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59章 最好的《風暴》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359章 最好的《風暴》

    “古謝娃的技術是真的稀爛, ”安凝思看着第四組的人比完,無邊感慨,“太爛了。”

    技術動作不行, 點冰跳踩刃太實在了,3Lz錯刃明顯, 連3F這次都沒壓住刃, 不曉得她是哪裏來的勇氣在短節目裏放上兩個最容易錯刃的點冰跳。

    顧示:“好像很緊張。”

    他倆也是要練習跳躍的, 對這方面自然是有所了解。

    孫娅然也在說這個:“來自俄羅斯的女單選手索菲娅·古謝娃, 她的技術水準是叢瀾之下最高的, 號稱。”

    【孫姐這個號稱,就很傳神】

    【快笑死了,號稱】

    【孫姐好損我好愛】

    孫娅然:“技術上她的點冰跳并不完善, 勾手三周有着踩刃的大毛病, 點冰跳硬是給跳成了刃跳。不知道裁判會不會判定這個菲利普三周, 我看着是有點錯刃。”

    搭檔:“比較平。”

    孫娅然:“一直以來大家都在說平刃淺刃, 其實我想說的是, 盡管國際滑聯在用刃方面分了一個用刃模糊出來,但其實這樣的用刃就是錯誤的。裁判的監視器裏對跳躍的分析很清晰,他們怎麽可能看不出來錯誤呢?”

    甚至于, 裁判那裏的顯示器上, 畫面不是運動員的整體, 而是跳躍時的腳,只有那雙冰刀在上面。

    而且對于一個跳躍的整體分析, 裁判看到的不是運動員本身, 是一個類似熱成像儀構成的畫面, 等于說裁判見到的,是更明晰的圖像。

    正如孫娅然所言, 什麽用刃模糊?裁判能見到起跳瞬間的定格慢放,拍攝角度格外正常,怎麽就看不出來是錯刃還是正确用刃啦?

    這又不是十年前,2018年嘞!

    裝什麽裝!

    科技的進步可以極大地輔助裁判監測比賽現場,有關的技術規則就應該随之進行更改,被用來挽尊的平刃淺刃,說到底,不就是錯刃嗎?

    既然Lz是個外刃,那就應該跳的是外刃,平刃是踩着冰刀的U型兩個刃,這算什麽平刃沒錯?在女單就是正常?又算什麽冰迷說的“其實這個才是正确的技術方式”?

    淺刃也從原來的10°傾斜變成了只要稍稍地有那麽看不出來的兩三度,恨不得顯微鏡去看切片,指着那怕不是一毫米都沒有的離冰距離,說這是淺刃沒有平刃更不是錯刃。

    淺什麽啊?人站不直的時候随便歪兩下,都比這個傾斜度大。

    孫娅然:“我個人認為,用刃方面還是良心一些,呈現的效果更好。現在在只截取腳步動作時,已經無法分辨有些運動員的跳躍種類了。”

    這還只是用刃,沒算上點冰和刃跳。

    一開始練習跳躍,錯刃沒有關系,後續慢慢糾正就是了。但索菲娅·古謝娃之所以放任自己的錯誤,一是她的教練不在意,二是她沒有時間。

    她需要瘋狂地練習3A,在發現自己出不了這個難度時,就專攻四周跳。

    跳出來四周,和維持自己跳出來四周,是很困難的。

    安凝思旁邊的秦芷看向了大屏幕,上面正在慢放索菲娅·古謝娃的2A:“說實話,大鵝祖傳的背部發力A跳,觀賞度一般。”

    俞寒接話:“天花板也低,3A就會一直出不來。但這樣出2A的速度快啊!”

    舒傲白:“是啊。”

    快,好像成為了一些“四周跳女單”的宿命,什麽都可以為之開道,點冰踩刃踩實、錯刃平刃、pre180°或者270°,又或者最不健康的存周落冰、跳躍軸亂晃。

    舒傲白就很想問,哪怕真的憑借這樣的技術拿到了冠軍,是真的會開心嗎?

    技術回放結束,索菲娅·古謝娃的成績落定。

    她被抓了兩次用刃,一個标e,一個标!,這是她升組的這個賽季以來第一次被抓用刃。

    舒傲白倒騰了一下懷裏的黃色鴨子,嘆氣:“就這技術,拿什麽跟瀾瀾比啊?”

    還敢放話要拿冬奧金牌,她是腦子有坑嗎?

    俞寒:“主要還是賽場上意外比較多……”

    也不一定就靠技術拿金牌的。

    其餘人瞬間指着他:“哎哎哎!”

    舒傲白更是直接打了他一下,聲音倍兒響,毫不留情:“不會說話就閉上你烏鴉嘴!”

    俞寒苦着臉求饒:“我的錯我的錯!我不說了不說了。”

    索菲娅·古謝娃這個發揮,可以說半點優勢都無。

    她沒有3A,在短節目本來就跟叢瀾有5分左右的BV差距,更別說叢瀾不是索契時候的叢瀾,裁判也不是索契時候的裁判,GOE和P分上,索菲娅·古謝娃也沒有人護航。

    如果拿她跟莉莉娅、褚曉彤,乃至于梅山雁相比,那麽,她一定是有打分優勢的,而且還不少。

    但叢瀾這邊,哪怕滿分的神被壓了分數,也是比山腰的凡人要高的。

    沒摔,定級都是滿的,最後得分75.36,其中P分35.04。

    安凝思撓了撓下巴:“感覺女單的P不要錢。”

    舒傲白:“當前出來的選手裏,最高的了。”

    一共就五組,索菲娅·古謝娃排在20,位次比前面的要好一些,打分上也會比較寬松。

    只是終究不該有上35分的。

    舒傲白撇嘴:“我們雁雁比這個好看。”

    梅山雁的肢體表現得更好,她狠練了舞蹈,進步很大。索菲娅·古謝娃有着十五歲女單常見的稚嫩舞姿,加上為了保體力将所有的跳躍都放在了後面,少了許多的動作。

    安凝思:“她拿這麽高的GOE和P分,真的不會不好意思嗎?”

    孫娅然也是同感,只不過她身為官方頻道的解說,不好講這話罷了。

    “啊,分數出來了,20位已經比了短節目的選手裏,最高的。”孫娅然沉吟了一會兒,“就,嗯。”

    【hhhh給我孫姐整沉默了】

    【gpf瀾瀾沒去,那會兒她的p就這樣了,她在jr的時候就能32,我瀾當初都世青賽冠軍了,第二次去世青賽也才25.6,跟她第一次去一樣】

    【這麽慘的嗎?話說你連這個分數都記得到啊?】

    【icu造的每份孽,我都記得清清楚楚】

    冰迷們罵ISU給女單的分數通貨膨脹,就是因為索契周期叢瀾基本都是23起步,現在的小女單裏被力捧的都敢30起步了,這兩年來也接連有人破了叢瀾當初的Jr世界紀錄。

    只是沒怎麽被人誇,因為當初叢瀾是P分沙漠的情況下,硬生生用技術動作堆上去的,而不是像索菲娅·古謝娃這些人似的,被P分撈上去的。

    ——P分差六分,短節目哪怕沒有叢瀾的3A3T,也能彌補這個差距了。

    ISU的打分逐漸陷入了一個怪圈:

    叢瀾的分數從BV到GOE到P都太高了,與後面的選手差距頗大。

    為了減小這個差距,一邊壓叢瀾的分數,一邊大手筆擡Sr女單少數人的分數,同時為了讓Jr組的人有成為“下一個叢瀾”的趨勢,從Jr就開始水分。

    但這樣下來,技術越來越差,再水分也終極趕不上叢瀾,被捧的人技術實力不到位,花期也沒幾年就散了。

    但他們偏偏忘記了,想讓一個項目活躍起來,最應該講究的是如何刺激運動員呈現更好的節目。

    比如更漂亮的3A,更流暢的連跳,更豐富的曲目。

    【啊,這就是論壇裏讨論熱火朝天的,能跟藍莓一較高下的女單?】

    【雖然瀾瀾當年ogg是15歲,這個世界上也不缺15歲的小女單,港真,古謝娃這樣的是真不行】

    【水匪(索菲娅)再蠻橫,技術不行就是不行】

    【這不是還有自由滑嗎?再說了水貨第一又沒出來,萬一她斷腿了呢?】

    【急了急了,這人急了,精鵝是嗎?沒辦法我們瀾瀾就是世界第一,二十幾個世界紀錄在手,從jr破紀錄到sr,半個月前才又破了一次wr,你不服你喊你水匪上3A啊?她怎麽不上呢,是不喜歡嗎】

    直播界面的評論區瞬間開始蓋高樓。

    索菲娅垂頭喪氣地離開了KC區,消失在了前場,後一位的選手來自加拿大,在場地裏準備好了,廣播裏喊了她的名字,稍後就開始她的表演。

    “我不是很理解為什麽大家都把跳躍放在後面,三個跳躍挨着,真的不好看。”舒傲白嘆氣。

    俞寒:“因為這樣可以多一點分數,三個加起來也差不多兩分了。”

    後兩組的連跳基本都上的是3Lz、3F加3T、3Lo的,比較少是3T3T,這樣一來多10%就等于多了一分,加上其餘兩個跳躍,确實能在兩分左右。

    很關鍵的分差,最主要的是你不上,其餘人也會上。

    這樣一來,很多有能力的選手不上也得上了。

    舒傲白:“可她們又不像是瀾瀾,能很好地平衡掉跳躍與節目的割裂。”

    跳躍一定是會影響到節目表現力的,大部分人是拖垮節目,所有人都認可長待機的跳躍像是滑蹦滑蹦,沒有半點吸引力。

    少數人可以做到加進銜接和肢體,但在之後也大概需要至少2s~3s的空擋來維持固定重心,時間很短,就數字來看也不過是眨幾次眼罷了,落在賽場上,卻已經夠選手滑出十米遠了。

    叢瀾的銜接後立刻起跳,1s左右的時間,中間甚至大多數時候都沒有停滞感,這是極難做到的。

    男單跳三周的話,可以做到嗎?

    不行。

    四周跳最難是沒錯,三周也是不簡單的,只是在很多人的努力之下,顯得它沒有那麽難而已。

    要不然,也不會有人失誤在三周跳上了。

    舒傲白幾人在觀衆席上等待着,後面還有褚曉彤和叢瀾,他們抱着一堆應援物,等着給兩人加油。

    ·

    褚曉彤打了封閉上場。

    跟腱太疼了,止不住的那種,她實在是忍受不了,在這樣的疼通之下,甚至腳踝跟膝蓋都沒有那麽疼了似的。

    随隊的醫生迅速就位,卡着時間給她上了封閉,打完針後,他看着褚曉彤的眼神裏滿是心疼。

    長年累月在眼皮子下面訓練的孩子,隊內的醫生對她們的感情都很深,跟帶自家孩子似的。

    褚曉彤笑了笑:“謝謝李醫生。”

    李醫生“嗯”了一聲,讓開了位置,低頭把東西收好。

    重新穿上冰鞋,褚曉彤走開兩步,矮矮地蹦了幾下,找找腳的感覺。

    藥物還需要一段時間起效,馬上就六練了,褚曉彤是26位次,第五組一共六人,她是第二個出場。

    丁教練:“很快,十幾分鐘就行。”

    隊醫別的不說,配止疼藥和打封閉,着實是一把好手。從封閉療程到賽前封閉,要什麽種類和效果的,他都能給配好。

    褚曉彤:“嗯。”

    她反手摸了摸自己的背,很疼,但是沒辦法,脊椎關節不能上封閉,只能靠止疼藥。

    ·

    第五組結束,第六組的人從選手通道裏走出,第一位是莉莉娅,後面排了兩個其他國家的選手,最後的兩人才是叢瀾和褚曉彤。

    一個黑金色的考斯滕,一個白色的考斯滕。

    顏色鮮豔奪目,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她們的崽。

    低聲嘈雜的現場頓時爆發了一陣狂喊。

    “瀾瀾!瀾瀾加油瀾瀾!”

    “彤姐崛起!瀾瀾崛起!”

    “啊啊啊!”

    有加油的,也有不知道喊什麽就幹脆嗷嗷兩聲的,外語裏更多是為了叢瀾發聲的,漢語的觀衆倒是兩個人都會提到。

    舒傲白跟旁邊的人瘋狂搖晃起來了手裏的小國旗,嘩啦啦的聲音混入了龐大的聲音群體內,彙成了汪洋大海。

    工作人員打開了擋板上的門,厚厚的圍欄顯得笨重,露出了一道纖細的口子。

    前面的選手順次進入,褚曉彤推了一把叢瀾,後者在她之前進了場地。

    兩人的冰刀踩上冰面的霎那,又是極大的一聲歡呼。

    叢瀾面無表情,漫不經心地朝着右側看去,那邊的觀衆就興奮到不行,聲浪猛地增高。

    這讓其餘方向的觀衆不樂意了,頓時也扯着嗓子擡高了音調。

    不知為何,現場硬生生比起來了哪個方位聲勢最龐大。

    看着叢瀾跟褚曉彤來到了場中,與其他四人排成一條線,再聽着耳機外面隐約傳來的現場呼喊,孫娅然笑了起來。

    她自私地,沒有先介紹六人,而是說了一句:“現場幾乎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的主場。”

    本來因為離得近,韓國留學和工作的中國人就不少,為了看叢瀾,為了看國家隊,來這裏的中國人就更多了。

    連A席都是遍場的中國紅,整個場子放眼望去,應援的中國國旗滿目皆是。

    當初買票的架勢着實吓人,花滑是所有賽事裏第一個賣空了票的,後續還有人十倍加價在賣票,居然還被人搶着給拍走了。

    這也上了韓國的新聞,團體賽和女單門票賣得最好,其餘運動項目裏還能挑個位置,到了女單這邊,能擠個門票就已經是燒高香了。

    【藍莓衛冕奧運冠軍的一戰,如果不是沒錢,我也想去現場看】

    【怕毒奶我就不說什麽了,總之,女單加油!】

    【LL沖沖沖!】

    廣播挨個介紹在場的選手,從第25簽位到第30,輪到褚曉彤的時候,聲量是一個高度,輪到叢瀾又是另一個。

    吵到孫娅然的解說聲音都有點聽不清楚了。

    “我們的國家集訓隊女單,褚曉彤和叢瀾。兩人的世界排名分別是第二和第一。”

    照例介紹了一下大概的成績,褚曉彤的世錦銀、叢瀾的索契金,每到這個時候冰迷就很高興,有了一種自豪的感覺。

    六練唰地散開,六人不約而同地避開了彼此的方向,繞着逆時針開始滑行。

    叢瀾一開始的速度比較慢,後來才快了上去,照舊是飛速的兩圈,滑行後适應了冰面,她沒有跟以往似的慢騰騰練單個跳躍,而是直接按照意象訓練,腦補了曲子,快速地過了一遍技術動作。

    只是旋轉沒有認真轉,簡單地以右腳刀齒為中心在冰上蹭了兩圈。一些步法也沒做,主要還是到了中間某一段和聲與沉重三拍子,也就是跳接燕式之前,她才細致地做了一段銜接內容。

    叢瀾要更改的,就是這裏。

    鏡頭給了叢瀾,孫娅然看着畫面裏的她,擡頭掃了一樣場下,見到了豆丁大小的叢瀾。

    “好像是在嘗試什麽,”孫娅然道,“這是《風暴》裏的一個部分,3A之後,她有兩個小跳,再之後有一小段步法,就會跳接燕式轉了。”

    【孫姐別太愛了,沒音樂都能認出來位置?】

    【我就說沒人能逃得過瀾瀾的坑】

    【解說向我們展示了,什麽叫做真愛與專業技能的結合】

    孫娅然是為數不多的一個花滑解說專家,她之前還比請來的退役運動員、教練都要專業,後者甚至有些亘古不變的老舊觀念,但她就會随着花滑的發展而進步。

    解說詞通俗易懂,會講專業性內容,也會描述感想、抒發情感,是很受歡迎的一個解說。

    近些年來随着花滑的推廣,孫娅然也逐漸被更多人知曉,特別是央視曾經讓某兩個男性人員解說了一次花滑,那油膩和男凝,差點讓冰迷鑽進電腦裏順着電線過去揍他們一頓。

    自此,人們終于知道了,孫姐的可貴。

    但是,靠着一段這麽遠的鏡頭,還沒幾個動作呢,你就分辨出來是《風暴》的哪個部分啦?

    還沒完,下一個鏡頭移開給了褚曉彤。

    白色考斯滕的彤姐宛如精靈,剛剛好找到了一塊位置。

    她做了一個撚轉,接了個弓步,原地轉了半圈再向後滑走。

    孫娅然:“是3Lz3T前面的銜接部分,這裏是一個情緒爆發點,她仰視轉俯身的時候,動态是與音樂結合的,有一個轉變在這裏。”

    【很好,孫姐着實專業】

    【那可太專業了,佩服】

    看的次數多,不代表就能熟知選手的編排動作了,有這樣的印象除了孫娅然做了很多功課之外,還有兩人的曲目演繹絕佳的原因存在。

    正是節目好看,才會讓人印象深刻。

    否則,再高難度的技術配置,再clean的版本,節目馬馬虎虎只為了完成動作而完成,編排稀爛,滑行差勁,又哪裏能令人記住這些細節呢?

    孫娅然猶豫地道:“好像……好像兩個人在做一些嘗試性的東西?”

    【诶?什麽嘗試,我怎麽看不出來】

    【鏡頭拐走了,我不想看莉莉娅也不想看其他人,給我藍莓或者彤姐,哪個都好,求求了】

    【攝像師快點幹活啊啊】

    孫娅然是從兩人的動作上看出來的,她們在不斷地重複和調整,所以她才有此一問。

    但這并不算是個難題,再等一會兒,十分鐘左右,就可以知道其中的一個答案了。

    ·

    褚曉彤站在冰上的時候,問自己,是不是真的就跟這塊冰結束了。

    倒數第二場上冰的節目了,是嗎?

    孫娅然:“短節目《我用所有報答愛》,選自電影《夜宴》,編舞師是堂溪、Sally Luke,教練是丁問振。”

    她曾經在COC上也是如此介紹這個節目的。

    “純白色的考斯滕上,那兩道淺淺的、唯二的藍色與紫色,是褚曉彤最初參加國際比賽時的考斯滕主色。”孫娅然溫暖地說道,“那是她的初心。我想,這也是為什麽,在賽季初已經開始進入正式比賽的關鍵時期,她仍舊選擇了更換新的短節目,而放棄了她更為熟練的《春》。”

    考斯滕象征着冰面,和褚曉彤花滑的最開始。

    《我用所有報答愛》的第一個音符響起,她随聲而動。

    孫娅然:“這是一個飽含深意的節目,是褚曉彤對自己花滑人生的總結,也是一個花滑運動員對冰面的告白,風雨過後,雨過天晴,是豁達也是解脫。”

    她是按照這個賽季裏褚曉彤的幾次表現,來給的結論。

    放在其他賽事裏沒錯,但這一場,錯了。

    與人聲歌唱版本的《我用所有報答愛》對比,鋼琴與竹笛演奏的處理要更偏向花滑,而不是歌者的表達。

    它的情感會更純粹,也需要結合褚曉彤的表現,來得到一個整體的結果。

    缺一不可,因為這就是為褚曉彤量身定制的編曲。

    第一個八拍,是褚曉彤自己彈奏的,與後面的專業演奏家的演繹相比,很稚嫩,卻又滿是感情。

    猝然響起的竹笛聲,喚醒了一個女單的夢。

    褚曉彤在說,我想跳3A。

    褚曉彤在說,我要跳3A。

    不足十歲的小褚曉彤,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個獎狀。

    後來,她拿到了許多的獎牌。

    但她也遇到了黑暗。

    抽風賽事的黑暗,溫哥華冬奧之前受傷不能上場的黑暗,比賽退縮的黑暗,以及,ISU帶來的黑暗。

    在這塊冰上有太多的愛,也有着太多的遺憾,一腔熱血與留戀,她是愛這個冰面的,也是愛這個項目的。

    欲望在蔓延,誰的都有。

    教練想要她拿第一,國家隊想要她扛起女單的責任,家長在親戚面前誇着她真棒,是鼓勵也是督促。

    冰迷說着曉彤加油又罵她心态抽幹脆退役算了,ISU打了巴掌給個甜棗地歧視國籍,競争對手賽前施壓大聲幹擾她的六練和比賽跳躍。

    和解不了,豁達不了。

    就像是短道速滑昨日才有的黑暗,這些東西,誕生在這塊冰上的、因這塊冰而誕生的,存在了又如何消解?

    第二遍的八拍重複裏,黑雲壓城城欲摧的風暴來臨時刻,褚曉彤躍起,單足高高地跳在了空中。

    她不要像是歌詞唱的那樣,電影裏演的那般,“摔碎了山河”、“歲月一刀兩斷”。

    不,她不要摔碎、斬斷。

    誰錯的就是誰,誰對的就是誰。

    哪怕她無從辯解,哪怕她無法對抗,她也絕對不要寬容以待、原諒對方。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褚曉彤覺得,她用所有報答愛,用霜雪回報風雨!

    3Lz3T振翅而飛,這是屬于褚曉彤的燦爛。

    孫娅然:“改變了。”

    關注褚曉彤的很多人,發現了這一場短節目與賽季其餘幾場所有的差別。

    場邊的丁教練更是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褚曉彤真正地強大了起來。

    她不是在“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而是倔強地,以不服氣地态度去與以前的遭遇面對面,擁抱陽光,但逆風破浪。

    歌曲本身的名字就是用所有去報答“愛”,而不是一切,褚曉彤以前只顧着傾訴愛意,忘記了愛與痛是一并的,愛與恨也是一體的。

    她原諒了痛、原諒了恨,又如何來凸顯自己反饋的愛?

    孫娅然:“對不起,我收回剛才的話。平昌冬奧的這一場短節目,我願意稱之為褚曉彤的賽季最佳。她與這個賽季的《我用所有報答愛》相比,少了寬容、諒解,多了自信的豁達,褚曉彤就像是在說,別以為我走了就什麽都記不得了,冰面在我腳下,我的冰刀依然是我的戰友。”

    她踩在冰刀上,就等于站在了世界之巅,左手玫瑰右手刀,斬歲月之亂麻,溫柔裏帶着鋒利的光芒。

    clean版本的《我用所有報答愛》,加滿了GOE的3A,白色考斯滕的姑娘坐在KC區,目光灼灼地看向了高處的大屏幕。

    上面的人是她,上面的分數也是她的。

    T分48.45,P分37.52,總分85.97。

    已出場女單的第一。

    褚曉彤的PB,女單短節目80+分的冬奧認證,是天花板高度的分數。

    已經在冰上叉腰溜達半圈的莉莉娅,深呼吸了一下。

    她知道褚曉彤現在的表現很好,但是,這也太好了吧?!

    回到了場邊,教練率先伸手,握住了莉莉娅。

    “你很棒,”她說着,“你是我最喜歡的學生,你很棒,我相信你。”

    莉莉娅笑了笑:“好,相信自己。”

    她轉身朝着場中心滑去,臉上沒有被褚曉彤的高分吓到的絕望,也沒有被場地裏歡呼的觀衆打落的低情緒,莉莉娅快速地用幾個呼吸調整狀态,争取讓自己恢複到最好。

    這是她的第一屆冬奧,甚至不知道會不會是最後一次。

    所以,專注,認真。

    “我可以。”莉莉娅不斷地小聲說着,用僅自己能聽見的聲音。

    冰刀劃出了“咔——”的一聲,腳下一個弧線半圓,莉莉娅來到了logo處,站在了五環的側邊。

    ·

    冰迷雀錦看完了叢瀾所有的《風暴》,她自2015賽季開始,就一場不落地追叢瀾比賽了。

    不是直播,是現場。

    追花滑比賽太難了,國際賽一眼萬元,還要花費數不盡的時間與精力,雀錦為了追叢瀾,硬生生逼着自己成為了她公司的二把手。

    只因這樣她能協調自己的假期,并且讓公司沒辦法開除她。

    “其實最初沒想着每場比賽都要來,”雀錦與線下面基的冰迷說道,“只是,我看完了第一場《風暴》和《榮耀》,我就覺得,但凡缺了一場,我這輩子都會悔恨死。”

    與她位置在一起的冰迷:“我天,太狠了姐妹。”

    她同時也極其羨慕,誰不知道2015/16賽季是叢瀾連續八次破了世界紀錄、《風暴》未嘗一敗逢出必clean必破紀錄啊!

    那個賽季至今還被人津津樂道,叢瀾封神一說也是在這個賽季裏塵埃落定再無人敢置喙的。

    雀錦:“一期一會,我不想錯過。”

    有能力的時候,錯過任何一場,她都會在以後恨死以前的自己啊!

    “更何況,”雀錦道,“沒有人知道叢瀾的上限在哪裏。”

    冰迷:“我覺得全錦賽的時候就已經是臻入化境了!”

    雀錦很認真地搖了搖頭:“我在2015看比賽的時候,從GP到GPF,再到後面的世錦賽,每次我都覺得應該到頭了吧?應該不會再破紀錄了吧?但事實上,每次,每一次,瀾瀾的《風暴》都在進步。”

    旁邊的冰迷沉默了。

    是啊,每一次。

    每一場的《風暴》,都是新的風暴。

    而這一次,在所有人都以為,不可能有新的進步的時候,叢瀾又用她的名字告訴大家,我還在進步。

    你看,我還在進步。

    所以,那些叫嚣我該退役的、那些用五毒俱全的技術來砸館子的,是不是要反思一下自己呢?

    孫娅然:“叢瀾,索契冬奧女單冠軍,全滿貫,連續四年世界第一。本次帶來的短節目是《風暴》,選自沃恩·威廉斯《第七交響曲》第一樂章,編舞師Sally Luke,主教練于謹、茱迪。”

    她的聲音裏充滿了自豪:“《風暴》是叢瀾2015/16賽季的短節目,創下了四個世界紀錄,有着逢出必clean、逢戰必破紀錄的偉大成就,是公認的花滑單人項目裏最好的短節目。”

    叢瀾滑到了于謹跟前,抽了一張紙巾擤鼻涕。

    于謹說着什麽,臉上很緊張的樣子。

    孫娅然:“這個賽季重啓節目了以後,依然是逢出必定clean,如果不是短節目的紀錄被叢瀾刷新到了極致,我想,她一定還會繼續破世界紀錄。”

    【我們瀾瀾嗷嗷嗷!!!】

    【我當年還遺憾小風暴不能上冬奧!圓夢了圓夢了】

    【朋友們,接下來你們将會見到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短節目,沒有之一】

    圍繞着《風暴》的話題太多了,相比自由滑《榮耀》,它短小精悍,其身載有的榮譽更多。

    每次的賽場發揮都是完美,每次出場一定破紀錄,一個賽季四場國際賽,從GP到GPF到WC,場場都是新的世界紀錄。

    當時有人猜,叢瀾破一個就已經很厲害了,後面不可能再連破。

    然後她就破了兩場GP。

    又有人說,GPF不可能了,因為叢瀾的短節目分數太高了。

    于是2015GPF又是新的世界紀錄。

    他們又說,四大洲不可能,世錦賽不可能。

    因傷沒有參加四大洲,但在世錦賽上,《風暴》第四次刷新女單短節目世界紀錄,在同場賽事裏,《榮耀》再現clean風采,兩場一起,在一個比賽中刷新了三個世界紀錄。

    如果花滑有神級節目,《風暴》必當其一。

    叢瀾伸出手,于謹見狀,把毛巾夾在胳膊上,右手握着叢瀾的右手。

    “去吧,好好比。”他說。

    叢瀾點點頭,而後拍了一下圍欄頂端,雙手一推,借力朝着後方滑去。

    她在轉身之際就站直了身體,高舉雙手,向着四方致意。

    在漫天的吶喊之中,叢瀾放下手臂,尋找和适應着自己的重心,将狀态調到最好。

    孫娅然:“王者之姿。”

    小小地跳了個半周的華爾茲跳,叢瀾收緊核心試了試,又放開了手臂,打着圈兒滑到了中心位。

    她站在這裏,全場為她寂靜。

    考斯滕在燈光下閃着金色光芒,有寒風吹來,呼嘯的聲響震天動地。

    風暴來了。

    暴風雪來了。

    孫娅然在之前的節目裏還會以不打擾觀衆看比賽為關鍵,捎帶着講上一句話,在技術回放階段才會跟搭檔一起分析。

    叢瀾的短節目開始的時候,孫娅然并非刻意,但她确實是沒有任何想要說話的意思。

    她害怕,怕自己一張口就給叢瀾的節目落了瑕疵。

    從探險家的孤絕,到人生的困境奮起,叢瀾用了一個半賽季來進化,已經在全錦賽得到了WINGS認可的滿分,所有的冰迷此時的想法是,只要跟WINGS一樣就可以了。

    那是她們見到過的最美《風暴》,也是無人可以從中逃離的《風暴》。

    但等叢瀾将“忍受苦難”加進了節目後,她一起勢,衆人就知道了,這個短節目怕是還要精進。

    一個運動員,她可以把自己的短節目打磨成什麽樣子呢?

    忍受苦難,擺脫桎梏,困境奮起,這不是割裂的。

    《風暴》初問世,是叢瀾在講生生不滅的信念,是絕境中有希望,死地裏有堅持。

    這個賽季,《風暴》是叢瀾伸出右手,拉扯着所有想要從渾噩生活、絕境困境裏走出來的人,或鼓舞,或幫扶,總之要堅持向前。

    但總有人趕不上。

    節目開始,是沒有怎麽變化的情感。

    直到叢瀾跳接燕式轉之前,有一個沉重三拍子的音樂結構,它同時也是曲子的一個轉折點。

    灰暗的和聲,定音鼓滾奏,音樂構建了一個寒風刺骨的世界,這裏充滿了痛與掙紮,迷茫與失落。

    混沌之中,冰雪似乎凝結了時間。

    有人重複地在頹靡的精神世界裏踯躅,日複一日地做着麻木混沌的事情,沒有看見陽光,也沒有曬到月亮,頭頂是一塊黑黢黢的布,身邊是能吞噬光的迷霧。

    好像也不是過不下去,好像也不是很過得下去。

    湊合吧,無所謂了。

    叢瀾的短節目變化之處,就在于這裏。

    《風暴》是亢奮的,它的每一個舞蹈,每個步法,都飽含着最熾烈的情感,耀眼奪目,能融化最硬的堅冰。

    但也會讓人閉上眼睛,閃躲到別處,或者在這短暫的明媚中燃起烈火,而後又被陰雨連綿的精神世界再度澆滅。

    要善待自己,吃一頓飯,穿好一點,要看向遠方,要揭開頭上的黑色天幕,站在那裏就罷,不用奔跑,不用飛翔,只需要移動目光。

    有朝一日,在平靜的生活裏,突然不想再将就了。這個念頭興起之後,在冷靜的時光裏變成了信念。

    于是她開始攀爬。

    于是她将信念鑄成了一個盾。

    她不必尖銳到擁有一把劍,她只需要在低谷裏有一個容身之地,可以阻擋外界不斷蔓延的肅殺所帶來的絕望,遏制自己不斷墜落的情緒,護住自己所能擁有的生機。

    天氣晴朗的時候,再出來也無妨。

    叢瀾跳接進入燕式轉。

    dethdrop的跳接落冰之際,有一個磅礴的重音響起。這是有人上岸了。

    女高音吟唱着未知語言,在風中不斷地搖擺,嘶啞恐怖。這是岸上的風景。

    燕式轉的姿态變換,是情緒的層層推進,風暴來了,風暴走了,世界靜悄悄。

    叢瀾在這裏,抓住了一個微弱渺小的希望。

    狂風四起,那是新的危險來臨,亦是新的困境出現。

    忍受苦難,但不僅僅是苦難,還有幸福,有責任,有無聊,有平庸「1」。

    如果有人奮不顧身、不屈不撓地穿越風雪奔向前方,那麽,浩瀚天地裏,也當有人冬眠于冰下,靜待來年春暖花開。

    《風暴》是暴風雪,卻在雪下面開出了一朵雪白的花。

    接續步來到了另一端,“咔——”有冰裂開了。

    “嘭——”有冰山傾塌了。

    破冰船破開了新的世界,叢瀾的躬身轉裏,冰裂碎成了一朵冰晶的花。

    霧蒙蒙的碎冰之中,跌落海洋的巨大冰塊上,旋轉着的貝爾曼将兩朵花集結。

    風聲放緩,雪聲變慢,最激烈的對抗中,藏着最深的無聲角逐。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風暴來了,寧靜還會遠嗎?

    叢瀾放下了貝爾曼的浮腿,她站在這裏,仰望着蒼穹。

    她緊抓人心的表演太過震撼,孫娅然噤聲,因為不知道要說些什麽。

    追着叢瀾拍攝的攝影師們,在按動快門的時候,沒有人想說話,他們甚至覺得按鍵聲太吵了,會打破這份靜止。

    但更多的觀衆下意識地鼓起了掌。

    不必等成績出來,觀衆們的集體起立與雷鳴掌聲,已然為叢瀾加冕。

    叢瀾早已經适應了這個編排的強度,她在冬奧賽場上微笑着向四方謝禮致意,笑起來時的梨渦,可可愛愛,與剛才那個連表情都融入節目的飒爽女孩截然不同。

    雀錦站在觀衆席上,呆呆地看着場下的身影。

    她見着叢瀾滑到了邊緣,然後躲開了扔到身邊的玩偶,接過了刀套,随手地扣在了冰刀上。

    KC區坐着的叢瀾張開嘴呼吸,似乎到了這個時候才感覺到了疲憊。

    于謹在她身邊不住地拍大腿,連連喊着“成了成了”。

    茱迪給叢瀾遞了紙巾,溫和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誇了幾句話。

    叢瀾聞言笑得更開心了。

    “啊啊啊啊啊!”

    “小風暴你是神啊!”

    “神級節目沒錯了!”

    孫娅然:“新的世界紀錄!!!”

    她就差拍桌子嚎起來了:“叢瀾在平昌冬奧的短節目上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技術分52.47節目內容分39.40總分91.87,打破了她在2017年九月份于斯洛伐克B級賽上創下的短節目91.81!!只有0.06的分差,但是對于已經被叢瀾刷到最高的得分來說,這就是奇跡!”

    直播裏解說的這段話又密語速又快,幸虧孫娅然是個合格的主持人出身,口條格外利索,講得清清楚楚。

    分差太小了,小得極其容易被人忽略。

    0.06,能做什麽呢?

    能破世界紀錄。

    冬奧賽季個人賽女單短節目,位次28,叢瀾以91.87居于第一,并斬獲新的世界紀錄。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