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藤新一高兴的附和道:
“嗯!
我相信约翰不会主动伤人!”
东方皓月认真的附和道:
“我也相信!”
毛利小五郎凝神紧盯东方皓月和工藤新一,没好气的教育道:
“两个臭小鬼,给我安静一点!!”
东方皓月和工藤新一捂住嘴巴,整齐划一的退后一步,远离了即将发火的毛利小五郎。
“抱歉抱歉,这两个小鬼不太懂事。”
毛利小五郎坐直身体,看向目暮警官,冷静的请求道:
“目暮警官,请你继续讲述审讯结果。”
“呃......”
目暮警官右手拿出一本黑色笔记本、左手不断翻页的停留在某一页,沉吟着叙述道:
“当时的情况是......
我跟坂口先生坐在他家面对面的沙发上,对他进行了常规审讯。
我先问坂口,他在电话里对前原刚说了什么。
坂口回答...他摸着约翰的头,问约翰......
家里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约翰现在好不好?
想要听一下约翰的声音。”
目暮警官停顿一秒,思索着回忆道:
“我问坂口还说了什么。
坂口说他平常都会跟约翰说晚安,所以昨晚也想对约翰说一遍。
然后我向坂口确认,是否只说了晚安。
坂口说在晚安之前,还问了约翰两句话。”
毛利小五郎神情凝重的看着目暮警官,严肃的询问道:
“哪两句话?”
目暮警官放下笔记本,看向毛利小五郎,沉吟着叙述道:
“约翰,你好吗?
你好吗,约翰。”
“哦?”
毛利小五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目暮警官仔细的回忆道:
“后来坂口先生就在电话里听到约翰发狂的声音,接着就是小刚的惨叫声。
哦、对了!
还有杉田早苗的尖叫声。”
“奇怪......”
毛利小五郎疑惑不解的追问道:
“电话里,坂口先生只说了这些话?”
“确实如此。”
目暮警官再次拿起笔记本,沉吟着叙述道:
“因为坂口先生并不是一个人出差的,他还带了一位助手。
在坂口给前原刚拨打电话的时候,助手恰好坐在坂口对面,听的一清二楚。
我上午也审讯过那位助手,证实了坂口所言非虚。”
“小兰姐姐!”
工藤新一双手插兜,转头看向右边的小兰,天真无邪的询问道:
“你还记得自已昨天晚上说的话嘛~?”
“啊?”
小兰疑惑不解的看向了工藤新一。
新一认真的叙述道:
“你昨天晚上说过,坂口先生的儿子以前死于自杀。”
东方皓月知道这是工藤新一给出暗示的方法,举起右手,故作激动的附和道:
“嗯嗯!
我也记得小兰姐姐说过!”
“嗯......”
小兰一脸迷茫的点点头,疑惑不解的承认道:
“我是说过那些话,可是柯南问这个干嘛?
难道......”
与此同时。
目暮警官收起笔记本,双手抱胸,低头看向木桌,沉吟着叙述道:
“那件事情...我也听警局的同事提起过。
坂口正义的儿子自杀是因为被同学欺负了。”
“所以......”
毛利小五郎身体前倾,神情凝重的揣测道:
“那个时候欺负坂口先生儿子的人,就是昨天晚上受害的前原刚?!”
“没错。
事实就跟你所想到的一模一样。”
目暮警官看着毛利小五郎,沉吟着告知道:
“这件事情我也已经亲口问过坂口先生了。
他的儿子正人,跟前原刚是同班同学。
而且......”
目暮警官再次取出笔记本、翻找到记载某件事情的那一页,低头看着笔记本,神情肃穆的叙述道:
“正人在自已房间上吊自杀之前,还在日记里面记载了被前原刚欺负的大致情节。
坂口自然发现了正人的日记,也仔细的翻看了一遍。
所以当年看了日记的坂口,非常痛恨前原刚。
另外,坂口的妻子很早就去世了,那么对于坂口而言......
正人是坂口在家庭生活中的唯一亲人。
不过......
在坂口为正人守灵的时候,看到不断哭泣和赔罪的前原刚,最终还是选择原谅了前原刚。”
东方皓月看着目暮警官,激动的想到:
“我昨天晚上的猜测果然正确!!
坂口正义一定是为了替儿子报仇,才会命令约翰扑倒前原刚!
这!
就是坂口的杀人动机!!
看来跟着新一破获那么多案件,我也有了独立破案的能力啊!
哈哈哈哈哈!!!”
东方皓月看似不动声色,实则在心里双手叉腰、仰天大笑。
毛利小五郎直起身子,严肃的确认道:
“当时欺负坂口正人的同学,只有前原刚一个人吗?”
“嗯。”
目暮警官点点头,凝神注视笔记本,平静的叙述道:
“那件事情发生不久之后,前原刚就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转学去关西了。
然后在两年前,前原刚考上东京的学校,又回到了东京。
并且在今年春天的时候,前原刚搬到了坂口先生家的隔壁。”
“原来如此。”
毛利小五郎左手横跨胸前,右手支撑左手腕、虎口托住下巴,沉吟着感慨道:
“听你这么一说,我感觉命运还真是捉弄人......
居然让这种关系的两个人,成为了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
目暮警官点点头,回忆着叙述道:
“坂口先生告诉我。
他也没有想到会再次见到前原刚,当时还吓了一跳,不过......
坂口对于前原刚的恨意早就已经化解了,甚至时常请前原刚到家里吃饭。”
“但是!”
毛利小五郎闭上眼睛,思索着分析道:
“没准坂口先生还记恨着前原刚,而且一直想要报仇雪恨。”
目暮警官身体前倾,惊讶的看着毛利小五郎,难以置信的询问道: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