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55章
與裴新竹不同, 裴金蘭身為女子,看到《夢中游》的故事時感覺又不一樣。
她已貴為知府千金,但因自己女子的身份, 卻還是受到了來自父母的許多不公平的待遇。
再看到《夢中游》裏的女嬰, 因為不是男孩兒,便要被爹娘溺死時。
她憤怒之中又隐隐的有一種無力的感覺,心中想到:是啊, 這世道女子本就艱難。富人家的女兒,尚且沒什麽選擇, 更何況是窮人家的女兒……便是連生命都要被放棄掉了。
再看到出現了一個“大姐”的時候, 裴金蘭便覺得這女孩子實在可愛。
家中雖然如此貧窮, 但她卻仍然單純樂觀, 又心地善良,願意自我犧牲照顧妹妹。
若是主角霍安能夠回到自己的身體裏, 這樣好的女孩子, 應該要被他接回家中照顧的。
然而這故事的走向卻與她設想的不同。看到小女孩凍死的時候, 裴金蘭哭的不能自己,甚至比看《償星債》的時候還要慘!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麽了, 這不過是一個故事罷了。但她一想大姐也曾經差點被賣到青樓。而這府城之中, 就有許多被爹娘賣了的真正的青樓女子, 便覺得這就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
麓山書院裏, 所有的書生們幾乎人手拿到了一本《夢中游》。
陸秋成也托李楓幫忙買了一本精裝版,雖說這本書是自家夫郎寫的, 但他還未看過。
再說自己的夫郎出書, 陸秋成說什麽也要收藏一冊的!上一本《償星債》他也收藏了一冊精裝版, 如今放在家中,還被林曉寒給笑了。
陸秋成第一次看《夢中游》就被林曉寒精巧的寫作手法給震驚住了。
其實《償星債》寫得已經很好了, 但他看了《夢中游》才發現,林曉寒上一本其實收斂了許多。
他跟着主角霍安的視角,穿越到女嬰身上,光是看林曉寒對女嬰饑餓狀态的描寫,就勾起了他痛苦的回憶。
林曉寒這本《夢中游》裏的故事,對那些富家公子小姐們來說,或許還有些遙遠。然而對陸秋成來說,其實就是發生在他身邊的事情。
饑餓的感覺,他是實實在在嘗過的,而村裏溺亡女嬰或哥兒的事情,其實也時不時經常發生。
畢竟各家都窮,若是生了太多的孩子,是養不活的,而女孩兒與哥兒總是被最先放棄的。
讀着讀着,陸秋成潸然淚下。看到大姐死的時候,他想起了自己的父母。
那種失去親人的無力感,讓人痛徹心扉,他永遠也忘不了!
而他再看向旁邊,便見到李楓竟然也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
見陸秋成看過來,李楓便對他說道:“看了霍安的故事,我悟道了!以後我再也不會像之前那麽揮霍了!要給我娘和我妹妹省點錢,對她們更好一些!”
李楓是家中獨苗,家中有兩個姐姐一個妹妹。他的兩個姐姐均已經出嫁,家中還剩下一個妹妹待字閨中。
因家境敗落,家中的銀兩不夠花了,為了供他在府城念書,他的母親與妹妹都是省吃儉用。
李楓從前對此沒什麽感覺,如今看了《夢中游》以後,聯想到了自己的母親與妹妹,才感念到她們為自己付出了多少。
當然了,在府城裏還有許多如李楓,或是裴新竹與裴金蘭這樣的公子小姐,看了《夢中游》這本話本子以後,或多或少的,從中有了一些自己感悟。
除了這些年輕人以外,府城的文人圈子中,年長一輩的人對《夢中游》這本書也評價頗高。
《償星債》出版的時候,他們的目光多是集中在裏面間隔符號的使用上面了,畢竟對于他們來說,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吸引力其實沒那麽大。
但《夢中游》這本書涉及到的卻不僅僅是愛情,而是更深層一些的東西。
這種觸及到底層百姓疾苦的內容,一下子就引起了很多文人的共鳴。
甚至有人特地為《夢中游》寫了文章,稱細雨斜風先生是心中有大善之人。
裴知府與宋通判也在休息時讨論起了《夢中游》,提到細雨斜風先生的時候,裴知府說道:“聽聞如今細雨斜風先生的名號在京中也十分響亮。晉晏王爺就對他十分欣賞,還把這本《夢中游》送到了宮中,也不知是不是想要向那位舉薦他。”
宋通判聞言說道:“可那細雨斜風先生不就是麓山書院的一個學生麽?我記得府上之前的五毒宴還請了此人做客。此人與昱文和新竹年紀相仿,若是能夠直接通過行卷之路做官,那前途必是一片光明,以後倒是可讓他們多多往來。”
“只是那陸秀才上次見面之時,卻似乎并不承認自己就是那斜風細雨先生。”裴知府捋了捋胡子說道:“瞧他在麓山書院念書,應當也是想走仕途的,也不知他到底是何想法?”
“聽說他成績很好。”宋通判說道:“年輕人,應當是有幾分傲氣,想要通過科舉之路堂堂正正的入仕。不過以他的水平,考過的可能性很大,即便是馬有失蹄,也還能走行卷之路,也是十分穩當的。”
《夢中游》首版發售了半個月以後,就二版發售了。
這一次,京城與府城分別印制了二百本,按照一本五兩銀子的價格出售。也有不少家境不那麽好的書生,或是外地的書生特地來此采購。
但總的來說,《夢中游》賣的沒有《償星債》多。
這當然不是因為《夢中游》寫得不夠好,而是因為比起《償星債》來說,《夢中游》的故事沒有那麽下沉。
比如這一次,《夢中游》的故事,就不太适合在茶館裏說。
百姓們已經很苦了,對更慘的窮苦百姓們的故事不感興趣。
曲高和寡,《夢中游》在銷量上比《償星債》要差一點也在林曉寒的預料之中。
林曉寒算了算時間,覺得《夢中游》應當不會再版了,便去墨香閣找了崔管事,結掉之前出版的分成。
崔管事這一次也早就列好了出版的批次和數量,金額算的清清楚楚,一共是三千二百兩,竟比《償星債》的分成還要多!
主要是因為這一次十兩銀子一本的首版就賣了一千冊。雖然出的數量上不如《償星債》但是金額上倒是更多一些。
林曉寒上一次就發現了,這話本子其實還是越貴的越賺錢。精裝版就算只賣出兩百冊,利潤也已經非常可觀了。
如此一來,林曉寒終于湊夠了六千兩銀子,可以買得起自己看中的那個宅子了。
其實在大晉朝,房子與現代一樣,也是十分昂貴的大件,特別是這種院子,又在府城這麽好的地段,與現代在二線城市市中心買別墅沒什麽區別。
六千兩銀子,雖說比其他院子便宜了許多,但若是人人都能出得起,那院子也不會留到現在了。
實際上大多數能出得起這個銀子的家庭,都是底子很厚的世家。
林曉寒不過短短半年多的時間,就賺到了六千兩銀子,這是一般人都無法想象的。
一拿到銀票,林曉寒就去找了牙人,把那套宅子給拿了下來。剛剛賺到的銀子很快又出手了,林曉寒卻不心疼,反而十分興奮。
因為他心裏已經有了數,知道自己的文章在這個時代到底能夠創造多少價值。只要他還能繼續寫話本子,再賺回更多的銀子也不是什麽難事。
林曉寒和牙人一起去衙門辦理了房契。在大晉朝,哥兒和女子是可以辦理房契田契的,但大多數哥兒和女子都沒有房産和田産,資産都落在他們的丈夫或是兒子身上。
像之前田哥兒,去衙門裏辦理田契寫得就是王柱子的名字。
林家大房,之前的房産田産也是落在林大老爺身上。所以他和兒子出事以後,家中的田産鋪面就盡數充了公中,叫林曉寒原身與小周氏母子沒了着落。
而林曉寒與他們不同,他自己賺錢買的房子,名字自然要落在自己頭上。
拿到房契以後,林曉寒回到林家,他現在手上還剩下三百多兩銀子。
那院子雖然前幾年才剛剛翻新過,不需要大動,但花園裏的花、池塘裏的水都是要重新弄的。
還有偌大一個宅子,家中也不能沒有下人。按照正常的配備,怎麽也得雇上五六個下人。
林曉寒覺得自己這點銀子還有其他用途,請這麽多人有點吃力,便準備在林家再住一陣,等下一本書賣了再搬出去。
他把房契放進了自己的寶貝錢匣子裏,沒有告訴任何人,連陸秋成也沒說。
陸秋成現在忙着念書,沒什麽心力管這些事情。
而小周氏那邊,他是準備把她也帶過去的。現在宅子還沒弄完,告訴她這些難免讓她心中不定,不如等宅子全弄好了以後再告訴她們,也算給她們一個驚喜。
京中,乾元宮內,年輕的晉文帝手中握着一本冊子,封面是黑色錦緞,繡着暗金色的書名,正是《夢中游》的精裝本。
這書是他的胞弟晉晏王爺給他送來的,說是最近坊間最流行的話本子。
他與晉晏王爺是一母嫡出,年歲差的也不大,比起其他皇家兄弟之間,關系一直不錯。
主要是晉晏王爺本人也沒什麽野心,從小就把心思用在一些玩樂之事上面。
像讀話本子、逛戲班子這等事情就是他的最愛。以至于後面還開了個書店,專門出版話本子,以保證他可以第一時間看到最新的故事。
不過晉晏王爺這愛好歸愛好,卻從未把他書店裏的話本子往宮裏帶過。
而皇帝每次得以看到那些他書店裏比較流行的話本子,還是從後妃或是太後的宮中。
也不知他這次到底是轉了什麽性?竟然特地把這本《夢中游》拿到了宮中,還交待自己有空就看看。
如今的大晉朝的晉文帝是個明君,明君注定是十分忙碌的。每日的公文都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哪裏還有時間看什麽話本子?
晉晏王爺雖然一早就把話本子放在了他殿中,但晉文帝真正想到要打開它看一眼,卻已經是《夢中游》發售兩個月以後,接近中秋的時候了。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