉彤贅婿”五個字。
被他纏着問為什麽不行的客服小助手:“……”
你可消停會兒吧我的神仙!
褚曉彤也看見了這個新花名, 并且點贊了。
轉身就截圖拿去花滑群裏嘲笑。
但鄢珈躍很快樂, 怎麽就不算贅婿呢?他多愛褚曉彤!他多愛花滑!
還有人鼓勵他抓緊在張總跟前露臉, 今年世界杯世錦賽拿一堆金牌, 再問問能不能把花滑那邊的財産分一點過來, 比如那個WINGS就不錯,再比如那邊的隊醫也很好的樣子。
褚曉彤冷笑:“連吃帶拿,過分了啊!這是要分我娘家財産啊!”
鄢珈躍:“給錢的給錢的, 我的贊助費分你的。”
運動員的贊助費本就要跟冬運中心分成, 比例有不同的規定。
但張簡方确實打算把花滑這邊淘汰下來的一些設備和雜七雜八的玩意兒, 送去別的項目裏。
短道的問題相對來說比較大, 也是他接下來一段時間工作的重點。
說是淘汰, 倒也是這幾年積累起來的各種好東西,壓根就不是垃圾。
WINGS更新換代很快,放以前還得省着用, 後來經費到位了說換設備就換, 現在已經更新到無人機了。
早前的一些多餘設備, 還下放到了省隊,以及俱樂部聯賽裏去, 這些收回來一點分給短道他們也不是不行。
花滑的倉庫大門一打開, 其他項目的人沉默了。
啊, 都知道花滑富貴花,但怎麽能這麽富貴呢?
還有啊, 這些都給我們的嗎?
花滑以前淌過的雷,這次不會再出現,而她們留下的那些經驗、財富,都可以直接贈與。
後勤團隊少的那三分之一,就是鮮明的例子。
固然有人不滿,也有花滑冰迷覺得好過分,可是,沒有自己人過去給謝今歌林安安等人撐腰,搶占決策層位置,還等着後面繼續被某些人補進來嗎?
張簡方把這些位置騰出來,可是廢了老鼻子勁兒了。
真要是這麽循環往複的做白工,他就算心氣兒再足,也要消耗完的。
·
現在的訓練基地有一個好處在于,新建的永遠比老牌的要好。
而且是好非常非常多。
叢瀾看着偌大的塞罕壩:“哇——”
雲南基地你弱爆了!!!
雲南:???
河北基地其實是在承德,全稱是河北承德塞罕壩國家冰上項目訓練中心。
從這個名字也可以看出,它不針對單個項目,而是所有的滑冰項目。
最初設計這個基地,就是為了2022北京冬奧,屬于冬奧配套工程。
光建築面積都有2.4萬平米,總占地面積足足4.1萬平米。
而且這裏還是禦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海拔1300米,妥妥的訓練用高原基地。
——跟雲南新疆的高原基地差不多海拔。
這裏真的非常漂亮,采用的技術标準是即将會在冬奧場館裏用到的,二氧化碳制冰、綠色場館、新空氣循環技術等等。
由于疫情的影響,關于空氣循環也會在之後進行改進,這部分最近在進行新的設計。
這裏的訓練中心建築中,所鋪設的冰面也特別有意思。
叢瀾等人都看傻了:“好大!”
負責人笑了笑:“花滑、短道、大道、冰壺,我們這塊冰是四合一的。”
一個,大道套着花滑短道冰球,側邊再多了冰壺場地,的超級大冰面。
叢瀾:“感覺被炫了。”
四合一不是簡單的把冰面延展開來。
首先,花滑短道冰球三個項目可以共用同一個冰面,但是,三者對冰面的溫度厚度要求是不一樣的,所以這一部分的冰面必須可以單獨調整溫度厚度等數據;
其二,大道的冰面要求與其他的不同,因此外圈的圓環冰面也要能夠做到單獨控溫;
其三,側邊的冰壺場地除了溫度以外,它的平整度要求和冰面傾斜程度,與其餘的幾個項目差別最大,這又是一份全新的标準。
就像是一把不同菜肴肉類的烤串,對火的要求都不一樣,但得同時去烤,需注意不能烤焦了也不能生了。
叢瀾說被炫了一臉,就是因為這種結合是對制冰技術的極大考驗。
在此之上,便是後續對溫度的分批把控。
溫差,這一個能影響到賽事質量的艱難技術,前兩年已經被攻克了,二氧化碳制冰超級管用,花滑賽場用了都說好。
塞罕壩這裏,既然能做到這個程度,就說明了它肯定在這方面有了更多進步。
沐修竹:“想一下四個項目的都在這裏練……”
叢瀾:“那我要放動次打次的歌,争取打亂所有人的節奏。”
在場衆人:“……”
謝謝,已經有那個畫面了。
一起訓練嘛,花滑沒有音樂怎麽練?短道教練不吆喝怎麽配戰術?冰壺不叫嚷怎麽投?大道不說話誰知道你圈幾?
冰球不能一起,冰球沒有高高的玻璃圍擋容易打到人。
冰球:就這麽被你們開除啦?
可話說回來,要是真的四個項目一起練,會被吵死的吧?
叢瀾打了個哆嗦。
塞罕壩挺涼快的,這裏是寒溫帶季風氣候,六七八月正是避暑的好地方,最高也在二十五度左右,早晨晚上能到十六七這樣子。
穿着短袖在這邊,風一吹,就有點涼了。
承德嘛,古代皇帝還在這裏避暑呢。
新基地新技術,黑科技滿滿,連機器人都在這裏出現了。
叢瀾抱着人家不撒手:“它還會沖我賣萌,你看你看!”
說的是矮矮的半人高小機器人頂端的那個顯示屏,會有顏文字出現。
聲音采用的也是小孩子的,女聲男聲都有,很是可愛。
當然也可以切換成人版本,這方面還是做得很到位的。
于謹催促:“別玩了,走了走了。”
叢瀾不想放過它,問:“你能不能跟我一起走呀?”
小機器人:“當然好呀漂亮姐姐。”
叢瀾:“它說我漂亮!”
于謹:“……”
你缺它一句漂亮?
沐修竹他們也來逗:“我呢我呢?我帥嗎漂亮嗎可愛嗎?”
負責人就這麽笑着看大家在這裏玩鬧,他也很高興。
沒多時還遇到了機器人的工程師,對方講解了關于機器人的事情,并詢問花滑這邊的AI。
因為兩種AI是有技術交叉的,在計算機視覺這裏都有研究,只是這邊的小機器人還有對自然語言的處理與強化。
叢瀾的研究方向也是涉及到圖像處理的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這方面倒是沒太多。
她跟人家沒一會兒就開始聊專業了,把旁邊的人看得一愣一愣的。
于謹早早地放棄聽懂這個話題,在四處地看。
沐修竹眼神無光,滿腦子都是“我師姐到底在說什麽”。
沈韞玉以一副“哇我師姐果然最厲害”的崇拜神态,緊緊盯着叢瀾。
其餘人也大多是以上三種。
工程師最後意猶未盡:“能加個聯系方式嗎?”
叢瀾:“好呀!”
對方趕忙掏手機掃碼,她道:“以後有時間可以合作,我們公司在這方面還是有些專利的。”
AI肯定是未來的科技發展賽道,叢瀾估計自己退役後也要去搞這個,順利加了對方的聯系方式,備注好公司和名字,若之後的學業裏需要實踐,說不準真的可以去找她。
·
疫情打亂了很多安排,ISU在四月的時候曾正式宣布2020WC不再舉辦。
這個消息很多人都有預料,秦芷賀舒揚他們在四大洲之後就飛去了楓葉,預備抓緊時間練習,為世錦賽而努力,結果突然宣布取消,之後他們就猜應該是不會補辦了。
只是,到底沒有被确認,一些人還是抱着“可能會補辦”的心态,想等等看這場世錦賽是否會被塞到2020/21賽季裏去。
這場世錦賽的舉辦地是楓葉,原以為是一場最豪華的賺錢機會,沒想到是個徹徹底底的賠錢場次。
楓葉冰協這次賠了個底兒掉。
ISU宣布不再補辦,也就等于告知它們不可能再有翻身機會了。
五月的時候,ISU出了今年的新規。
改動還是挺大的。
最引人矚目的是4Lo的分值,這次改成了跟4F、4Lz一個分數,都是11.0。
這也表明了ISU終于認可了4Lo的難度,卻同時把4Lz的BV往下調,由11.5變成了11.0。
叢瀾有了4Lo後,自由滑裏就沒放4Lz了,用的是4Lo和4T3T,但不代表她不會跳這個難度。
只是在想要完成4Lo的配置上,她的想法比較強烈。
4Lz的分值下調,好處是可以讓運動員們不要追着這個跳躍跑,很多人連F和Lz都沒搞清,就去跳四周了,蒙一個算一個,所以賽場的4Lz質量很糟糕。
AI控制了一部分,但總體來說練4Lz的還是比較多。
三個難度四周跳BV改成一樣的,至少在這個層面上,可以讓教練不要那麽激進。
但4A的分值還是很低,只有12.5。
其實按照大部分人的理解,4A的BV它不應當這麽低,而是“你跳了4A出來那麽你就是第一”。
AI之下,4A标準落冰,就得有它這個高難度所配套的高分值。
不說到20,起碼也得有個15+。
因為試圖練這個難度的運動員,已經不單單是為了分數,而是更高的追求了。
于謹拿着平板那裏不是很開心地看資料。
“啊……總感覺花滑又要死了。”他說話很不客氣。
沐修竹挂在擋板上,問咋了。
于謹:“沒啥,你3A咋樣了?”
沐修竹:“找回來一半半。”
于謹嫌棄:“說話不要賣萌。”
沐修竹:“一半的一半不就是一半半嗎?”
于謹翻了個白眼。
每年的訓練方針,是跟着ISU新規走的,這樣不容易犯錯。
但今年,于謹就不太喜歡。
也不是弄出來的訓練計劃不好,而是,今年的規定有點神經病。
叢瀾的跳躍質量擺在這裏,所以大家對跳躍的整個過程要求就會很高。
起跳、空中、落冰,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要求。
新規裏則是放寬了扣分條件,比如去年起跳錯刃、低質量起跳,GOE的扣分範圍還是-2到-4,今年就調整到了-1到-3,力度減輕了。
懲罰加重的倒也有,存周的GOE從-1到-2,調整成了-2到-3;周數不足,也就是0-90°的缺周,之前的GOE是-1到-2,新規則細化了一番,卡在90°的就是标記q,然後-2,在這個區間裏的就是-1,不标記。
再就是起跳,poor之外加了一個cheated,也就是低質量起跳以外多了一個錯誤起跳,GOE是-1到-3。
這個cheated takeoff範圍很廣,就比如點冰跳用了整個刀刃來起跳,屬于違規;
還有一種就是extensive rotation,即大範圍的旋轉,但它沒跟pre連上,可是實際似乎指的就是pre。
所以吧,分析這次的新規時,于謹一直感覺怪怪的,乍一看沒什麽大問題,連這兩年冒出來的新賽場毛病都開始抓了,好像還行。
仔細一算,又感覺哪兒哪兒都不對。
T跳的踩刃現象越來越嚴重了,特別是4T的借踩刃用力方式,平昌周期很多,會四周跳的女單男單也很多搞這個的。
4T踩刃這事兒,有時候是失誤,有的人則是練的時候就是踩刃的。
T,點冰跳,很顯然,它用到的是刀尖。
盡管刀尖不是刀齒,屬于冰刀弧度的前端,而非豎着的那幾個刀齒,天然的在起跳時會有一個向下壓的動作。
但是,點冰就是點冰,不是刃跳,後半部分的刀刃是不能挨着冰面的。
之前比賽裏有一個男單把4T踩實了,被人嘲諷就是個4S,但這也是不對的。
因為4S的技術動作,與4T踩實了刀刃,是不一樣的。
一個跳躍看的不單單是起跳瞬間,還有它的進入方式、冰上弧線、起跳痕跡,這些才構成了一整個跳躍的類別。
第二種,感覺是ISU想加個pre的明确條款,但做了一半就不做了,extensive這個幅度根本沒給數據,是180°還是怎樣?完全沒有。
總體來說,cheated這個分類加進來,是很不錯的。
可是沒有細則,就又顯得半途而廢了。
他們教練不是只看了規則就行的,得看為什麽出這個規則,它的傾向是什麽。
沐修竹懵了,問師姐:“什麽傾向啊?抓起跳不好嗎?”
叢瀾指揮他去清冰車裏給自己找碎冰,自己則是去扒拉于謹包裏的塑料袋。
“抓起跳很好,但整個傾向不好。”她說。
叢瀾沒去開教練組會議,她只是比沐修竹多了個腦子。
“強調了點冰跳踩刃,但放寬了起跳質量的扣分,這部分包括用刃模糊和用刃錯誤。”叢瀾接了碎冰就套袋子,邊跟沐修竹說着。
沐修竹靈光一閃:“F和Lz?”
叢瀾:“孺子可教。”
一個踩刃,換了不知道多少的起跳犯規。
尤其是用刃模糊從-1到-3,改成了-1到-2,這一點的操作餘地非常大,因為AI的出現是完全可以把用刃模糊這個規則取消掉的。
人眼看不出來,科技不行嗎?
同時,用刃錯誤這一條,也從-3到-4,改成了-2到-4。
F和Lz最容易出錯的就是起跳,并且,進入曲線裏用刃正确,起跳瞬間錯刃,是常見的事情。
大多數時候,瞬間錯刃是會被放過,認成正确用刃,最差也是個用刃模糊。
能F和Lz雙對的,不管是三周跳還是四周跳,人數都非常的少。
可以練出來這個正确技術的,絕對下了苦功夫。
每年說着要改刃改刃,多少人逐漸放棄,不就是因為它太難嗎?
放過錯刃一事,延續用刃模糊這個概念,對正确用刃的運動員來說,是一種側面的優勢削減。
沐修竹:“原來有人負三,現在GOE是負二了。”
叢瀾看着他。
沐修竹:“我說得不對嗎?”
叢瀾提醒他:“滿分是5,起步是5。”
沐修竹沒反應過來。
叢瀾嘆氣:“扣分的基礎分是5,-3是要在5之上的,也就是最後結果5-3=2。”
沐修竹:“???”
草,我忘記了。
就像是終于落實在規則裏的cheated takeoff,它-1不是說GOE從負分打起,而是這個跳躍的滿分不能是5了,得從4分開始往下看,如果還有別的扣分就繼續扣。
花滑的規則裏加分要看情況,扣分則是實打實地裁剪單項GOE的最高分。
規則裏明确的一點是,裁判打分期間要以利于運動員的選擇為主,這也是同時寫進AI裏的。
WINGS牢牢地遵守這點,不論運動員國籍。
裁判可能會偏私,WINGS不會。
故而,将扣分放淺,AI層面确實會執行得比較到位。
但叢瀾沒有說的一點是,4Lo确實分數上來了,但4Lo、4F、4Lz不應當同分。
哪怕是4F和4Lz,後者是一個非常扭曲的跳躍,對右腳的磨損會稍高一些,它的起跳與弧線進入的方向相反,等于整個人是擰巴着起跳的,難度自然比前者高。
而且花滑這邊大多都是男單錯F,女單錯Lz,研究表明這倆跳躍跟運動員的骨盆構造有關,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
ISU承認4Lo的難度,叢瀾很高興。
但它開始模糊這三個跳躍,讓叢瀾覺得“啊還是熟悉的你”。
真心承認4Lo的難度,怎麽沒有人來問她呢?
記者媒體們還會問問四周跳的種類區別細節在哪裏,難度區分的依據是什麽,你練出來的順序為什麽會是這樣的,現在的賽場上跳躍種類的分布為什麽會這樣……
最有權限,也最方便找到運動員詢問的ISU,反而從來沒問過叢瀾這些問題。
并不是,他們能夠自叢瀾的采訪裏得到依據。
因為技術的剖析是嚴謹的,身為制定規則的最高組織,ISU應當有嚴格的數據采集與分析,而非看了采訪聽了某些運動員的個人主觀感受,從而制定新規則。
在以前,ISU給出不提高4Lo分值的理由,就是他們無法以運動員的主觀感受,來不公正不嚴謹地判定跳躍難度。
現在他們倒是可以根據采訪裏的“感受”,做這事啦?
不然4Lo的BV調整怎麽來的?
又怎麽就認定三個四周跳的難度一樣了?
悖論了。
按照于謹他們的分析,這一條的目的在于支持更多種類的四周跳出現,而不是真正認可跳躍難度的區別。
也挺主觀的。
然而這樣一理解的話,就正常了。
畢竟,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很ISU。
新規則的傾向上,于謹覺得ISU真的擰巴。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