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八十四章 商用量子计算机计划
    季成河在科技大会上的接受记者的采访发言,再一次引发了科技界的重视。

    不少媒体也进行报道。

    毕竟不管是虚拟游戏还是量子计算机,仅仅是听上去就觉得很科幻,黑科技的东西。

    如果是其他公司出来说什么量子计算机,虚拟游戏这些,大家也就是随便看一看,潜意识里都不太相信其他的高科技企业能够搞出来这种东西进行商用。

    尤其是量子计算机,这玩意也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了,都吹嘘了好多年了。

    之前也有公司或研究机构说搞出来了量子计算机,但是这些都是实验室产物,缺乏实用性。

    此外IMB也在月初的时候宣布旗下的量子计算机即将投入商用,但是依旧没有引起什么重视。

    主要是目前各公司或研究机构公布出来的量子计算机,都缺乏实用性……难以商业化。

    所以,量子计算机到目前为止,依旧只是一种黑科技的概念,科学界里有所关注,但是关注的不多,至于普通人知道的就不多了。

    然而,当智云集团的高级副总裁季成河这样的人说出来,智云集团在量子计算机领域里获得了技术突破,并且即将推出第一代商用的量子计算机。

    这就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高科技行业里关注不说,就连普通人也从新闻里知道了这个事。

    所以很多人都期待,智云集团到底能拿出来什么样的量子计算机……总不能是只有个位数或几十位数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性能参考,量子比特越多,性能越好。)吧……这样的东西在目前可没有太大的实用性价值。

    以智云集团的风格,他们是不可能推出来不成熟的一些科技产品的……虽然智云集团频繁搞出来各种高科技产品,但是真正了解智云集团的人,其实就会知道智云集团在产品推向市场这一环节里,往往非常保守。

    东西做的不够好,或者说无法惊艳很多人,那么智云集团是宁愿跳票也不发布的。

    这是智云集团为了保持高端属性的一个重要策略。

    所以也就看到,其实智云集团的营收虽然很高,但利润也高,但是硬件产品的种类并不多。

    很多一些看上去比较赚钱的行业,智云集团其实是不做的……比如常规意义上的普通笔记本电脑,台式机这些,智云集团就从来没有碰过。

    人们觉得,智云集团在量子计算机领域也会如此,要么不拿出来,要么是一拿出来的产品就是惊艳世人的产品。

    而实际上也的确如此……季成河在外头对记者说话,那可不是瞎吹牛,而是智云集团旗下的量子计算机研发团队,已经做出来了第一代量子计算机的原型机。

    其性能远远超过当下其他企业的量子计算机。

    在智云集团总部,徐申学和季成河他们一起看到了正处于研发当中的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项目的负责人,正在向徐申学等集团高层介绍他们的最新研发成果:“这是我们量子计算机的核心:量子芯片,项目代号量芯04,这是我们发展的第四代量子芯片,性能上对比之前的几代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第一代量子芯片里,我们只能实现十二个量子比特,第二代提升到了六十八个,第三代的时候提升到了一百六十八个,我们先后基于第二代以及第三代量子芯片,设计了量子计算机的原型机,但是这种原型机只能用于部分领域的就算任务,主要是用于加密领域,缺乏实用性,商业化前景不好!”

    “为此,我们在第三代量子芯片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构架,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设计制造了第四代量子芯片!”

    “第四代芯片已经获得了468个量子比特的性能,性能大幅度提升的同时,最重要的是验证了我们的新一代量子芯片设计构架的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我们在第四代芯片里,并没有采用国际其他厂商常用的技术路线,而是走了我们自己的技术路线,我们称之为LX构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里控制量子比特,大幅度降低量子纠缠的错误率,我们通过计算模拟的时候,发现这种构架是能够支持超过十万量子比特的。”

    “通过第四代芯片的技术验证,我们已经完成了技术储备,下一步我们将会正式开发商用量子芯片,也就是第五代量子芯片。”

    “我们的第五代量子芯片的设计目标会非常大,初步目标是量子比特达到一万级别,毕竟只有这种级别的量子计算机,才具备初步的商业价值。”

    “但是要做到真正的大规模商业应用,逐步取代电子计算机,则是要达到百万量子比特以上!”

    百万量子比特,这是高科技各大公司里对于量子计算机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判断,只有具备了这个数量级的量子计算机,才具备大规模通用商业化的基础要求……

    不少公司对这一级别的计算机的时间节点的判断是2030年……但这是一个非常乐观的时间判断,为此需要解决一大堆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比如超导路线的话,就需要解决制冷、集成数量更多的量子芯片、人工智能高精度控制量子比特等技术问题。

    而智云集团的量子计算机,一开始是超导路线,原子路线以及光子路线并行,而最后则是在超导路线率先获得了技术突破。

    随后在超导技术路线上,朝着百万量子比特而推进,毕竟在百万量子比特这之前的量子计算机,只能用于特定领域的算力任务,不具备广泛使用性,谈不上太大的商业价值。

    百万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才是当下的IMB公司,谷狗公司等其他公司,同样也包括智云集团所努力的目标!

    “我们的超导技术路线受到制冷技术,超导技术等诸多限制,以目前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无法达到百万量子比特的水平。”

    “当然,这是基于现有材料技术无法突破的情况下,如果材料技术,尤其是超导材料技术有所突破的话,那么我们的量子芯片的技术推进会更加快速。”

    “而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之下,我们采用的是超低温超导材料,大型制冷剂技术,预测技术极限大概在十万量子比特的水准。”

    “在今年年底,我们应该能够完成第五代量子芯片的研发工作,把量子比特推进到一万以上,并准备用这个第五代芯片设计并组建第一代的商业通用性量子计算机,用于搭建超级计算机、中小型服务器,开始为部分领域的计算任务提供算力。。”

    “明年则是推进到五万级别,后年推进到十万级别!”

    “也就是说,我们大概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够推进到十万量子比特的技术水平。”

    徐申学听着这些心情很不错:“这研发进度挺好的啊,之前听情报部门那边说,IMB和谷狗这些国外厂商,都还在折腾几十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我们这个第四代就能达到数百这个量级,下一代第五代能够达到万级,这是个可喜可贺的进步!”

    量子计算机的项目负责人笑道:“主要是我们发现了之前搞的量子计算机的芯片构架潜力有限,所以及时调整了技术路线,我们如今的LX构架,是主要走超导路线,毕竟我们在超导领域的技术储备还不错,领先了国外的同行。”

    一旁的季成河道:“我看可以过段时间搞个发布会,向外界展示展示我们的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机,提前一步把市场炒热起来,等到年底第五代芯片搞出来后,直接向市场发布并商用!”

    徐申学道:“这个想法不错,先是市场的热度做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商业化!”

    智云集团之前并没有发布什么量子计算机,甚至在实现了一百多量子比特,都已经领先全球的时候都没有对外公布消息。

    是因为当时这玩意没什么商业价值,或者说价值很低,懒得搞它……再者本质上也没能和IMB等公司的量子芯片拉开本质上的差距。

    在那个时候,量子计算机的技术路线争执不下,超导路线、原子路线以及光子路线都有人搞……每一种都非常难。

    但是智云集团在超导技术上是有优势的,因为前年的时候,智云集团旗下的材料研究项目组研发出来了一种新型的低温超导材料……尽管这种低温超导材料的应用温度还是非常低,但是勉强也能在量子计算机上用。

    所以智云集团在量子计算机路线上,主要侧重于超导技术路线。

    最终,根据这种低温超导材料以及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LX设计构架,智云集团搞出来了第四代量子芯片,完成了技术验证,证明了这一技术路线的可行。

    接下来,就是要做真正商业化的产品,也就是第五代量子芯片,直接一口气奔着上万量子比特去了。

    反正技术路线已经验证,同时制造技术上也能支持制造上万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自然也就不会在中间瞎折腾,而是直接一步到位搞一个商业化产品出来。

    当然,这种所谓的商业化量子计算机,依旧是无法成为个人电脑的……这玩意其实和早期的电子计算机非常类似,体型会非常巨大,耗电量也很惊人,所以这种第五代量子计算机,是将会作为超级算计,或中小型服务器使用的,主要用于部分领域的运算。

    量子计算机因为量子纠缠的特殊性,在部分运算领域里是比传统的电子计算机有巨大优势的……但是这需要新技术,新算法等诸多技术来提供支持,才能够让量子计算机在常规任务的计算上也超过电子计算机。

    所以智云集团的量子计算机的研发,是一个非常复杂,同时涉及材料,精密加工,底层算法,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研发。

    参考电子计算机,你有了晶体管还不够……你还得把晶体管以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然后再设计相应的底层机器代码,操作系统,然后才能够进行计算。

    这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性工程。

    当然,其中最为关键的核心技术,依旧是量子芯片上的量子比特的数量堆叠……其重要性,大概和电子计算机里的芯片里的就晶体管数量类似概念。

    同时量子芯片里的量子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出现失误,量子失误的概念类似电子计算机芯片里的晶体管之间的漏电率概念。

    电子芯片漏电率大了不行,量子计算机里的量子失误率大了也不行。

    要解决量子失误率问题,这需要非常高效的量子纠错技术,以实现量子的有效操控……能有效操控的量子,那才能用于计算啊。

    而智云集团在这一步骤里,是依靠自身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强行对量子进行纠错,进而实现有效的量子操控……属于典型的力大飞砖模式,传统技术路线到了极限后没办法继续推进,他们就用人工智能构建的纠错算法进行强行纠正。

    其模式是非常暴力的!

    而这种依靠模型算法强行纠正量子的方法,也只有智云集团才能这么搞了,但凡换个公司都得抓瞎……谁让智云集团的人工智能技术断崖式领先其他企业。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智云集团的量子计算机的技术突破,也是严重依靠了他们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的。

    当然,低温超导材料以及其他工程上的技术进步,比如高效制冷设备的研发,量子芯片的集成和制造这些属于在当代最为顶级的技术问题,每一个都得难倒无数高科技企业。

    所以,其他企业搞一搞几十个量子比特,乃至一两百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还可以搞,但是你让他们直接玩上万级别的量子比特,那就彻底抓瞎了……完全不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其他的先不说,光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量子纠错算法,他们都得无解。

    徐申学看了看这量子计算机后,吩咐了季成河准备好发布会,搞个概念机先发布炒一炒,为年底,或者是明年初的量子计算机的彻底大规模商用计划进行铺垫。

    一件产品要推向市场,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尤其是智云集团搞的这种超导量子计算机,哪怕是预计明年推出的上万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其性质上是和人类早期的电子计算机非常类似……技术复杂,体型庞大,耗电量大,同时计算领域也只局限于部分领域。

    而这种东西要想说服那些企业或机构采购,说真的,还是有不小难度的……毕竟现在的电子计算机也用的好好的,而且什么任务都能算……简单方便好用,而且还便宜。

    离开了量子计算机项目组那边后,徐申学和季成河就这个量子计算机的商业化项目进行了讨论。

    针对量子计算机的商业化应用问题,饶是季成河是个销售领域的顶级大师,但是也是感到有些棘手。

    “我看啊,还是要走出售算力的方式,我们自行采购超导量子计算机,然后组建量子超算后,再对外提供算力!”

    “这一路线我们是有丰富经验的,我们的X86服务器领域以及SOP构架的服务器芯片,也是广泛采用集团自购组建超算机房,然后对外提供算力,这也是我们当初搞云计算业务的主要原因!”

    “目前来看,我们的云计算业务做的还算不错,同时也解决了服务器芯片外部销售低迷的情况!”

    徐申学道:“这倒是个可行的方法,回头你和计算部门碰个头,开个会议,然后拿出来一个可行方案出来!”

    季成河道:“在我们自购超导量子计算,对外提供算力的基础上,我们也会尝试向其他企业或机构进行推销,看看能不能卖出去一些!”

    “毕竟我们的量子计算机,在部分特定领域的计算还是有巨大优势的!”

    “既然用于通用计算一时半会还不行,那么我们就开发特定计算的市场!”

    “只不过不管是直接出售算力,还是出服务器,恐怕营收都不会太大,整个项目的收入会无法覆盖成本!”

    徐申学不以为意:“做高科技生意嘛,起步阶段慢慢来,之前我们搞的很多领域都是前期亏损,但是后面不也赚钱了!”

    “当年我们搞半导体制造,几百亿美元砸下去了我们都能咬牙不放松,这不,现在半导体业务已经开始为我们提供大量营收和利润了!”

    “还有机器人业务,之前的研发成本也非常高昂,现在业务也处于亏损状态,但是先亏它两三年也不怕嘛,等两三年后,我们一次性把亏损的钱全部捞回来!”

    季成河听到这话,也是笑道:“也就是徐董你有这个魄力了,换其他公司的老板来,面对这种巨额亏损早就跑路了。”

    “但是这也是我们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了!”

    “我们有充足的资金,技术,耐心来对高耗资、高技术、高风险的领域里进行布局,然后等待成功!”

    徐申学也点头!

    季成河说的很对,智云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其实不是其他什么公司组织构架,公司文化或者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其实就两样:资金充足、科研系统。

    有了这两样,就能够让智云集团玩一些耗费大量资金,进入门槛非常高,竞争对手极少的领域……同时科研系统能够把钱砸进去了,多多少少都能获得一些研发成功,然后转化为商用产品,再通过高价出售商用产品收获利润。

    机器人业务,就是属于其中非常典型的业务……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风险极高!

    同样的,该领域也没有竞争对手……一旦机器人做出来后,智云集团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市场布局,定价,然后独享整个市场。

    这也是为什么智云集团的机器人业务,虽然现在还在持续巨额亏损,但是外部的投资者们对此却是极为兴奋。

    智云集团的市值冲上一万亿美元,可不是因为智能终端领域或半导体领域的成功……这方面本来就非常成功了,投资者们也给出来了自己的估值。

    而最终让智云集团冲上一万亿美元市值,并且现在还在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其实是来源于机器人业务!

    虽然机器人业务还在亏损,但是任何一个稍微具备科学知识常识,同时也了解一些智云集团经营理念的话,那么就能够猜得出来智云集团想要干嘛!

    智云集团,想要新开辟一个数千亿美元级别的新市场!

    而且在这个新的机器人市场里,智云集团还没有竞争对手……到时候简直就是躺着赚钱。

    投资者们也不傻,所以看到了这个可能性后,虽然机器也业务还一年几十亿美元的亏损,但是他们依旧疯狂的进行押注。

    最后把智云集团的股价一路往上抬,突破了一万亿美元后,智云的股价继续走高,如今已经达到了一万两千亿美元!

    疯狂的很!

    要知道,智云集团可不是轻资产的互联网公司,市盈率可不会轻易达到四五十倍。

    智云集团是一家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其市盈率其实是比较低,再加上还有个常年需要巨大投资的半导体制造业务,同时各种乱七八糟的科研开支太大,进一步拖累了智云集团的市盈率,常年只有大概十五倍的市盈率。

    没办法,是个投资者都知道,徐申学特别喜欢烧钱玩科研……花钱大手大脚的,动不动就是几十亿美元、上百亿美元的大项目支出,让一票投资者们看了都肝疼。

    那都是投资者们的钱啊……用来搞科研多心痛啊……可惜,徐申学在智云集团里一手遮天,投票权达到百分之九十多,其他投资者根本没有办法插手公司运营,顶多嘴上叫嚷几句。

    当然,另外一方面他们也知道巨额研发支出,是维持公司未来发展的必要性,所以有时候也忍了。

    现在冲上一万两千亿美元的市值,按照去年的利润来算,市盈率已经达到了十七八倍了……这对于智云集团而言,其实已经算比较高的市盈率了。

    所以绝大部分投资者,打心眼里都不想要给智云集团太高的市盈率估值。

    现在能够有十七八倍的市盈率,那是看在机器人业务后续的增长潜力上的。

    机器人业务的成功,是智云集团经营模式的最佳体现……

    而这一经营模式,足以让其他高科技企业绝望。

    这种高风险,高技术,高投资的领域,足以让无数人望而止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