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453章 鑽石表演賽
在二三月ISU大裁員、各國冰協成員大縮水的幫助下, 張簡方這次的AI提議終于通過了!
許是人員虧空得太厲害,在位的要麽後臺過于強硬保住了人,但信譽也下降了不少, 再者張簡方這邊的支持者太多了,最後靠着三分之二的投票, AI提案順利通過!
但通過的不是世錦賽那種AI直接管控賽場, 而是作為一種輔助裁判打分的手段, 進行同步打分和解析的工具。
更像是WINGS的最初版本功能。
其實也提到了AI直接取代裁判, 但想也知道肯定不會被通過。
為什麽還要再提呢?
很簡單, 屋頂掀了不被允許的話,那麽,開窗就會被妥協。
一個規則的實行要有缜密的标準, AI一事的具體執行則需要花滑內部詳細制定了。
可以預料得到, 這群人有得忙了。
這一條主要的AI提議之外, 還有一些配套的方案, 有的被駁回有的被同意, 七七八八的,得先記錄下來,之後再分析。
另外, 關于跳躍難度定級, 還是以“人的身體條件不同導致感受不同”給駁回了。
張簡方若有所思。
四周跳分值一事, 4Lo明顯難于其餘四周,那麽, 它的分數該是最高的。
現在所有的數據, 都被以“主觀”二字概括, 依據都是“運動員說的”,盡管賽場裏4Lo就叢瀾那兩個記錄。
但, 假若下個賽季AI進入賽場,那麽明年的提案就能用AI來充當證據了。
到時候針對的不僅是四周跳,還有三周跳的難易程度。
WINGS也可以對群體、個人的跳躍進行難度分級整理的。
這個消息傳回國內以後,冰迷們狂呼燦爛的未來終于到來!
卻也有人不爽,覺得張簡方這次對AI一事過于看重,賽事裏的很多問題都沒被他關注。
對于這個言論,有人回複,不是張簡方只看重AI,而是你提到的這些問題,如果AI能進到賽場管控或者稍微影響一下裁判,那麽,大半都能迎刃而解。
就像是吃水果,有刀在手,不管是切塊還是削皮,又或者撬開硬殼,都是可以的。
AI就是這樣的一把刀。
人們歡呼之下被提起的“AI權限過低”,卻又不是那麽大的問題,因為規則落地以後就不是這群人能控制的了。
畢竟,最後還是要看執行得如何。
花滑的打分規則趨向完善、公平,耐不住執行者滿是利益,這才導致了賽場的不公。
AI也是一樣,只要它能光明正大、名正言順地出現在賽場上,那麽,至少那一個賽季,它被安排做出什麽都是符合規則的。
老師布置了今天寫一張卷子,學生可以自己寫,也可以抄別人的,還可以寫一半抄一半,也能全部都瞎寫。
張簡方從一開始,要的就是一個“許可”。
·
高山基地特訓之前,臨時的表演賽緊急開始了。
它甚至沒有太過提前對外售票,而是在賽前一周的時間,才在冰協官方的賬號裏推送了相關的信息。
【中國冰協:2019年7月20日“中國鑽石表演賽”将在上海舉辦,本賽事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邀請退役、在役運動員一起,體驗一場無人類裁判、大衆評分的表演性質的比賽。以下是詳細簡介,購票鏈接見入口】
【???】
【這是什麽東西,好突然】
【lan去嗎?她去的話我無腦買門票】
【不用想了,這種海報後面有張簡方祁尋春出沒的比賽妥有瀾神,直接開沖就完了】
【就剩下不到六天了你讓我怎麽安排時間!】
【你根本沒詳細簡介,你只是給了比賽時間和項目,啊啊啊到底是什麽快告訴我】
項目的分類過于奇葩,沒有在第一時間告訴大家。
這個宣傳還是有點趕了,第一波只是想要告訴衆人我們要搞一個新型的賽事了,這次是很不一樣的那種。
等之後的第二、三波信息陸續放出,兩個小時後,冰迷才看懂了這到底是一個什麽比賽——
是沒有積分和mts,也不被ISU認可的,純純商業分錢表演賽。
區別在于,無ISU,無裁判。
但區別又在于,裁判是WINGS,以及在場的所有人。
叢瀾轉發了最初的一條,她剛結束訓練,有點晚了。
有了她的确認,人們等待明天上午十點開票的心,一下子拉到了最高。
褚曉彤這邊,她的粉絲也在思考,“退役”的人裏會不會有她們彤姐呢?為什麽不放參賽成員的名單呢?這讓她們很糾結啊!
不是不想放,是最後的大名單還沒有确定下來。
叢瀾看着手裏的資料,震驚了:“教練也來當退役選手?”
秦檸:“你就說是不是退役選手出身的吧?”
大鵝的一個教練,聽聞有這麽一場比賽也想來湊湊熱鬧。
但他不是以運動員陪同教練的身份,而是“退役選手”,同時來參加項目的PK。
叢瀾:“他甚至報了3A!”
秦檸:“加拿大有一個退役五年的男單也報了3A。”
叢瀾好羨慕的:“男單的身體真好。”
不管是注重鍛煉還是真正熱愛得以保持,二十六之上就絕對是老男單了,更別提教練已經三十多歲,這樣的身體條件很難支持他跳出高難度跳躍。
3A,對男單依然困難。
比賽章程定得很快,五月份就解決了,高效率的背後是無盡的加班,和吊在眼前的那根胡蘿蔔(放假與獎金)。
就這個方面而言,打工人真的很慘。
表演賽以觀看者為主,設定的項目競技性強烈的同時,表演性也極高。
退役和在役的運動員分成兩隊各自比賽,有跳躍、旋轉、滑行三個單項,每個單項裏又有規定的小比賽環節,比如跳躍裏的三周跳和3A、四周跳和4A,另外就是連跳與連續跳。
不要求複雜的進入步法,也不要求滿場的條件,只需要滑行-一個步法的進入-起跳-落冰滑出。
WINGS負責評分,規則按照ISU的标準,但剔除了複雜步法這一點。
等于說,完完全全的跳躍大賽。
看每個跳躍的完成度,一個個跳躍最後的積分加起來,就是跳躍比賽的前三。
前十名都有獎金,參與者也都包機票住宿餐費。
連跳環節則是對跳躍的數目規定了只取三種,不管是哪個33、313,32也好,只有三個有效分數。
現在的連續跳,也就是T和Lo之外的兩個跳躍結合,會被認為是中間多了一個步伐。
3A3A難度逆天但不被ISU認可,需要打八折的BV,這樣一來就沒誰願意用它。
實際上也是有人會跳這個的。
這次,滿足了冰迷們的期待,連續跳的分數是正常的!
4T3A和3A3A也成為了冰迷們想要看到的連續跳投票榜單第一第二!
總之,每一個單項都充滿了趣味,又完全講究跳躍本身的質量,所以,相當于訓練環節的比賽。
旋轉與滑行也是各有标準。
最關鍵的是“節目”,不分短和長,統一定為六分鐘以內,只要參賽者樂意,想跳二十個跳躍都可以,一個不跳也沒問題。
這部分的打分全靠觀衆手裏的計分器,一個人就是一分,對這個節目滿意就可以點贊,不滿意就棄權。
這也是真正意義上的,表演,而非比賽了。
規則發給了想要邀請的國際選手,一些人沒什麽興趣,一些人則是不敢來,還有一些興致勃勃快樂答應。
像是娜塔莉教練之一的人就要當選手,也不算唯一,另外也還有一兩個退役也在做教練的人同意了當做選手來參賽的。
叢瀾:“肯定很熱鬧!”
特別是退役選手,如果他們能出三周跳這樣的難度,現在的這群技術毒瘤們,又要怎麽觍着臉說自己的艱難努力?
看看,年紀上去了,身體素質大幅下降了,人還不在役沒有苛刻要求了,技術實力還在,多麽無形的打臉啊!
截止到賽前一周,名單還是在不停地變動,有突然不來的,也有終于給了結論要過來的。
直到賽前的三天,單人、組合的人數,基本能跟世錦賽持平了。
換言之,這群人可以說是勇敢的第一批。
因為,誰都知道中方目前跟ISU的僵持,也明白來這裏意味着什麽。
西妮娅·庫裏科娃的教練看着眼前不算熟悉但又充滿了中國特色的機場,感慨建築物龐大以及人流衆多以外,遇見了與自己一起來的同行,對視之間只餘微微的苦笑。
她們在賭。
賭張簡方的徹底勝利,也賭ISU“法不責衆”,不會在之後的賽事裏暗中壓分。
當然,過半的外國人裏,一小半的在役運動員們能夠來參加這場表演賽,也是張簡方與各國冰協交涉的結果。
否則,只要一國冰協拒絕,就不可能有所屬的運動員答應此事的。
哪怕這位運動員很心動,很想來。
因為冰協控制着比賽的許可,占據了本國花滑行業的頂端,也有着足夠的能力輕易毀去一位運動員的所有努力。
運動員總是最弱勢的,掙紮着渴望有一個好的教練、好的團隊、好的賽場、好的未來。
娜塔莉看着豪華的賽場,發出了渴望的目光。
·
方尖緣來看表演賽啦!
她滔滔不絕地跟媽媽講述着自己的高瞻遠矚。
“我就知道不管名單出不出,先搶票才是王道!看,叢瀾會出現哎!”方尖緣說着說着就激動地要尖叫了起來。
幸好是暑假,還是周末,不然只能自己來不能帶上媽媽了。
朋友出國玩去了,說不準現在正悔恨出去得不是時候,可是機會難得簽證難搞,取舍之後還是選擇繼續旅途。
方尖緣媽媽:“知道了知道了,你已經說了八百次了!”
方尖緣:“我好聰明!一看就是遺傳了媽媽你的睿智!”
這話她媽媽愛聽,立刻美滋滋了起來:“那可不!要是循着你爸那蠢樣……”
balabala一大堆,話匣子就打開了。
方尖緣沒打斷,讓媽媽自由發揮,她則是挽着媽媽的胳膊一起去排隊驗票。
進了場館後找到了位置,不算特別好,是半山腰靠前的區域,在場邊的中段。
側邊大屏幕上慢騰騰地滾動着比賽須知,廣播裏有一道女聲,用很低的聲音在緩慢地念着這些內容。
故而,來到場館裏的人都會下意識地小聲一些,一邊認真去聽,一邊尋找自己的位置。
現場有一種熱烈之下暗藏起來的沉靜。
方尖緣也忍不住湊到了媽媽耳畔,輕聲問:“你要不要去衛生間?”
媽媽:“先不用。”
她看了看滿場的座位,發現還挺多人的:“都能坐滿啊?”
方尖緣:“肯定啊!”
沒說叢瀾會來的時候,就已經把票賣空了。
當時大家的說法是“要支持張總創業”,冰迷們看門票也不貴,一百來塊錢就能支持一下,感興趣又有時間的就直接買了。
後來,不知道誰說出确認叢瀾會來,好家夥,之後的放票時段直接秒空!
方尖緣還給自己另一個好朋友試着搶過票,結果全是陪跑,連提交訂單的頁面都沒進去過。
她當時還在想,賽事方真的懂事,知道分批次放票,不然沒有指望的人們就一股腦買黃牛票去了。
這次挺好的,因為對自己之後的購票充滿信心,一開始的黃牛票壓根賣不出去。
可惜的是,方尖緣知道好友最後還是被迫買了加價黃牛。
現在,好友痛心疾首,将自己那個睡過頭沒買到第一批票的覺,喚作“一千塊錢的高昂教訓”。
媽媽:“看着好多小年輕,真好啊,體育項目就該這樣!”
小孩子就要能跑能跳的嘛!
方尖緣:“嗯嗯嗯!”
她坐不住,左瞅右看的,又被媽媽念叨了,說不能這樣子,看着醜。
殺傷力過大,方尖緣一下子就僵住了。
·
叢瀾沒穿考斯滕,而是短袖訓練服,正在後臺練陸地跳躍。
之後會六人一組地出去,一個跳躍其實過得很快,幾秒鐘的事情,女單從三周跳到四周,也沒多久。
參賽的中國運動員在各個項目裏都有一半的數額。
這次沒讓Jr的參加,都是Sr的人。
要不然人數得增加一倍多。
跳躍也不是每個種類都要跳的,像是女單的話,不是所有人都會3A和四周跳,有的人也會不怎麽擅長其中的某種跳躍。
所以就跟連跳連續跳的規則一樣,實際上是單跳取三個最高分。
不過也有不太“公平”的情況,BV和GOE構成了積分,那麽,會四周跳的就要比三周跳的分數高了。
最開始策劃的時候考慮過要不要單獨把3A和四周跳作為第二枚獎牌的計算範疇,後來,顧慮到現今女單運動員的高難度技術追求,還是幹脆直接與男單一樣了。
叢瀾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說,這是不合理的,因為女性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與男性的就是不一樣。
但她喜歡。
每次被人提起女單的跳躍不如男單,總被說女單的加分是優待,同一個跳躍還是男單的更好,這讓很多女性運動員都不高興。
而冰迷之間盛傳的“有本事讓女單去跟男單一起比跳躍”,在WINGS成為裁判之後,也有了成為事實的可能性。
還不用擔心裁判的主管偏頗,畢竟WINGS壓根就不在乎性別。
只要算法和程序不出問題,它就不會出問題。
當然,也不能給WINGS斷電!
·
方尖緣正在跟旁邊剛認識的小姐妹聊天。
只要現在在現場的,都是她異父異母的親姐妹!
姐妹:“我以前只看他們在網上說有本事辦跳躍大賽,沒想到居然真的可以見到!蒼天啊,太神奇了!”
方尖緣:“嗯嗯嗯我也覺得是!”
姐妹:“我看你有點眼熟。”
追過全錦賽的應該會知道方尖緣,她當時表現挺好的。
方尖緣面不改色:“是吧?我朋友也說我長得像一個明星。”
姐妹:“哦哦哦,這樣啊,那可能是吧。”
方尖緣糊弄過去了以後繼續跟人家聊。
姐妹:“我這兩天也一直在網上看大家的意見,我的天,說什麽的都有,有些直接罵瞎搞。我覺得還行啊,你看現在表演賽基本都沒有了,看冰演是挺好的,但我也有點想看比賽啊!”
可是比賽的話就那麽幾個,而且都很嚴肅,每次看都大氣不敢喘,不到成績出來不敢放心。
方尖緣:“我也覺得,又有趣又可以排名,挺好玩的啊!”
姐妹:“是吧?我也覺得!”
花滑是一個帶有表演性質的競技項目,它的競技性不弱,又從來不會跟藝術性割裂。
要更注重競技,還是藝術?
要更高的T和BV,還是那抓不住的PCS?
這是一段時間以來人們争吵的內容。
這場名為“鑽石表演賽”的賽事,恰是将這個話題再度推上了風口浪尖。
跳躍旋轉滑行,只看BV只看GOE,用的還是ISU規則,而不是新制定的。
——制定一份新的很難嗎?不難,參考ISU原有的稍微改改就行了。
整曲的節目不算BV不算GOE,只看在場觀衆的投票數。
完全割裂了T和P,直接把花滑拆成了兩個部分:花樣,滑冰。
這也是為什麽會有很多人這幾日一直在罵這個比賽。
因為它背離了花滑這個項目的本質。
張簡方知道嗎?策劃者知道嗎?參賽者知道嗎?
誰都知道。
但它還是如期緊急舉辦了。
不是因為簡單的要分錢,也不是什麽商業,而是它在展示如果花滑割裂發展的話會如何。
也是在告訴大家,為什麽正規比賽應該對T和P都要有要求。
TP的分離打分,就像是這場鑽石表演賽,放在私下是有趣,放在賽場上是無恥。
方尖緣和這個冰迷的态度,是把這個比賽當做了“表演”,摻雜了一點點的比賽性質而已,是快樂的團建罷了。
這個表演賽的模式不可能完全沒有問題,但它是個表演賽,目标群體是觀衆的滿意度,所以落腳點也就是讓觀衆滿意。
觀衆就是市場。
不論外界再怎麽争執,這場比賽的意義,就是推動花滑商業化發展。
·
因為不是正經比賽,加上沒那麽多的技術難度要求,所以後臺的氛圍比A級賽要輕松許多。
終于有人敢來跟叢瀾打招呼聊天了!
當然,也是趁着她放空的時候。
經過了幾個月的修整,桑瑩的傷差不多好了,這次也報名來參加全部的項目。
桑瑩:“彤姐不來嗎?”
叢瀾:“她說她恢複不了,就不來玷污自己以前的好名聲了。”
褚曉彤很想來。
可她已經一年多沒有專項訓練了,怕不是兩周跳都夠嗆。
肌肉沒了,身體素質也完全不跟花滑專業運動員搭嘎,自己私下練了兩日,最後幹脆地選擇了放棄。
她明白短時間出不了效果,不是以前傷病修整一兩個月再複冰,後者她還是一個專業運動員,就算不能訓練也在盡可能保證自己的狀态。
退役了以後,她只是一個有着簡單鍛煉習慣的普通人而已。
所以根本不會像是曾經那樣,一兩個月就又成功地找回了她的技術。
這是截然不同的。
舒傲白也很心動,可她跟褚曉彤是一樣的情況,最後還是算了。
退役再複出的運動員,也有。
但人家繼續競技是有規劃的,會在賽前逐漸回歸以前的各種素質,而不是用一兩個月就追回來。
追不回來的,這跟藝術類的畫畫唱歌跳舞一個樣子,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三天不練就誰都知道了。
桑瑩:“那她來看嗎?”
叢瀾:“她說想看跳躍大賽,以前就在隊裏比,沒想到這場景居然能放到觀衆眼前,也是刺激了。”
桑瑩幻想了一下用褚曉彤的面龐和語氣說這段話,直接把自己逗笑了。
叢瀾站在原地腿部不動,上半身扭啊扭的。
桑瑩見狀也跟着她一起,順便還能繼續聊天。
四月份的時候去拍了國家隊的世錦賽雜志,六月底發售了,前幾天她才拿到手。
桑瑩說起來這個,又說這次的攝影師拍得特別好看,還誇叢瀾有一張照片,沖擊力特別強。
不是什麽高難度技術動作的定格,只是叢瀾站在冰面上彎腰調整冰鞋。
桑瑩:“做成了單頁的海報!我回去要貼宿舍牆上。”
叢瀾:“雜志我還沒拆……寄去我媽那兒了。”
她想起來六月初那會兒跟褚曉彤拍的雙人雜志了。
也不知道選題是怎麽過的,并不是3A雙子星,而是運動員的前後面。
退役的前輩,在役的名将。
娛樂明星,花滑明星。
褚曉彤像是叢瀾以後可以走的一條路的縮影,兩人的背靠背,又像是所有運動員的前後輩交接。
“前·後”,是這次的拍攝主題。
也采訪了兩人,她們在白色的背景前,坐着高高的圓形小凳子,穿着漂亮潮流的服裝,妝發齊全,看上去像是一對姐妹。
輕松地回答着問題,也會突然出現褚曉彤說了一句話,被叢瀾反駁沒有的情況。
“我跟你師姐拍的雜志也好看,”叢瀾說道,“到時候送你兩本。”
桑瑩拒絕了:“我要給你們刷銷量!我自己買!”
叢瀾:“有義氣!好姐妹!”
桑瑩狠狠點頭:“嗯!”
過來看叢瀾的于謹:“……”
這倆人是傻了嗎?
·
正式開始的時候,沒有那種一起宣誓的開幕式,但有WINGS的AI秀。
方尖緣聽到廣播裏的話時,整個人都懵了。
你說誰?誰的開場秀?
WINGS嘛,好歹人家是個人工智能,搞點東西不在話下的!
上海的這個體育館很漂亮,場子很大又嶄新,約到了一個萬人的場子。
之前還擔心票賣不完,後來覺得場地約小了。
上海政府很歡迎體育國際化的項目活動,在審批方面有很多的支持。
還有一些在這邊的車企,直接來問主辦方需不需要新的贊助。
給賽事提供物品、經費支持,是可以抵稅的。
花滑起來了以後這些贊助變得多了起來,加上他們還能宣傳品牌,于是比賽從不缺經費。
連這種一看就沒底兒的新比賽,都有一堆品牌過來接洽。
問就是熱愛體育項目,支持祖國體育事業發展,助力三億人上冰雪!
新場子布置的時候搞點能讓WINGS操作的設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啦!
方尖緣就看全場唰地一下,變得漆黑。
而後,燈光秀在場地直接起飛!
WINGS跑出來的程序,工程師簡單修改了一番,又交給燈光舞美的專業人員再過了一遍。
還專門給WINGS制作了一個宣傳片,裏面是從它第一次參賽到年初的那場世錦賽。
在這個宣傳片裏,Morton He算是最倒黴的一位,因為他跟WINGS撞上場合次數不少,加上技術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偏偏最初裁判給分那麽離譜,WINGS每一個大大的問號甩在ISU的小分表上,一個紅豔豔的叉直接“啪”地怼過去,就特別的爽。
有着宣判的感覺。
GOE給高了,啪,x!
這個失誤了,啪,x!
裁判發懵了,啪,x!
硬是多了鬼畜感。
慢慢地,随着時間的遷移,來到了新的賽季。
COC,GPF,WC。
三場神話。
WINGS掐着ISU裁判脖子不給出分的場景,又被剪輯到了畫面裏。
觀衆發出了大笑。
“活該!”
“小翅膀我愛你!”
“幹得漂亮!”
那一刻,人們回憶起來了三月世錦賽的歡樂。
給WINGS做宣傳片不是浪費人力物力,也不是閑的蛋疼,而是在開場就告知觀衆們,這就是一場WINGS主導的賽事。
它代表着公平與公正。
同時在之後宣布了表演節目的投票規則後,感受到了主辦方将自己與WINGS平齊,不少人心裏都有了一股凜然正義。
方尖緣直接尖叫:“她說我是裁判!我跟WINGS一樣都是這場比賽的裁判!”
剛進來就看見了座位底下放着的一個藍色袋子,看到裏面的東西還有點納悶,尤其是那個方塊的投票器。
現場投票不困難,很多綜藝節目裏都有,票數直接機器顯示,不過一道人手,就能節省許多時間。
一是從道義上,把觀衆擡到WINGS的程度,讓大家有着投票打分的神聖感受;
二是廣播裏特意告知,本次的比賽請了政府的公證處人員來這裏監督,表明後臺絕對不會弄虛作假。
它是一場表演賽沒有錯,排名和成績也不會影響運動員的世界排名與成績紀錄。
但它是一場比賽,那就要有比賽該有的基礎——公平公正。
方尖緣的鄰座姐妹:“好想哭啊,主辦方把我當人看哎!”
方尖緣:“……”
一時間不知道要怎麽接話。
賽事方只是以“觀衆”為出發點,想讓大家體驗一場快樂活潑的花滑表演賽,認識到花滑的有趣。
也正是這樣的想法,使得總是被賽事方欺負忽略的觀衆們,有了很難得的體驗。
“把我當人看”,簡單總結就是尊重。
·
這次分組根本就沒按照世界排名,也不在乎誰是誰。
叢瀾再次回到了第一次參加國際賽時的感受。
“哇,我第三組第二個哎!”她歡呼。
在役女單三十多人分成了七組,全部打亂系統抽取,不用再挨個去抽簽,省時省力,就是沒啥走紅毯的看頭了。
在役和退役不在一起比,退役的人很少,技術實力也不高,但年齡跨度很大。
像是女單這邊,小的有15歲,大的就是四十多的教練了。
褚曉彤這種情況的也有兩三個,而教練上場也是發現被許可了以後,臨時提出的。
所以名單在參賽者們陸續抵達之後,再次擴充了。
退役那邊的參賽者,只有一組半,最後分成了兩組。
單項比賽裏不用穿考斯滕,實際上這次的比賽根本就沒要求服裝。
就算第二項的曲目表演,想穿常服、訓練服上場,都沒有任何的問題。
叢瀾就穿着方便的訓練服,這還比考斯滕稍微暖和一點。
“比完就可以看別人的啦!”她輕快地說着。
而這個時候,與她一起的“倒黴蛋”們,也不會跟比賽那會兒似的,覺得自己的簽位順序不好了。
西妮娅·庫裏科娃這個小迷妹,還跑來去找叢瀾那組的其餘五人,問她們能不能給換個位置。
西妮娅·庫裏科娃:“我想跟她一組!”
結果沒人願意。
都想跟叢瀾貼貼!
西妮娅·庫裏科娃只能遺憾離開。
事實上她就算換到了,後臺也不給重新更改的,這東西就跟待會兒的跳躍大賽一樣,一錘定音。
·
方尖緣正在聽廣播念比賽規則。
每一個單項都會簡單解釋一下賽事規則是什麽,也不用官方的書面語,而是很容易理解的大白話。
“接下來要進行的是在役女單的跳躍技術大賽,本場由WINGS評分,根據跳躍的基礎分值和執行分的總和,作為積分。最後根據高低來進行排名。”
“單跳包括三周跳和四周跳,取最高的三個分數。”
“連跳和連續跳綜合計算,根據不同選手選擇的種類,取最高的三個分數。”
有人不解連續跳和連跳的規則,好在廣播裏也解釋了這一點。
但這次的連續跳,有一個不同的,它不限制第二跳是什麽。
T和Lo之外,如果有人能3Lz3Lz,那也可以,但不能中間多一個Eu。
而且連續跳還可以接2A,也能做出來322這種跳躍方式。
要是3A3A3A的逆天跳躍,也沒有絲毫問題。
方尖緣:“要是瀾神跳4T3A呢!”
姐妹配合尖叫:“哇——”
之前的驚瀾冰演中,叢瀾就跳了43,還是接的3A。而且,她真的滿足了改編《風暴》和《皓月》,把四周跳放進去的這個冰迷願望。
不同的場次裏,四周跳的種類還不一樣。
就是有兩次落冰不太好。
方尖緣:“但我以為這個跳躍大賽會玩得再花一點兒呢!”
比如看誰連3Lo連得多,誰能2A一口氣連它十幾個!
想搞的話花樣也是很多的,只不過因為涉及了排名和獎金,就得樸素一點。
方尖緣也想到了這個,她就是随口一感慨而已,并不是真的在埋怨。
·
叢瀾也不是故意偷聽的,但跟她站在一起的倆人,說的是法語。
她聽得懂。
一個法國女單,一個楓葉女單,後者恰好住在法語區,所以這門語言也非常流利。
法國人:“我看西莉亞說她要是不用步法進入,3A就絕對能成,可惜的是賽場要求必須有難度步法,所以她才不能放節目裏。”
楓葉人:“哦豁,那這次不就給了她機會嗎?随便上啊!”
法國人:“切,她怎麽可能會?她就是在我面前習慣性吹牛而已!她教練跟我教練不對付,每次見面都要沖我翻白眼,我真的好讨厭她!”
楓葉人:“那你見過她的3A嗎?”
法國人:“沒有!”
想了想,她又說道:“見過摔倒的4T。”
楓葉人:“……”
那你這關系也夠近的,4T跟3A不是一樣都非常難嗎?
法國人:“我要等着看她敢不敢挑戰3A,要是沒去的話,我就要嘲笑她!以後她沖我翻白眼,我就說你3A是大話!”
楓葉人:“那她要是去了呢?”
法國人頓了頓:“那我就讓她翻一次白眼,不罵她的那種。”
叢瀾憋笑。
她沒聽出來這個女單對西莉亞的厭惡,倒是聽出來了對方的敬佩。
對3A的挑戰,對4T的努力,在她心裏,可能西莉亞會3A這件事是真的。
哪怕沒有親眼見過。
叢瀾覺得這次的表演賽很不一樣,看,她們現在在等着前一組結束,卻也能一起跟着瞧比賽,而不是人雖然站在擋板外面,心卻只在自己的節目中。
跳躍名字會在廣播念出來以後,由該組的選手依次滑行進而跳躍,整個場子都是她的。
3A的聲音響徹全場,第二組沒有人動。
當第三遍響起時,有人站了出來。
叢瀾看見那個法國女單踮了踮腳尖,伸長了脖子去看那道冰面上的藍色身影。
她不僅相信,她還希望這個總是沖自己翻白眼的對手能夠成功。
誰沒試過挑戰3A呢?
哪怕她們知道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出這個難度。
今天的表演賽裏,多的是就算不會也要出去跳的人。
是比賽,也是訓練。
每一個選手的失敗,都會收獲觀衆的遺憾和随後的掌聲鼓勵。
WINGS會忠實地記錄一切,給出評分,沒有分析報告,但那簡單的數字卻莫名地讓人安心。
而每一個選手的成功,都會得到雷鳴般的掌聲。
3T如此,3A如此,連跳如此。
觀衆們為每一個跳躍的落冰提心吊膽,又給出即時反饋,讓選手們知道她們每個人都是被關注和喜愛的。
叢瀾的出場很熱鬧,看着她從3T跳到了3A,再到四周跳。
不用放在曲目中是很自由的,因為旋律、節奏都不一樣去遷就音樂。
但不太好的是,跳躍分成了三種,每一種都需要體力,而這三次是連着來的,沒有小組間的輪轉。
所以剛才出現了到連續跳的範圍時,有人體力不支,第二跳失敗摔倒。
這也給了其他人一個警告:勿要貪多。
訓練強度比這個大,六人分組還能間隙休息,調整好節奏就沒多大的問題了。
只是,看着叢瀾又去跳4T3A,同組的人都張大了嘴,震驚到不行。
單跳按照跳躍種類,每種一次機會,失敗了就是這個跳躍的失敗;
連跳和連續跳各有三次的機會,但最後只算最高的三個分數。
叢瀾的單跳都完美落冰,WINGS除了給3F扣了一點分數,其餘的都是滿分。
訓練的長距離滑行和簡單步伐,這種難度标準裏,叢瀾輕輕松松就是一個完美。
她在賽場是各種連續的難度步法銜接的跳躍,有些編排是會壓高遠度的。
方尖緣的媽媽:“你看,人家就算是這樣跳,也比你好一千倍!”
方尖緣覺得不對:“是好我一萬倍!”
沒有各種逆天難度的進入,簡簡單單的訓練方式滑出的跳躍,都能讓人驚嘆不愧是叢瀾,跟其他人簡直有壁似的。
媽媽:“……”
有時候也會被女兒的清醒自知怼到無語。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