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王二壮认真道:“涵淑,你相信我,我一定能做到,而且我能做得很好!”
听着王二壮的话,李涵淑立刻皱起了眉头。
她沉思一番后,道:“如果真有这么神奇的话,这件事能做,而且能做大!”
“你告诉我这些……是想让我帮你的忙?”
王二壮没有否决。
他认真点点头:“涵淑,我需要一个人替我看守,如果你真愿意帮我的忙,我可以答应你,这件事能让你成为你想做的那种人!”
“我想做的那种人?”李涵淑饶有意思笑道:“你说,我想做什么样的人?”
“你说呢?”王二壮笑着挑了挑眉毛。
这一下,李涵淑是找不到反驳的机会了。
而且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她确实需要一个赚钱的机会。
“行,我帮你!”
“可你也要有心理准备,你给我弄出这么一堆烂摊子来,我怕我没多少时间抽身去帮你,你懂吧?”
李涵淑无奈一笑。
王二壮耸了耸肩:“这不能怪我,要怪只能怪陈长发那家伙,要不是他闹出这么大的麻烦来,我也不会下这么狠的心!”
“再说了,这对于涵淑你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啊!”
“你要往上走一步,再做出点贡献来,搞不好能到镇上去呢?”
“镇上?”李涵淑似乎想到了什么。
她摇了摇头:“我不想去,就算有这个机会,我也不去!”
“行了,你别跟我闲聊,你既然要做大事,就应该有做大事的觉悟,要去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来。”
听着李涵淑的话,王二壮也不墨迹,转身就往外走去。
“涵淑,下午到我家来吃饭,庆祝我成为新的地主哦!”
王二壮留下一番话,李涵淑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王二壮从村委会出来,他犹豫再三,走向杨玉芝家里。
杨玉芝的院子门前挂着白灯笼,里面还挂着白绫,经过都能看出发生了什么事。
“二壮!”
这时候,一声呼唤在身后响起。
王二壮回头看去,杨玉芝正捧着一个黑色的盘子,从远处走来。
“玉芝姐!”
王二壮苦笑道:“你这是在干嘛,有需要我帮忙的吗?”
杨玉芝摇摇头:“没有,就是……就是那天……你能帮忙当一下孝子吗?”
“啊?”
王二壮瞪大双眸。
在村子里,孝子的寓意是什么,王二壮很清楚。
按道理来说,杨玉芝的丈夫是不能
当孝子。
然而,王二壮却是嘴角上扬,淡然一笑:“这是小事!”
“我可以认他当干爹,这样的话,我就有资格送他了,不是吗?”
“干,干爹?”杨玉芝瞪大双眸。
这瞬间,她又开始哭了,原本就红肿的双眸,如今又一次泛起了泪花。
是的!
她怎么也没想到,王二壮不仅仅答应了,甚至还愿意认自己去世的父亲当干爹。
要知道,自己的这个爹,可是什么都没做,就多了一个儿子,这……
“以后我就喊你玉芝姐,你感觉怎么样?”
王二壮笑了笑。
杨玉芝终于还是忍不住。
她冲了上来,一把抱着王二壮:“好,好好,你以后就是我的弟弟,你就是我的好弟弟!”
杨玉芝激动地说着,紧紧抱着王二壮,仿佛要将自己的身体跟对方融合在一起一样。
日次一早。
李秋然尖叫着:“二壮,昨天种的种子发芽了。”
“姐,不用太激动!”
王二壮嘴上这么说,可脸上却洋溢着欣喜的表情。
在他的预测中,这批试验田的药材应该一个月就能收成了。
可如今看来,这实际的时间,恐怕要比自己所预测的时间要更短一些。
“听我的,好好地看着这片田,我要到镇上走一趟,解决最后的一个环节!”
王二壮睡意瞬间就全无了。
他着急忙慌地跑到房间里,把上衣穿上,朝着孙德文的药馆赶去。
抵达仁春堂的时候,这外面还是空无一人,孙佳慧正准备将封门的木板给抽走。
王二壮紧忙上前帮忙。
“哟,稀客啊!”
“这么大早上就看见你到这里来,该不会是有什么事吧?”
孙佳慧阴声怪气地说着。
想到上一次,自己跟这家伙共处一室的画面,内心深处就莫名开始愤怒起来。
王二壮牵强一笑:“你爷爷呢?”
“呵,找我爷爷啊?”
“抱歉,我也不知道,我起床他就已经出门了,电话也打不通,我也想知道他上哪去了!”
“哎,你还没说呢,大早上跑这来找我爷爷,是不是有什么事?”
孙佳慧质问道。
王二壮点了点头,苦笑道:“我跟他商量着药材买卖的事情。”
“前些日子我不是决定了,要种植一批药材出来卖,以后好往这方面发展吗?”
“你爷爷答应给我介绍一些制药商,所以我就过来找他搭个线!”
听这话,孙佳慧瞬间醒
悟过来。
她点了点头:“这事用不着找我爷爷,我都能帮你一把!”
“你?”
“行不行啊?”
王二壮几乎是脱口而出。
这可把孙佳慧气得眼珠子都差点没瞪出来。
“什么叫做行不行啊?”
“我爷爷认识的人,我也认识不少,我认识的人,他未必都能认识!”
“要是我没猜错的话,我爷爷不过是打算把我契姐介绍给你认识,因为我契姐就是在制药厂里做采购的,还是采购部的经理!”
“在整个县城里,她工作的那家制药厂几乎是一家独大,别说县城里种植草药的药农,就算是其他城市的药农,很多都是把货供应给他!”
在孙佳慧的一番话下来,王二壮顿时就喜上眉梢。
所谓契姐,实际上就是认了同一个契妈(干妈),或者契爹(干爹)。
虽说没有血缘关系,但却可以姐妹相称。
而且走得近的,甚至比一些血缘的亲戚还要好。
毕竟……
小孩子认契上乾,无非就是让命更硬一些。
而她们俩,小时候必然都是多灾多难,或者体弱多病的孩子,自然容易守望相助了。
“那你能给她打个电话吗?”
“我想约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