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三十五章 她当时心里想的很美好
    吴氏吓一大跳。

    她今年已经四十三岁。

    她女儿萧宝蓉都已经为她、生下了一个三岁的小外甥。

    她身为皇后,又到了做外婆的年纪,如果皇上真依了邓氏的话,送她去国子监,重修操守与德行,她以后哪里还能抬得起头来做人?

    她不等萧誉成有所反应,便怒瞪着楚娇娆,大声斥责:“邓氏!你到底还有没有规矩!本宫就算被皇上收了凤印,但金册、金宝还在,还是皇后。你居然敢干涉、皇上对本宫的责罚,你这是干政和以下犯上!”

    “就是!邓氏,按规矩,我母后也是你的母后!你身为儿媳,竞敢撺掇公公惩治婆婆,你这是忤逆不孝!”萧宝蓉随后开口。

    她几乎要被邓氏的话,给气死了。

    她母后可是皇后,母仪天下。

    让她母后去国子监,重修操守与德行,这等于是昭告天下,她母后母仪有亏,以后,无论是她母后还是她,都休想再抬起头来做人了!

    楚娇娆既然敢给萧誉成提议,就不怕被吴氏和萧宝蓉跳出来反对。

    她听完这母女俩所说,很淡定地反驳她们:“事情因我而起,我是受害人,有权就事论事,向父皇提出我觉得可行的建议。这无关干政,更不能算以下犯上、忤逆不孝。”

    又说:“皇后娘娘都这把年纪了,还会有失母仪,枉为人妻,可见已经积重难返。这时候,要是讳疾忌医,只会更加病情恶化,无可挽回。”

    这些话十分在理。

    吴氏、萧宝蓉都不便反驳。

    她们只能另外找借口,阻止萧誉成听信邓氏的提议。

    其中,萧宝蓉比吴氏反应快。

    她转而劝萧誉成:“父皇,你千万别听信邓氏的提议。我母后都这么大年纪了,如果按邓氏所说,去国子监,重修操守与德行,以后还怎么抬起头来做人?就是要重修操守与德行,也可以是在宫中自学!”

    “就是!就是!本宫的自学能力,一直很不错。”吴氏马上附和。

    虽然她根本不想、重修什么操守与德行,但是,万一皇上,真的听信邓氏的提议,那么,选择在宫中自学,最起码比在国子监学习要好。

    萧誉成对于楚娇娆的提议,很感兴趣。

    皇后今日的表现,比起过去,变化太大。

    要是任由她继续这么发展下去,后宫肯定会乱起来。

    他本来是打算用禁足,来解决问题。

    但这个办法,治标不治本。

    说到治本,还得用楚娇娆提议的、重修操守与德行这个方法。

    他略想了想,作出决定:“从明日起,朕会派人,给皇后易容,护送皇后,以化名,入国子监,重修操守与德行。待皇后成绩合格,方可中止学习。”

    这个决定,充分解决了,萧宝蓉担心的、她和她母后,难以抬起头来做人的问题。

    她没有意见了。

    只有吴氏,仍然还有意见。

    她是皇上元配—元后吴芳仪的庶出堂妹,出身镇国公府。

    当年,她的堂姐,在皇上还是亲王的时候,因病去逝。

    她是吴家在元后这一辈中,剩下的唯一女儿,便捡漏,成了皇上的续弦。

    不过,她的祖父镇国公,是靠军功才获得爵位的,没读过什么书。

    受此影响,镇国公一直重武轻文。

    她作为家中庶女,除了读过三字经,学过三从四德,根本就没读过其它的书。

    她从前还听她的二皇女说过,国子监教人操守与德行,主要是根据老子所著的《道德经》。

    得能读、能背、能默写、还能解释《道德经》,才能算过关。

    要她这把年纪,进国子监,学这个,光认字,就是个大问题,更不用说读、背、默写、解释什么的了。

    她一脸惊恐地看着萧誉成,哀声恳求:“皇上,臣妾从小没读过什么书,这把年纪了,您让臣妾去国子监读书,这不是在为难臣妾么?您还是罚臣妾禁足吧!哪怕是禁一年足也行!”

    皇上会给育有皇子、皇女的妃嫔,留脸面,包括她这个皇后。

    只要不是犯下难以挽回的大错,通常就是用下跪、降位份、与禁足这三个方法,来惩罚。

    她这次虽然没有被降位份,但是凤印被夺了,损失非常大,如果加上再禁一年足,完全足够抵消这次犯下的错。

    萧誉成闻言,不为所动:“朕意已决,无须多言。”

    这意思就是没得商量了。

    否则,只会弄巧成拙。

    吴氏识趣,不敢再多说什么。

    她站起身,带着她的宫女、嬷嬷、太监,转身离开。

    然后,借着转身离开时,是背对着萧誉成、楚娇娆,面向着萧宝蓉的机会,冲萧宝蓉,使了个眼色。

    先前她和二皇女过来,是因为中午听说了,邓氏手里、有国师赠送的造化丹。

    她们打算把这事告诉皇上,然后找借口,撺掇皇上,找邓氏索要几颗,送给她们。

    这也是她先前见邓氏给她行礼,立即沉下脸,为难邓氏的主要原因。

    她当时心里想的很美好。

    先趁机找借口,认定邓氏犯错,再将事情闹大,逼的邓氏不得不认错,到时,她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直接向邓氏,索要几颗造化丹,作为赔礼。

    现在,计划失败,她不仅得罪了邓氏,还惹恼了皇上,自然只能将、向邓氏索要造化丹的希望,寄托在二皇女身上。

    萧宝蓉注意到了,皇后给她使的眼色。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她已经看出来,邓氏能说会道,很有本事,她和她母后,根本就不是邓氏的对手。

    再加上,父皇明显也是向着邓氏的。

    她一时半会,怎么可能有机会、按照她和她母后的原计划,找借口,撺掇她父皇,找邓氏索要几颗造化丹,送给她们?

    待她母后走远,她想了想,从怀里摸出一对玉佩,走到楚娇娆跟前,递过去:“五弟妹,这是我准备给宓儿、璨儿的见面礼,你收下吧。”

    这对玉佩,是她在四天前,得知邓氏为太子,生下了宓儿、璨儿,特意给宓儿、璨儿,准备好的。

    上午,她见到邓氏和宓儿、璨儿时,因为对邓氏心存芥蒂,加上宓儿、璨儿,明明已经在学说话了,见到她,却没有叫她“二皇姑”,心里很是不痛快,便没有将玉佩送出。

    现在,她充分认识到邓氏的厉害,自然得识时务,趁机将玉佩送出,讨好邓氏,顺便让父皇发现,她虽然跟邓氏关系不大好,但是在宓儿、璨儿面前,是一个好皇姑。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