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竭力欲使外孙女展颜,然接风宴终在青鸾无尽之泪中黯然收场。
三小姐甫出安僖堂,便喃喃抱怨:“虽知其多愁善感,未料今日竟不顾场合,我等诚心接风,她却浑不在意,啼哭何为?”
“早知如此,吾宁不来。”徐钦沉声而言,三小姐见兄长面色不豫,遂悻悻然止语。
青鸾宫中无母庇佑,明帝对幼女情感淡漠,鲜少关怀。
徐翔叹曰:“表姐宫中生活不易,故常郁郁寡欢。”
徐婉宁闻此,冷哼未语,非不知其苦,然人生在世,谁人无难?
白日与徐显探望郭氏,未及热茶入口,已遭婆婆冷言相向。郭氏被遣至家庙半年余,春节亦不得归,心中自是不忿,满腹委屈,自不愿向子孙发泄,徐婉宁一至,便尽数倾泻于她。
徐婉宁行路间,自语道:“非不体谅其难,然大年初,啼哭不吉。”
妻言虽逆耳,然念其日间陪己受辱,徐显不便苛责,上前轻拉徐婉宁衣袖:“速归,儿女皆困矣。”
青鸾之事,令众人不欢而散,各怀心事,默默归于各自院落。
入室,紫云助茜月褪去斗篷,茜月坐于铜镜前,卸下首饰,见徐钦愁容满面,问曰:“夫君心忧青鸾乎?”
徐钦闻言,至其身旁坐下,勉强笑道:“夫人勿怒。”
往昔纠葛多因青鸾,徐钦心有余悸。
茜月笑问:“在君心中,妾竟是如此小气?”
见妻神色坦荡,徐钦心稍安,捏其鼻,戏言:“于我,夫人最贤。”
“哦?”茜月问:“何为最贤?容夫挂念他人,或他女觊觎,即为贤惠乎?”
徐钦急解:“吾心无他人。”面色紧绷,望向茜月:“汝仍不信吾?”
茜月笑出声,娇斥:“吾怎不信,适才玩笑耳。”
徐钦面色稍缓,轻责:“吾最惧汝怒。”
复视茜月,续言:“见表妹郁郁,心实不忍。”
言毕,察茜月面色,解释:“仅兄妹之情,勿多虑。”
茜月答:“吾懂。”转身正对徐钦:“可知其郁结何由?”
徐钦曰:“如三妹所言,宫中生活不顺。”
他叹气:“幸其及笄将至,嫁为人妇,离此境地,或可好转。其婚事非我镇国公府所能操持,只望陛下怜其,为其择良配。”
徐钦不解风情,自不知青鸾心意。
茜月冷笑:“表妹恐不愿嫁‘良配’。”
徐钦问:“何出此言?”
茜月答:“其郁郁,皆因君。”
徐钦更惑:“因我?”
思索片刻,疑道:“莫非因上次中毒,怪我府未替她出头?”
茜月叹:“她受欺,我等自忧,然宫中局势,唉!即便我等贵族,亦难违皇权。”
直截了当,茜月言:“君误解,此事非唯一。”
望向徐钦:“因青鸾久慕君。”
“为此而不乐。”
徐钦闻言,冷面视茜月:“勿妄言,若传扬,如何是好?”
茜月知其不解青鸾心,坚定言:“她确有此意。”
徐钦打断:“够了!”
皇家或平民,未嫁女子对他人怀情,皆视为有悖礼教,若张扬,轻则难嫁,家规严者或送入佛门,一生尽毁。
皇家礼法更严,岂可玩笑?
徐钦面色阴沉,目光寒冽,沉声道:“勿因吾平日宠溺,便肆无忌惮。关乎公主名誉,岂容妄言?若此言外传,累及镇国公府。”
他板起脸:“再有此轻率之言,休怪家法无情。”
此言唬得住瑾嫣与徐翔,却难撼动茜月。
茜月深知事态严重,不再争执,转身离去。
徐钦以为妻因己严厉而恼,心软,然此事重大,不容妥协。
小妻素来稳重,今似被宠坏。
须与她好好理论。
徐钦随至外室,见小妻手持一卷字画。
见徐钦仍怒,茜月递上元宵夜青鸾赠予之字:“君自观。”
徐钦展开,疑惑望向茜月:“何意?”
茜月答:“元宵之夜,青鸾使人送我。”
瞥徐钦,补充:“亲笔所书。”
徐钦再视字画,一脸困惑:“何故赠汝?”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徐钦曾受国子监祭酒赞誉,岂会不解此诗之意?
眉头渐锁。
茜月言:“此诗,真乃赠我乎?”
徐钦面色愈沉,将字画掷于一旁,对茜月道:“焚之。”
未嫁公主,钟情有妇之夫。
若被有心人散布,青鸾受损,镇国公府亦难逃干系。
茜月深知利害,携画卷入内,投于壁炉之中。
喜欢高门风华:主母的逆袭请大家收藏:高门风华:主母的逆袭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高门风华:主母的逆袭请大家收藏:高门风华:主母的逆袭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